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非和平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芬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1/4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苏芬战争正逢一年中昼间最短的季节,漫长的黑夜极大地限制了红俄红军航空兵优势的发挥。战争开始时正赶上一场大雪,战区积雪深达1米,给红俄红军的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却给擅长滑雪的芬兰军队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苏芬边境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纵横,交通不便。但芬境纵深地区公路网发达,有数条铁路与边界平行,便于物资运输和兵力机动。苏方一侧的卡累利阿地区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从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只有一条与边界平行的铁路和两条通往边界的支线。
战争中,双方的作战行动主要展开在边境的四个地区,即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东北、边界中部和贝萨谋(贝辰加)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的交通条件较好,有单线铁路4条和石质公路10条,可通向芬兰西北。因此,这里是双方主力作战的主战场。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武奥克萨河纵贯其间,水量充沛,多间以深水湖泊。维堡是该地的唯一一个小工业城市,也是过往苏芬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因此,在军事上受到双方重视。但曼纳海姆防线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红俄红军进攻不可回避的巨大障碍。
曼纳海姆防线经过芬兰10年苦心经营,业已形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670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前和保障地带内广泛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桩砦、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崖壁。在这里中国提供给德国的数十万枚反坦克和防步兵地*雷中有三分之一的都被支援给芬兰用来加强曼纳海姆防线了,其中历史悠久的阔剑反步兵定向地*雷被安置在很多道路和开阔地带里,前面被冰雪覆盖,完全看不出位置,但是一旦俄军接近,那就是冰雪与残肢齐飞,烈焰与鲜血同色了。
拉多加湖东北地区有一条绕过拉多加湖北岸通往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的接近路,但其距离较远,且在赛马湖与拉多加湖之间有一段狭长的隘路,易被守方堵塞和截断。边界中部是芬兰最狭窄的腰部地区,有3条通往波的尼亚湾要地奥卢港的接近路,沿此西进可对奥卢港形成外线包围之势。从索木斯萨耳米到奥卢港横宽只有120公里,一旦打通此线,可将芬兰拦腰切成南北两段,从而将极大地影响整个战局。最北的贝萨谋地区是常年覆盖冻土的台地。贝萨谋既是芬兰在巴伦支海的唯一良港,又是沟通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与瑞典北部重要铁矿产地的重要通道。
从拉多加湖东岸至巴伦支海的整个边界,全长约1100公里,80%是荒无人烟的森林,只有6条东西走向的公路,路面狭窄,路况不佳,且被湖泊森林隔绝。各条公路之间相隔达200公里之遥。公路两旁的林木既可伐倒充当路障,也可给芬兰军队滑雪分队袭击沿公路行进的行军纵队提供天然屏蔽。
总之,在被皑皑白雪、莽莽森林覆盖的荒原上,俄军的坦克与重炮将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因此,这里对俄军是一个十分不利的战场。而在卡累利阿地峡,俄军主力一越过边界,就被曼纳海姆防线阻挡,不得不进行一场困难的攻坚战。
俄芬战争本来是一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战争。俄罗斯自从在东线认命之后,经过近20年的国内建设,重工业迅速发展,军事实力也大大增强。与俄罗斯相比,芬兰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军事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小国。其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万。面对这样一个小国,俄罗斯曾以为,通过谈判施压或军事威胁就能迫使芬兰妥协,实现自己对芬兰的领土要求。对于俄罗斯领导人当时所持的这种乐观估计,罗曼诺夫斯基曾作过如下描述,他说:“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俄罗斯当局正是根据这种估计拟订了对芬作战计划和进行对芬战争准备的。
最初的对芬作战预案,是由俄军总参谋部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拟定的。该案还较客观地考虑了芬兰军队作战能力和战场的特殊条件。其核心思想是主张集中45个师的强大兵力,在西方不直接卷入的情况下,“打一场为期至少数个月的紧张艰巨的战争”。这项预案由于不符合格鲁吉亚大叔的设想,在提交红俄最高军事委员会审议时被否定了。格鲁吉亚大叔决定对芬作战计划改由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重新拟定。
新计划按照地这位大胡子的意图,规定列宁格勒军区部队在得到特种兵支援的情况下在数周内粉碎芬兰军队主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确保列宁格... -->>
芬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1/4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苏芬战争正逢一年中昼间最短的季节,漫长的黑夜极大地限制了红俄红军航空兵优势的发挥。战争开始时正赶上一场大雪,战区积雪深达1米,给红俄红军的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却给擅长滑雪的芬兰军队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苏芬边境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纵横,交通不便。但芬境纵深地区公路网发达,有数条铁路与边界平行,便于物资运输和兵力机动。苏方一侧的卡累利阿地区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从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只有一条与边界平行的铁路和两条通往边界的支线。
战争中,双方的作战行动主要展开在边境的四个地区,即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东北、边界中部和贝萨谋(贝辰加)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的交通条件较好,有单线铁路4条和石质公路10条,可通向芬兰西北。因此,这里是双方主力作战的主战场。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武奥克萨河纵贯其间,水量充沛,多间以深水湖泊。维堡是该地的唯一一个小工业城市,也是过往苏芬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因此,在军事上受到双方重视。但曼纳海姆防线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红俄红军进攻不可回避的巨大障碍。
曼纳海姆防线经过芬兰10年苦心经营,业已形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670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前和保障地带内广泛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桩砦、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崖壁。在这里中国提供给德国的数十万枚反坦克和防步兵地*雷中有三分之一的都被支援给芬兰用来加强曼纳海姆防线了,其中历史悠久的阔剑反步兵定向地*雷被安置在很多道路和开阔地带里,前面被冰雪覆盖,完全看不出位置,但是一旦俄军接近,那就是冰雪与残肢齐飞,烈焰与鲜血同色了。
拉多加湖东北地区有一条绕过拉多加湖北岸通往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的接近路,但其距离较远,且在赛马湖与拉多加湖之间有一段狭长的隘路,易被守方堵塞和截断。边界中部是芬兰最狭窄的腰部地区,有3条通往波的尼亚湾要地奥卢港的接近路,沿此西进可对奥卢港形成外线包围之势。从索木斯萨耳米到奥卢港横宽只有120公里,一旦打通此线,可将芬兰拦腰切成南北两段,从而将极大地影响整个战局。最北的贝萨谋地区是常年覆盖冻土的台地。贝萨谋既是芬兰在巴伦支海的唯一良港,又是沟通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与瑞典北部重要铁矿产地的重要通道。
从拉多加湖东岸至巴伦支海的整个边界,全长约1100公里,80%是荒无人烟的森林,只有6条东西走向的公路,路面狭窄,路况不佳,且被湖泊森林隔绝。各条公路之间相隔达200公里之遥。公路两旁的林木既可伐倒充当路障,也可给芬兰军队滑雪分队袭击沿公路行进的行军纵队提供天然屏蔽。
总之,在被皑皑白雪、莽莽森林覆盖的荒原上,俄军的坦克与重炮将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因此,这里对俄军是一个十分不利的战场。而在卡累利阿地峡,俄军主力一越过边界,就被曼纳海姆防线阻挡,不得不进行一场困难的攻坚战。
俄芬战争本来是一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战争。俄罗斯自从在东线认命之后,经过近20年的国内建设,重工业迅速发展,军事实力也大大增强。与俄罗斯相比,芬兰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军事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小国。其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万。面对这样一个小国,俄罗斯曾以为,通过谈判施压或军事威胁就能迫使芬兰妥协,实现自己对芬兰的领土要求。对于俄罗斯领导人当时所持的这种乐观估计,罗曼诺夫斯基曾作过如下描述,他说:“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俄罗斯当局正是根据这种估计拟订了对芬作战计划和进行对芬战争准备的。
最初的对芬作战预案,是由俄军总参谋部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拟定的。该案还较客观地考虑了芬兰军队作战能力和战场的特殊条件。其核心思想是主张集中45个师的强大兵力,在西方不直接卷入的情况下,“打一场为期至少数个月的紧张艰巨的战争”。这项预案由于不符合格鲁吉亚大叔的设想,在提交红俄最高军事委员会审议时被否定了。格鲁吉亚大叔决定对芬作战计划改由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重新拟定。
新计划按照地这位大胡子的意图,规定列宁格勒军区部队在得到特种兵支援的情况下在数周内粉碎芬兰军队主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确保列宁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