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寻巴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八章弥天大谎
为了印证我的想法,我不得不再次向祭司发问:
“这段文字中已经讲到巴国聘尹干为相的事,这个尹干是否就是王后所说的楚尹干呢?”
“尹干正是先祖,却不是姓楚,因为是楚人,所以被加了楚姓。”祭司居然没有拒绝回答我的问题,还把尹干就是他祖先的事也讲了出来,看来他也不愿意跟我把关系搞僵,怕影响我的决定,对他和罕宝不利。
“原来是大人的先祖,可文字中提到尹干为相后巴国曾又一度强大?”我不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利用一切可能证实我心中的论断。
“巴国经过长年的战乱,割地赔款,签订屈辱的条约,暂时赢得了一段和平时间,新任巴王励精图治,又请先祖尹干为相,引进农桑,改制朝政,使巴国的元气得以恢复,并收复了大片失去的土地,重新强大起来。”祭司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大概是谈到先祖的功绩自豪感油然而生吧。
“先祖为相时,巴国祭司因死于战乱而没有新立,因此先祖又兼任了祭司一职,这便是丞相祭司的由来。”祭司补充道。
“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盐阳不守,而要迁都贫瘠少粮的鱼庸呢?”我不管祭司的感受,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遗漏。
“自古以来,我巴地都是产盐之地,不仅盐阳、鱼庸产盐,上江的酆、枳等地也都是产盐之地,所以巴国坐拥巴盐之利,只要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恢复强大也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祭司并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将巴盐的重要阐述一番,看样子盐对于古代人类来说是一笔重要财富。“巴盐”?“盐巴”?莫非“盐巴”一词的由来正是因巴地多盐而出现的。
祭司却没理会我的思绪发散,继续演讲下去:
“盐阳平阔,虽有鱼盐之利,但却无险可守,巴国战败之后周围领土尽归楚国,更显危殆。鱼庸虽然贫瘠,却有大山峡谷之险可据,易守难攻,又有野兽虫鱼可猎,再则我巴人喜欢猎熊驱豹的山地生活,而鱼雍的河谷地亦可种植稻谷,是建都的好地方,可惜……”讲到这里,祭司转身朝向廪君塑像,仰视片刻,抚摸案上的铜鼎,怅然若失。
这一次我却没有催他,果然,沉思了一会,祭司又开始继续讲诉,却有些自言自语的味道:
“可惜天不佑我巴国,天降大雨,数月不停,山崩地裂,房顷屋倒,浮尸盈江,我先祖辅佐巴国好不容易创立的大好江山,顷刻之间,毁于一旦。”
祭司将一铜鼎揽于怀中,轻轻擦拭,老泪纵横。
我心中却想,谁叫你迁都鱼庸,又大肆砍伐树木,兴宫建阙,大雨一来,没有树木植被根系岩土,造成泥石流爆发,自然要山崩地裂,房顷屋倒了,可古人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啊。
我却不理会祭司的情绪,继续发问:
“可是我亲眼所见那大江峡谷之中,木棺高悬,离地有数十丈之高,还以为用什么办法吊上去的呢?”又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答案会如我所料吗?
“这文中不是写得很明白吗?山崩地裂堵塞了河道,大江水长数十丈,等大江通畅,水落江平,那石缝中的棺木自然就高悬了。”祭司这段话,恰与我的推断不谋而合,看来悬棺之谜应该是破解了。
而巴国迁居南山之洞不久,又遭遇洞塌山崩,四姓部落再次脱离白虎之巴的羁绊,群起而攻之,最后不得不依赖白虎的帮助,逃入这地缝绝谷中,巴国真是祸不单行啊。
“... -->>
第二十八章弥天大谎
为了印证我的想法,我不得不再次向祭司发问:
“这段文字中已经讲到巴国聘尹干为相的事,这个尹干是否就是王后所说的楚尹干呢?”
“尹干正是先祖,却不是姓楚,因为是楚人,所以被加了楚姓。”祭司居然没有拒绝回答我的问题,还把尹干就是他祖先的事也讲了出来,看来他也不愿意跟我把关系搞僵,怕影响我的决定,对他和罕宝不利。
“原来是大人的先祖,可文字中提到尹干为相后巴国曾又一度强大?”我不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利用一切可能证实我心中的论断。
“巴国经过长年的战乱,割地赔款,签订屈辱的条约,暂时赢得了一段和平时间,新任巴王励精图治,又请先祖尹干为相,引进农桑,改制朝政,使巴国的元气得以恢复,并收复了大片失去的土地,重新强大起来。”祭司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大概是谈到先祖的功绩自豪感油然而生吧。
“先祖为相时,巴国祭司因死于战乱而没有新立,因此先祖又兼任了祭司一职,这便是丞相祭司的由来。”祭司补充道。
“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盐阳不守,而要迁都贫瘠少粮的鱼庸呢?”我不管祭司的感受,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遗漏。
“自古以来,我巴地都是产盐之地,不仅盐阳、鱼庸产盐,上江的酆、枳等地也都是产盐之地,所以巴国坐拥巴盐之利,只要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恢复强大也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祭司并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将巴盐的重要阐述一番,看样子盐对于古代人类来说是一笔重要财富。“巴盐”?“盐巴”?莫非“盐巴”一词的由来正是因巴地多盐而出现的。
祭司却没理会我的思绪发散,继续演讲下去:
“盐阳平阔,虽有鱼盐之利,但却无险可守,巴国战败之后周围领土尽归楚国,更显危殆。鱼庸虽然贫瘠,却有大山峡谷之险可据,易守难攻,又有野兽虫鱼可猎,再则我巴人喜欢猎熊驱豹的山地生活,而鱼雍的河谷地亦可种植稻谷,是建都的好地方,可惜……”讲到这里,祭司转身朝向廪君塑像,仰视片刻,抚摸案上的铜鼎,怅然若失。
这一次我却没有催他,果然,沉思了一会,祭司又开始继续讲诉,却有些自言自语的味道:
“可惜天不佑我巴国,天降大雨,数月不停,山崩地裂,房顷屋倒,浮尸盈江,我先祖辅佐巴国好不容易创立的大好江山,顷刻之间,毁于一旦。”
祭司将一铜鼎揽于怀中,轻轻擦拭,老泪纵横。
我心中却想,谁叫你迁都鱼庸,又大肆砍伐树木,兴宫建阙,大雨一来,没有树木植被根系岩土,造成泥石流爆发,自然要山崩地裂,房顷屋倒了,可古人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啊。
我却不理会祭司的情绪,继续发问:
“可是我亲眼所见那大江峡谷之中,木棺高悬,离地有数十丈之高,还以为用什么办法吊上去的呢?”又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答案会如我所料吗?
“这文中不是写得很明白吗?山崩地裂堵塞了河道,大江水长数十丈,等大江通畅,水落江平,那石缝中的棺木自然就高悬了。”祭司这段话,恰与我的推断不谋而合,看来悬棺之谜应该是破解了。
而巴国迁居南山之洞不久,又遭遇洞塌山崩,四姓部落再次脱离白虎之巴的羁绊,群起而攻之,最后不得不依赖白虎的帮助,逃入这地缝绝谷中,巴国真是祸不单行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