第二十二节波东战役三 (2/2)
美女中文网 byxs.net,蒙山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抓住德军主力当然很好。如果不行。则集中兵力北进卢布林。争取歼灭德第20军,视情况再定下一步行动。
次日凌晨三时十分,已经睡下的王明远被薛晓才叫醒。看过石大寿急电后大骂了两句,骂谁,薛晓才也没听清。因为石大寿报告,循桑河左岸西进的第10军遭到了优势德军的突袭,前锋第29师与主力之间楔入了德军重兵,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根据10军的报告,德军暴露的师级番号有六个之多。
“熊勋不是提醒他注意德军设伏以待吗?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程建国不是调了一个联队的飞机到利沃夫吗?为什么得不到准确的情报?”
“近日那边一直是阴天,云层很厚,飞机侦察很不利。而且,那一边地形很复杂……”
“12军呢?吴佩孚在哪里?”王明远想起了在罗马尼亚打穿插成就大名的吴佩孚。
“他应当在10军的后面。”薛晓才回忆了一下之前接到的电报,“吴佩孚在桑河北岸。”
“该死!真是该死!这个石大寿,怎么搞得嘛。”王明远嫌电灯不亮,又拧亮了手电照着地图使劲看。指挥官最忌主动权的丧失,现在第29师陷入重围,石大寿就被德军拿去了主动权。
“司令,我们离前线太远,不宜乱发指示……”薛晓菜提醒道。
“石大寿的决心呢?为什么不说?”王明远气愤地将手里捏着的电报扔到了地上,“立即沟通与第10军的联系,要蒋存先上报详细情况。”
经过难熬的等待,一个小时后,石大寿的电报先到了。第2集团军司令部判断维斯瓦河东岸德军主力集中在了斯塔洛瓦沃拉以东,初步判定攻击第10军的德军应有3个军共8~9个师,石大寿决定命第第12军渡过桑河,与10军靠在一起就地固守,牢牢吸住德军,他则指挥手里的三个军加快行军速度从登比察循大路北上增援过去,力争在斯塔洛瓦沃拉打一个大歼灭战。
“也只能如此了。”王明远盯着地图看了一气,“要他注意自己的南边吧,别在南面出问题!那边也有德国人!”
王明远预感到了对手的高明。
“看来之前的判断都是错的,这一路德军绝不止10个师。地形不熟,敌情不明,这仗真他妈难打。”薛晓才叹了口气。
听熊勋的意见就好了……王明远心里懊悔不已,“给石司令回电,总部尊重他的决定。我们进行波东战役的目的是什么他清楚,绝不能出现成建制部队被消灭的情况!与29师的联系要尽快打通。”
给石大寿的电报刚发出,第10军的电报到了,毕竟身处前线,第10军军长蒋存先中将的电文对战场情况的描述就详细了许多:位于桑河西岸的第10军受到德军五个师的夹击,突前的第29师与军主力之间楔进了不少于一个师的德军,29师三面受敌陷入苦战,军主力在抵抗来自北面和攻击的同时,正在努力击破西面德军,向29师靠拢。蒋存先在电报里建议吴佩孚的12军迅速北渡桑河,与自己靠在一起。
“10军是北方军基本部队,战斗力不用怀疑。司令且宽心,即便德军有**个师也不怕,等12军加入战团,局势将会缓解。”薛晓才宽慰道。
“我是担心29师被冲散!如果抱成一团最好……直接联系29师!”
天亮后,29师的联系尚未建立,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在热舒夫以北发现了德军,位于第2集团军最左翼的第7军已经接火。
“很明显,这一路德军的任务是钳制石大寿向北的增援!我担心维斯瓦河西岸的德军调过来了,他们的目标是我们!”薛晓才得出了结论,“司令,要不要通报俄方?这种情况下,俄国人的压力就小多了。”
波东战役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展开了。本来处于绝对自由的远征军主力甫一进波兰就陷入了被动。王明远低估了鲁登道夫和霍夫曼的能力,猎人反而成为了猎物,这在战争史上是常有的事。
王明远在签发每一份电报时都感到了深切的痛苦。他的每一个决定都要写入阵中日志,这是司令部条令所规定的。他不是担心自己负战败的责任,而是担心国家承受不起战败的损失。作为首任国防部长,他在那把椅子上坐了六年半,国防军每一个师,每一个军的组建都经过了他的手,他对这些部队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对每个师级以上主官的履历了如指掌。他更清楚国家军备的家底,总统是用国防军来赌国运啊。组建远征军,国防军调出了整整9个军,占国防军现役军的三分之一强!三个独立重炮师的两个调给了远征军,重装备的三分之二(大口径火炮,汽车以及珍贵无比的飞机)也配给了远征军,导致国内一些“二等师”没有了炮兵。打仗就是烧钱,一发大口径炮弹要耗掉一户家庭三个月的生活费!总统在出发前曾开玩笑对他说,不要心疼钱,会有人替我们出钱的!你只要打好仗就可以了……接任远征军司令官后对于战争的耗费总算有了深切的了解,这种仗岂是我们那种穷国打的?也只有总统才有这样的气魄……就算不去考虑耗费,总不能成建制丢掉部队吧?
王明远在作战室沉思着。在参谋们眼里,司令官不愧是跟随总统起兵的元勋,这种临阵不乱的静气就足够自己学一辈子了。他们都读过一些纪念广州起兵的文章,难怪人家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能独当一面……他们岂能明白王明远此刻胸中翻腾的巨浪?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存亡!
王明远甚至羡慕被撤职回国的叶延冰了,发现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真不如叶延冰!叶延冰在罗马尼亚打的潇洒自如,给总参的电报他都看到了,从中读不到任何一点犹豫和痛苦。为何轮到自己就如此艰难?都说运动战是国防军的取胜法宝,又有谁能理解运动战对统帅的压力?如果是保持一条完整的战线,自己何至于如此患得患失?
抓住德军主力当然很好。如果不行。则集中兵力北进卢布林。争取歼灭德第20军,视情况再定下一步行动。
次日凌晨三时十分,已经睡下的王明远被薛晓才叫醒。看过石大寿急电后大骂了两句,骂谁,薛晓才也没听清。因为石大寿报告,循桑河左岸西进的第10军遭到了优势德军的突袭,前锋第29师与主力之间楔入了德军重兵,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根据10军的报告,德军暴露的师级番号有六个之多。
“熊勋不是提醒他注意德军设伏以待吗?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程建国不是调了一个联队的飞机到利沃夫吗?为什么得不到准确的情报?”
“近日那边一直是阴天,云层很厚,飞机侦察很不利。而且,那一边地形很复杂……”
“12军呢?吴佩孚在哪里?”王明远想起了在罗马尼亚打穿插成就大名的吴佩孚。
“他应当在10军的后面。”薛晓才回忆了一下之前接到的电报,“吴佩孚在桑河北岸。”
“该死!真是该死!这个石大寿,怎么搞得嘛。”王明远嫌电灯不亮,又拧亮了手电照着地图使劲看。指挥官最忌主动权的丧失,现在第29师陷入重围,石大寿就被德军拿去了主动权。
“司令,我们离前线太远,不宜乱发指示……”薛晓菜提醒道。
“石大寿的决心呢?为什么不说?”王明远气愤地将手里捏着的电报扔到了地上,“立即沟通与第10军的联系,要蒋存先上报详细情况。”
经过难熬的等待,一个小时后,石大寿的电报先到了。第2集团军司令部判断维斯瓦河东岸德军主力集中在了斯塔洛瓦沃拉以东,初步判定攻击第10军的德军应有3个军共8~9个师,石大寿决定命第第12军渡过桑河,与10军靠在一起就地固守,牢牢吸住德军,他则指挥手里的三个军加快行军速度从登比察循大路北上增援过去,力争在斯塔洛瓦沃拉打一个大歼灭战。
“也只能如此了。”王明远盯着地图看了一气,“要他注意自己的南边吧,别在南面出问题!那边也有德国人!”
王明远预感到了对手的高明。
“看来之前的判断都是错的,这一路德军绝不止10个师。地形不熟,敌情不明,这仗真他妈难打。”薛晓才叹了口气。
听熊勋的意见就好了……王明远心里懊悔不已,“给石司令回电,总部尊重他的决定。我们进行波东战役的目的是什么他清楚,绝不能出现成建制部队被消灭的情况!与29师的联系要尽快打通。”
给石大寿的电报刚发出,第10军的电报到了,毕竟身处前线,第10军军长蒋存先中将的电文对战场情况的描述就详细了许多:位于桑河西岸的第10军受到德军五个师的夹击,突前的第29师与军主力之间楔进了不少于一个师的德军,29师三面受敌陷入苦战,军主力在抵抗来自北面和攻击的同时,正在努力击破西面德军,向29师靠拢。蒋存先在电报里建议吴佩孚的12军迅速北渡桑河,与自己靠在一起。
“10军是北方军基本部队,战斗力不用怀疑。司令且宽心,即便德军有**个师也不怕,等12军加入战团,局势将会缓解。”薛晓才宽慰道。
“我是担心29师被冲散!如果抱成一团最好……直接联系29师!”
天亮后,29师的联系尚未建立,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在热舒夫以北发现了德军,位于第2集团军最左翼的第7军已经接火。
“很明显,这一路德军的任务是钳制石大寿向北的增援!我担心维斯瓦河西岸的德军调过来了,他们的目标是我们!”薛晓才得出了结论,“司令,要不要通报俄方?这种情况下,俄国人的压力就小多了。”
波东战役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展开了。本来处于绝对自由的远征军主力甫一进波兰就陷入了被动。王明远低估了鲁登道夫和霍夫曼的能力,猎人反而成为了猎物,这在战争史上是常有的事。
王明远在签发每一份电报时都感到了深切的痛苦。他的每一个决定都要写入阵中日志,这是司令部条令所规定的。他不是担心自己负战败的责任,而是担心国家承受不起战败的损失。作为首任国防部长,他在那把椅子上坐了六年半,国防军每一个师,每一个军的组建都经过了他的手,他对这些部队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对每个师级以上主官的履历了如指掌。他更清楚国家军备的家底,总统是用国防军来赌国运啊。组建远征军,国防军调出了整整9个军,占国防军现役军的三分之一强!三个独立重炮师的两个调给了远征军,重装备的三分之二(大口径火炮,汽车以及珍贵无比的飞机)也配给了远征军,导致国内一些“二等师”没有了炮兵。打仗就是烧钱,一发大口径炮弹要耗掉一户家庭三个月的生活费!总统在出发前曾开玩笑对他说,不要心疼钱,会有人替我们出钱的!你只要打好仗就可以了……接任远征军司令官后对于战争的耗费总算有了深切的了解,这种仗岂是我们那种穷国打的?也只有总统才有这样的气魄……就算不去考虑耗费,总不能成建制丢掉部队吧?
王明远在作战室沉思着。在参谋们眼里,司令官不愧是跟随总统起兵的元勋,这种临阵不乱的静气就足够自己学一辈子了。他们都读过一些纪念广州起兵的文章,难怪人家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能独当一面……他们岂能明白王明远此刻胸中翻腾的巨浪?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存亡!
王明远甚至羡慕被撤职回国的叶延冰了,发现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真不如叶延冰!叶延冰在罗马尼亚打的潇洒自如,给总参的电报他都看到了,从中读不到任何一点犹豫和痛苦。为何轮到自己就如此艰难?都说运动战是国防军的取胜法宝,又有谁能理解运动战对统帅的压力?如果是保持一条完整的战线,自己何至于如此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