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欧洲滑向战争 (2/2)
美女中文网 byxs.net,蒙山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手创立贵国国防军的龙谦将军不会坐视国家的领土被俄罗斯占据。假如,我说是假如,欧洲战争因奥地利和塞尔维亚而全面爆发,德国和俄国难以避免一场对决了,在这场决定世界局势的决斗中,如果贵国能在远东充分牵制俄国,德意志帝国将不胜感谢,在我们取得这场决斗的胜利后,贵国不仅将拿回失去的东西,而且会获得更多。”
在场的中**人均大吃一惊,包括冯国璋在内。法金汉是德国战争大臣,深受德皇的信重。法金汉的意见完全可以视为德国的态度。中**人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冯国璋中将。
“尊敬的大臣阁下,请原谅,我并未得到总统关于外交大政的授权。所以,对于大臣阁下的建议,我将如实报告敝国总统。但就我个人而言,愿意跟伟大的德意志帝国共同战斗。这也是国防军很多将领的态度。”
代表团副团长尤慧生松了口气。冯国璋的回答很得体,没有丝毫的越权。
“哈哈,很感谢冯将军的坦率。这样吧,有关你们来访的事务我方已做充分的安排。如果可能,伟大的皇帝陛下还会见你们的。”
在欧洲局势迅速滑向战争的那几天里,中**事代表团根据德方的安排分头活动了。负责联系程建国的是德国总参谋部一名叫阿尔斯莱本的上校,也是搞航空兵的。程建国将向德方转交一些资料,并实地观摩德国航空兵的演习。作为国防军航空兵司令部参谋长。程建国对德国航空兵的建设情况不甚了了,他从青岛德军指挥官的口中得出结论,德国航空兵的状况是不如中国的。那些资料包括战术与技术两大部分,最为关键的是航空炸弹的制造和运用,这是莱州演习后德方的要求,国防部已经全盘照准。技术问题对于底蕴深厚的德国而言就是一张窗户纸,临行前兵工总署的专家说,德国人在看到图纸后,一礼拜就可以拿出样品来。
7月30日,局势终于让欧洲人清醒了。他们意识到了战争的可能性。人们急着去银行取钱。奥地利、德国、俄国开始从外国银行取回外汇储备。股民们开始恐慌性地抛售手里的股票,柏林和布鲁塞尔的股市被迫关闭了。
这天晚上,沙皇尼古拉二世发了一封愚蠢的电报给柏林,他的本意是表示俄国并无对德国的敌意。但他的电文却让德国更加警惕。因为他说。“所有的军事准备措施都是在五天前决定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备奥地利的战争动员。”威廉二世在看完电报后得出一个结论。“俄国已经领先德国一周时间进行战争动员了,这意味着我必须立即进行战争动员。”
也就是这天,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接到军方一个坏消息。军方说根本无法执行“战争准备期”的军事计划。这个只针对奥地利的“局部动员令”让俄军陷入了极大混乱,要么停止,要么就是战争总动员。萨索诺夫准备地理解了军方的质疑,他给沙皇尼古拉二世打电话,阐述军方的理由,请求沙皇批准实施总动员。但尼古拉二世断然拒绝了。萨索诺夫争取了好久,终于答应下午三点面谈。
萨索诺夫与沙皇的会谈时间很长,沙皇显得很焦虑,这是任何一个拥有决策权的决策者在面对重大问题是难以回避的焦虑,特别是在如此重大甚至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萨索诺夫拼命说服沙皇,甚至举了四年前唐努乌梁危机的例证,动员不一定必然导致战争,假如当时俄国动员以威逼中国,或许他们退出的就不是唐努乌梁海了,恐怕连外蒙都不敢驻军了。但当时沙皇满足中国人主动撤退,就此结束了一次边境危机,算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口子,奥地利人会不会想到远东那次冲突呢?
沙皇焦躁不安地对萨索诺夫喊道,“德国不是中国!想一想你要我担负的责任!想一想你要我送成千上万人去死!”但萨索诺夫坚持认为,俄国的总动员未必会导致战争,关键的因素在德国,我们可以用外交渠道让德国人相信,俄国的总动员不针对德国!
性格软弱的尼古拉二世最终答应了萨索诺夫的要求。他们忽视了俄国总动员带给德国的恐惧,德国的将军们必然要求政府作出反应以应对这场危机。尼古拉二世和萨索诺夫忽略了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是他们没有想到德国的动员速度如此之快,第二是德国一旦动员,根本就停不下来,而且无法作出“灵活”的调整。
事实上,在俄国进行总动员之前,德国是欧洲大陆唯一一个没有进行军事准备的国家。
在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48小时之后,俄国决定实施战争总动员。俄国的决定使其增加了90万现役兵力,而且将征召400万预备役人员。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吓坏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与俄国比邻的德国自然不会再犹豫了。
鉴于已经掌握的情报,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带着战争大臣法金汉于当晚九时去了首相府面见首相贝特曼,告知他德国必须动员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已经命令英国大舰队在北海占据有利阵位,法国人也开始了行动,准备承担与俄国结盟的义务。而俄国更是明目张胆地行动了,德国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决不能再等待了!
贝特曼明白德国一旦进入总动员状态意味着什么,但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祖国处于不安全状态,于是他告诉来访的两人,明天,也就是7月31日中午前将作出最后的决定。
这是人类进入空前惨烈的世界性大战前最后的和平希望。德皇和沙皇在进行了最后的电报交流,他们本是私交极好的表兄弟,现在则分别掌控着对立的两个国家,威廉二世要求尼古拉二世停止战争动员,否则德国将被迫在12小时后进入动员状态。尼古拉二世则明确告诉德国,从技术上讲,俄国的动员已无法停止了。但如果维也纳不对塞尔维亚开火,他的军队将绝对处于受控状态,不会与包括德国在内的任何国家发生冲突。
和平随着俄国略带鲁莽的动员彻底破灭了。德国在7月31日中午对法俄两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这就是著名的双重通牒。对俄国的通牒要求“如果俄国不停止针对奥匈帝国的所有军事措施,德国将在12小时后进行战争动员。对法国的通牒则要求法国宣布中立。截止时间是次日(8月1日)下午。
德国的双重通牒可以视为在绝境中最后一次避免战争的努力,更多的是在外交努力失败后为西线动武提供借口。因为德国总参谋部已经有针对法俄两国的完整的战争计划,那就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德国将采取西攻东守战略,在俄国尚未正式攻击德国之前(德国人清楚俄国人的道路状况和效率,估算俄国没有一个月无法完成军队的集结)用一次决定性的战略突击先击败宿敌法国,然后掉头收拾地域广大的俄国。所以,德国人在“被迫”进入战争状态后,必须刺激法国,以找到对法开战的借口。所以,德国人在双重通牒之后,通过外交渠道给法国人提了一个他们难以接受的附加要求,即中立的法国应交出凡尔登和土尔的大型军事要塞,待德国与俄国的战争结束后再行交还。德国人很清楚,因为普法战争对德国心怀仇恨的法国人根本不会接受这样的要求。
德国因为其尴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速度将是取胜的关键。它无法等待,等待意味着灭亡。要么不干,要么早干。它必须在俄国进入攻击状态前解决西面的敌人。所以,外交方面的虚耗时间是德军将领们深感恐惧的。如果法国和俄国全部做好了准备,德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军事素养也清楚,面积尚不足50万平方公里的德国是不能做持久作战的,它必须速战速决,先打倒一个敌人,然后再对付另外的敌人。首先选择的进攻目标必然是法国,而不是有着极广战略纵深的俄国。
德国的“双重通牒”自然遭到了拒绝。8月1日,德国在法国进入战争动员后15分钟正式进入了战争总动员状态,欧洲的局势终于由一次愚蠢的刺杀而不可收拾,数十年积累的财富,整整一代人,甚至对世界的领导地位,都将在空前惨烈的战火中化为乌有。
一手创立贵国国防军的龙谦将军不会坐视国家的领土被俄罗斯占据。假如,我说是假如,欧洲战争因奥地利和塞尔维亚而全面爆发,德国和俄国难以避免一场对决了,在这场决定世界局势的决斗中,如果贵国能在远东充分牵制俄国,德意志帝国将不胜感谢,在我们取得这场决斗的胜利后,贵国不仅将拿回失去的东西,而且会获得更多。”
在场的中**人均大吃一惊,包括冯国璋在内。法金汉是德国战争大臣,深受德皇的信重。法金汉的意见完全可以视为德国的态度。中**人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冯国璋中将。
“尊敬的大臣阁下,请原谅,我并未得到总统关于外交大政的授权。所以,对于大臣阁下的建议,我将如实报告敝国总统。但就我个人而言,愿意跟伟大的德意志帝国共同战斗。这也是国防军很多将领的态度。”
代表团副团长尤慧生松了口气。冯国璋的回答很得体,没有丝毫的越权。
“哈哈,很感谢冯将军的坦率。这样吧,有关你们来访的事务我方已做充分的安排。如果可能,伟大的皇帝陛下还会见你们的。”
在欧洲局势迅速滑向战争的那几天里,中**事代表团根据德方的安排分头活动了。负责联系程建国的是德国总参谋部一名叫阿尔斯莱本的上校,也是搞航空兵的。程建国将向德方转交一些资料,并实地观摩德国航空兵的演习。作为国防军航空兵司令部参谋长。程建国对德国航空兵的建设情况不甚了了,他从青岛德军指挥官的口中得出结论,德国航空兵的状况是不如中国的。那些资料包括战术与技术两大部分,最为关键的是航空炸弹的制造和运用,这是莱州演习后德方的要求,国防部已经全盘照准。技术问题对于底蕴深厚的德国而言就是一张窗户纸,临行前兵工总署的专家说,德国人在看到图纸后,一礼拜就可以拿出样品来。
7月30日,局势终于让欧洲人清醒了。他们意识到了战争的可能性。人们急着去银行取钱。奥地利、德国、俄国开始从外国银行取回外汇储备。股民们开始恐慌性地抛售手里的股票,柏林和布鲁塞尔的股市被迫关闭了。
这天晚上,沙皇尼古拉二世发了一封愚蠢的电报给柏林,他的本意是表示俄国并无对德国的敌意。但他的电文却让德国更加警惕。因为他说。“所有的军事准备措施都是在五天前决定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备奥地利的战争动员。”威廉二世在看完电报后得出一个结论。“俄国已经领先德国一周时间进行战争动员了,这意味着我必须立即进行战争动员。”
也就是这天,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接到军方一个坏消息。军方说根本无法执行“战争准备期”的军事计划。这个只针对奥地利的“局部动员令”让俄军陷入了极大混乱,要么停止,要么就是战争总动员。萨索诺夫准备地理解了军方的质疑,他给沙皇尼古拉二世打电话,阐述军方的理由,请求沙皇批准实施总动员。但尼古拉二世断然拒绝了。萨索诺夫争取了好久,终于答应下午三点面谈。
萨索诺夫与沙皇的会谈时间很长,沙皇显得很焦虑,这是任何一个拥有决策权的决策者在面对重大问题是难以回避的焦虑,特别是在如此重大甚至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萨索诺夫拼命说服沙皇,甚至举了四年前唐努乌梁危机的例证,动员不一定必然导致战争,假如当时俄国动员以威逼中国,或许他们退出的就不是唐努乌梁海了,恐怕连外蒙都不敢驻军了。但当时沙皇满足中国人主动撤退,就此结束了一次边境危机,算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口子,奥地利人会不会想到远东那次冲突呢?
沙皇焦躁不安地对萨索诺夫喊道,“德国不是中国!想一想你要我担负的责任!想一想你要我送成千上万人去死!”但萨索诺夫坚持认为,俄国的总动员未必会导致战争,关键的因素在德国,我们可以用外交渠道让德国人相信,俄国的总动员不针对德国!
性格软弱的尼古拉二世最终答应了萨索诺夫的要求。他们忽视了俄国总动员带给德国的恐惧,德国的将军们必然要求政府作出反应以应对这场危机。尼古拉二世和萨索诺夫忽略了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是他们没有想到德国的动员速度如此之快,第二是德国一旦动员,根本就停不下来,而且无法作出“灵活”的调整。
事实上,在俄国进行总动员之前,德国是欧洲大陆唯一一个没有进行军事准备的国家。
在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48小时之后,俄国决定实施战争总动员。俄国的决定使其增加了90万现役兵力,而且将征召400万预备役人员。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吓坏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与俄国比邻的德国自然不会再犹豫了。
鉴于已经掌握的情报,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带着战争大臣法金汉于当晚九时去了首相府面见首相贝特曼,告知他德国必须动员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已经命令英国大舰队在北海占据有利阵位,法国人也开始了行动,准备承担与俄国结盟的义务。而俄国更是明目张胆地行动了,德国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决不能再等待了!
贝特曼明白德国一旦进入总动员状态意味着什么,但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祖国处于不安全状态,于是他告诉来访的两人,明天,也就是7月31日中午前将作出最后的决定。
这是人类进入空前惨烈的世界性大战前最后的和平希望。德皇和沙皇在进行了最后的电报交流,他们本是私交极好的表兄弟,现在则分别掌控着对立的两个国家,威廉二世要求尼古拉二世停止战争动员,否则德国将被迫在12小时后进入动员状态。尼古拉二世则明确告诉德国,从技术上讲,俄国的动员已无法停止了。但如果维也纳不对塞尔维亚开火,他的军队将绝对处于受控状态,不会与包括德国在内的任何国家发生冲突。
和平随着俄国略带鲁莽的动员彻底破灭了。德国在7月31日中午对法俄两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这就是著名的双重通牒。对俄国的通牒要求“如果俄国不停止针对奥匈帝国的所有军事措施,德国将在12小时后进行战争动员。对法国的通牒则要求法国宣布中立。截止时间是次日(8月1日)下午。
德国的双重通牒可以视为在绝境中最后一次避免战争的努力,更多的是在外交努力失败后为西线动武提供借口。因为德国总参谋部已经有针对法俄两国的完整的战争计划,那就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德国将采取西攻东守战略,在俄国尚未正式攻击德国之前(德国人清楚俄国人的道路状况和效率,估算俄国没有一个月无法完成军队的集结)用一次决定性的战略突击先击败宿敌法国,然后掉头收拾地域广大的俄国。所以,德国人在“被迫”进入战争状态后,必须刺激法国,以找到对法开战的借口。所以,德国人在双重通牒之后,通过外交渠道给法国人提了一个他们难以接受的附加要求,即中立的法国应交出凡尔登和土尔的大型军事要塞,待德国与俄国的战争结束后再行交还。德国人很清楚,因为普法战争对德国心怀仇恨的法国人根本不会接受这样的要求。
德国因为其尴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速度将是取胜的关键。它无法等待,等待意味着灭亡。要么不干,要么早干。它必须在俄国进入攻击状态前解决西面的敌人。所以,外交方面的虚耗时间是德军将领们深感恐惧的。如果法国和俄国全部做好了准备,德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军事素养也清楚,面积尚不足50万平方公里的德国是不能做持久作战的,它必须速战速决,先打倒一个敌人,然后再对付另外的敌人。首先选择的进攻目标必然是法国,而不是有着极广战略纵深的俄国。
德国的“双重通牒”自然遭到了拒绝。8月1日,德国在法国进入战争动员后15分钟正式进入了战争总动员状态,欧洲的局势终于由一次愚蠢的刺杀而不可收拾,数十年积累的财富,整整一代人,甚至对世界的领导地位,都将在空前惨烈的战火中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