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一品公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皇帝和可汗虽然都是最高统治者,可在这个时候使用,里头的差距可就大了。
库尔库曼首领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儿,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很直接的问出了其中的关键:“尊敬的大明汗,对于大明出兵帮助我们击败帖木儿,我们各个部落都很感激,感谢长生天让我们成为朋友。看到大明汗所拥有的庞大军队,我们认为帖木儿不过是一只老的走不动的野狼,这只野狼必然倒在大明汗的弓箭之下。所以我们想知道大明可汗在战争结束之后是不是会把这些大明国的勇士留在草原上……”
在库尔库曼首领看来,他问的已经足够婉转了,其实在任何一个大明官员看来,还是太过直接,这种事情怎么好问的如此直白?库尔库曼首领问的是:战后大明朝是不是要在草原上驻军,是不是准备实际控制这一片土地?
旁边的通译小声的告知了朱棣几句什么,朱棣哈哈笑道:“大明朝的军队……勇士会不会长久的留在这里,朕说了也不算。如果诸位蒙古王……”
朱棣又一次故意把“蒙古部落之王”说成了“蒙古王”:“如果诸位蒙古王认为大明的勇士有必要留守,那么,朕将留下军队帮助大明的蒙古兄弟保卫部落的安全。如果诸位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朕认为就不必劳师动众的留下驻军了。”
这些部落首领最怕的就是在战后朱棣赖着不走,事实上控制了这一大片土地。既然驻军与否取决于各部落的需要,那就简单多了。
“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各个部落不想再让大明可汗的勇士在草原上承受风霜之苦……”
朱棣自然明白这些部落首领的心思:不希望大明帝国在草原上留下强大的军事存在。
朱棣当然不会愚蠢的这种程度,以直接驻军的方式形成事实占领这是最愚笨的方法,只要和各个部落确定了关系,有的是手段达到这个目的,比如说通商互市!为了保护商路的畅通,可以派遣少量军队沿途驻守,既不侵犯部落的利益也不会让各个部落感受到什么威胁,还可以达到事实存在的目的。至于大规模驻军——在这么遥远的地方驻扎大量军队,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朱棣还在微笑着和这些“微不足道”的部落首领商谈通商事宜,并且拿出很大的手笔,正式册封这些毡王为蒙古王。
这种得到官方认可的封号可比自封的部落之王要正式的多,福利待遇也优厚的很。当然,如果部落再遇到大规模的外地入侵,等于的侵犯了大明朝本体,大明朝有绝对的理由使用军事手段……
大明朝染指极西大漠之地,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铁局。册封蒙古王,让这一大片草原在法理上成为大明朝的藩属之地,这是朱棣最大的收获。
至于封出去的那些王号和许多赏赐,朱棣在乎这个吗?
部落联盟在主体是十三个部落,但是在这个十三部落中却有十四个首领,就是因为多余出来了林三洪这个“十三部落联盟通商首领”。
坐在一起的十三个部落首领都直接封王了,排在最尾的林三洪如坐针毡。
封个王号对于朱棣来说不算了,可林三洪心中明白的很,朱棣对自己的处置可能不大妙。若是“一视同仁”的也赏个什么王号下来,林三洪是万万不敢接受的。
大明朝的异姓王哪一个有好下场?除了那些归附过来的蒙古王之外,大明朝的异姓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朱棣看了看林三洪,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旋即又起,笑呵呵的说道:“林三洪——”
“臣在!”
林三洪赶紧上前半步,垂手而立。
“这一次朕能与蒙古诸王同席而庆,你的功劳不小……”
“皇上洪福齐天,臣实为尺寸之功!”
这个时候可不能居功,能求个平平安安就是万福了,因为林三洪早就觉察出朱棣对自己的成见了。
“有功也罢,有过也罢,终究是辛苦一场,朕最重的就是功必赏过必罚……”
林三洪听出了朱棣的话外之意,知道这一关不是那么好过的。功必赏过必罚是什么意思?这已经说的足够明白了。
“功劳大小现如今还不大好论,不过朕念你塞外三年总算还做了一点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赏你个二等安北侯的爵位,量来也没有人会说朕刻薄寡恩了!”
二等安北侯,虽然没有一星半点的实权,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爵位,可也不算低了。在燕王嫡系当中,当年在靖难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战将也不过的这样的爵位。一个文官,能够熬到侯爵的待遇,实在是相当难得了。
听到安北侯这三个字,林三洪心里“咯噔”就是一下。
永乐朝才不过几年的光景,很多爵位还是新封,以后怎么样不大好说。可是有据可考的洪武一朝,朱元璋封的四十二个侯爵,没有一个活到最后的,唯一一个落下囫囵尸首的已经是最好的下场。
若是朱棣安排个实实在在的官职,不论当在哪个位置上,只要有差事做,哪怕是官职低一点也无所谓,至少表面朱棣对林三洪没有太大的成见。可这个极高的爵位一封下来,林三洪就已经清楚的很了:前程不妙,而且是大大的不妙!力辞,绝对是要力辞的。
“臣焉敢贪天功受爵?恳请万岁收回成命!”
朱棣面色一紧,盯着林三洪,明显心中已是不快。
秋后算账的心思肯定是有,林三洪力辞爵位的时候,朱棣心中已经十分恼怒了。
这种恼怒并非是因为林三洪不接受赏赐,而是因为朱棣很明显的察觉到林三洪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意。林三洪已经领会到未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所以力辞不受。这种先安顿下来以后再慢慢对付的手法,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戏。忽然就被林三洪看破了这种十分阴暗的帝王心术,朱棣自然会恼羞成怒。
林三洪如此力辞,其实已经等于是和朱棣摊牌了。
朱棣努力让脸上的笑容更加自然,声调已经明显变得低沉了:“林爱卿可是嫌功高赏薄?”
“臣无功,焉敢嫌赏之厚薄?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按照朱棣说一不二的脾气,早就应该暴怒了,只不过当着这些蒙古首领的面前不好发作,脸色却也涨的通红,腾的站起身来……
“万岁。”瓦图王郭四妹知道林三洪的顾虑,看形势要糟,赶紧站了出来,按照蒙古礼节躬身说道:“宽如四海的大明可汗陛下,林叔经常念叨,说才疏学浅不堪大用,恐误了可汗陛下的殷切之期……”
朱棣自然知道郭四妹是在给林三洪说情,他早就有这方面的情报,郭四妹和林三洪之间关系匪浅。
郭四妹的话中之意朱棣明白的很,刹那间心中念头几度涌起,虽然真的有了拿掉林三洪的心思,可毕竟蒙古王的面子还要给一点的,于是很快做了决定,脸上带着笑容看也不看林三洪一眼对郭四妹说道:“朕贵为天子,言出法随,岂有收回之理?既然有蒙古王说情,朕且容你这一次。顶着安北侯的爵位朕也算对天下人有了交代,任谁也不能说朕慢待了功臣。你自认才疏学浅,难当大用,朕也就不用你了,回家去吧。”
这话说的虽然轻描淡写,其实就是永不录用的意思,彻底封死了林三洪为官的希望。
郭四妹自然明白这层含义,赶紧帮助林叔找借口:“大明可汗陛下,林叔与诸部落熟练的很,通商一事……”
郭四妹是想借着通商的名义把林三洪留在草原上。
旁边的林三洪却依旧趴在地上口头谢恩了:“臣安北侯林三洪谢恩。”
既然朱棣说出了永不录用,其实这已经算是惩罚了。只要保住阖家平安,永不录用就永不录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朱棣挥挥手,笑对郭四妹:“蒙古王此言不错,林三洪对通商一事确有贡献,不过朕之大明人才济济,会再委派行事更为妥帖之人接手……”
“回家去吧”这四个字也算是圣旨,不等欢宴结束,林三洪就找了由头提前退场,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草原。
“什么?这……”毕竟是大明的子民,武奉孝说不住什么难听的话来形容永乐皇帝,可怨言还是有大堆:“林大人,这也未免太……在这偏远荒僻之地辛苦三年,到最后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反而把所有的功劳都丢了。回家为民……这也太……”
林三洪却比武奉孝要轻松的多,一面收拾行装一面说道:“这已经不错了,于其战战兢兢的为官,还不如回家耕田种地来的踏实。再者说了,皇上终究给赏了安北侯的爵位嘛,以为官而进爵者有几?屈指可数吧?”
所谓的爵位其实就是个幌子,没有官职没有实权,完完全全就是个名义上的东西。要不是因为朱棣先说出了安北侯这个赏赐,恐怕会让林三洪什么都落不下,虽然落下这个爵位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了!
如今的草原,大规模的战争即将展开,大明朝已经处于明显的优势,立下汗马功劳的林三洪却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两手空空的离开,这实在让人窝火(作者也窝火,可这已经是比较合理的安排了。认为虐主的读者,请再看一下本书的书名。)。
朱棣这个皇帝做的太过分了,所有的功劳都一伸手揽了过去……
林三洪只是很轻松的笑着:“官场上起起落落的事情我经历的还少吗?”
“可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
确实不同,以前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都是正常现象,这一次却是朱棣亲口说出的“永不录用”,等于是彻底断送了林三洪的仕途,再想当官已是没有可能。
“形势比人强。”林三洪仅仅说了这么一句。
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现在的形势还是别的什么。
几个山民纷纷劝慰:“林大人有本事,有心思,放到哪里都是人才。什么时候朝廷里又有解决不了的大事了,肯定还是要请咱们大人出山的。到时候大人一定要拿捏朝廷一把……”
林三洪只是微笑,却什么也没有说。在这个时候离开官场,虽然有点惋惜,可也不算是不可接受,很多事情也需要时间去做,要是没有支撑的中坚力量,在这个皇权高度集中的朱棣手下当官,也不是什么好事。
“哼,丢官就丢官了呗,等汉王登基之后,咱们林大人就是……”
“禁言!”这些口无遮拦的山民已经越说越离谱了,林三洪赶紧打断。
第二日。
林三洪起个绝早,刚好撞上赶过来送行的郭四妹和其其格夫妇二人。
郭四妹说的很直接:“林叔,我看你回去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不如留在这里,以林叔你的眼光,咱们未必就不能做出一番大事来。”
林三洪笑着摇头,婉拒了郭四妹的好意:“我的家在江南,必然是要回去的。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不能留在这里和你在一起了。四妹呀……”
象当年那样亲切的拍着瓦图王的肩膀,林三洪意味深长的说道:“什么宏图霸业真的很重要?你爹爹大气坦然,乃是我见过之人当中一等一的好汉子。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却也不可为仇恨蒙蔽了双眼……”
林三洪有意无意的看了还挂着面纱的其其格:“以后你会发现,很多比报仇更重要的东西就在你身边。我这一去,你我二人不知何年何月才可再晤,很多道理现在你还不明白。不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总应该懂吧?你爹爹在世的时候,就一直念念不忘郭家的香烟血脉,若你们夫妻能尽快诞下一男半女,想必郭老哥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
也许一个孩子可以让郭四妹和其其格夫妻之间的现状改变很多吧。
这也仅仅是林三洪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至于现实如何,谁也无法预料。
林三洪这么一提醒,郭四妹登时如遭当头棒喝,心中顿时清明了许多:“林叔说的不错,子嗣传承香烟血脉只管重要,我只记的报仇之事,险些忘记了这些……”
“现在记起也不算晚嘛,”林三洪哈哈大笑着上马:“你也是蒙古王爷了,贵人事杂,就不必远送了……”
郭四妹从贴身处摸出一条杂色腰带,很小心的递到林三洪手中:“这是我父亲的遗物,我专一的保管下来,请林叔带着回到江南,也让父亲的魂灵可以回家去看看。父亲征战一生,离家多而聚家少,我希望他死之后能够在家,而不是在这个茫茫草原。”
林三洪结果老郭用过的腰带小心的珍藏好了,看看远处各个部落的蒙古首领正走过来,似乎的前来送行的样子,一夹胯下马腹,已经跑出老远,回首道:“就不劳诸位远送了,就此别过,山高路远后会有期!”
一鞭子下去,林三洪和他的十几个亲卫已经去的远了。
各个部落首领赶过来的时候,仅仅只来得及看到林三洪远去的背影……
“大人……东家,咱们回去之后能做什么?”
“做什么?吃放过光景呗。”林三洪轻松惬意的纵马疾奔,让草原上清冽的晨风吹拂自己的脸面,心中从来没有过的坚定和安然:“吃饭,过日子乃是天下的根本,万古不亘,这才是真正的大事。”
武家营的山民自然听不大懂林三洪话中的含义,不过看到林三洪如此轻松,也就放心不少。只要身上有本事,总会有施展的地方,男子汉大丈夫,总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沿途兵甲相连行伍相接,到处都是陆续赶上来的大明军队。
这些军队无一例外的行色匆匆,如同万涓入海一般往西北方向汇集。大量的物资在车马的拖拽下,缓缓前行。
无论是米粮、马料、兵戈、器械还是前线将士的营帐被服,无一不是从后方调集,朱棣在前线打仗,后方更有数倍的人力提供支援。大明朝完全就是在国力消耗敌人,任何战争归根到底都的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若不是因为国力强盛,朱棣敢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连两次大规模用兵?
辉煌的御驾亲征背后,内部肯定已经很空虚了。
也许这就是一个机会,重新开始的机会。撒下的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能不能成长为支撑天下的栋梁,这才是最重要的。
是时候为自己考虑了,以后皇帝做皇帝是事情,我林三洪做要单干了……
PS:不算字数,这一章是两章合并而成,删除了一个情节,显得生硬了点儿,抱歉一下。另:本卷结束。
; 皇帝和可汗虽然都是最高统治者,可在这个时候使用,里头的差距可就大了。
库尔库曼首领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儿,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很直接的问出了其中的关键:“尊敬的大明汗,对于大明出兵帮助我们击败帖木儿,我们各个部落都很感激,感谢长生天让我们成为朋友。看到大明汗所拥有的庞大军队,我们认为帖木儿不过是一只老的走不动的野狼,这只野狼必然倒在大明汗的弓箭之下。所以我们想知道大明可汗在战争结束之后是不是会把这些大明国的勇士留在草原上……”
在库尔库曼首领看来,他问的已经足够婉转了,其实在任何一个大明官员看来,还是太过直接,这种事情怎么好问的如此直白?库尔库曼首领问的是:战后大明朝是不是要在草原上驻军,是不是准备实际控制这一片土地?
旁边的通译小声的告知了朱棣几句什么,朱棣哈哈笑道:“大明朝的军队……勇士会不会长久的留在这里,朕说了也不算。如果诸位蒙古王……”
朱棣又一次故意把“蒙古部落之王”说成了“蒙古王”:“如果诸位蒙古王认为大明的勇士有必要留守,那么,朕将留下军队帮助大明的蒙古兄弟保卫部落的安全。如果诸位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朕认为就不必劳师动众的留下驻军了。”
这些部落首领最怕的就是在战后朱棣赖着不走,事实上控制了这一大片土地。既然驻军与否取决于各部落的需要,那就简单多了。
“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各个部落不想再让大明可汗的勇士在草原上承受风霜之苦……”
朱棣自然明白这些部落首领的心思:不希望大明帝国在草原上留下强大的军事存在。
朱棣当然不会愚蠢的这种程度,以直接驻军的方式形成事实占领这是最愚笨的方法,只要和各个部落确定了关系,有的是手段达到这个目的,比如说通商互市!为了保护商路的畅通,可以派遣少量军队沿途驻守,既不侵犯部落的利益也不会让各个部落感受到什么威胁,还可以达到事实存在的目的。至于大规模驻军——在这么遥远的地方驻扎大量军队,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朱棣还在微笑着和这些“微不足道”的部落首领商谈通商事宜,并且拿出很大的手笔,正式册封这些毡王为蒙古王。
这种得到官方认可的封号可比自封的部落之王要正式的多,福利待遇也优厚的很。当然,如果部落再遇到大规模的外地入侵,等于的侵犯了大明朝本体,大明朝有绝对的理由使用军事手段……
大明朝染指极西大漠之地,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铁局。册封蒙古王,让这一大片草原在法理上成为大明朝的藩属之地,这是朱棣最大的收获。
至于封出去的那些王号和许多赏赐,朱棣在乎这个吗?
部落联盟在主体是十三个部落,但是在这个十三部落中却有十四个首领,就是因为多余出来了林三洪这个“十三部落联盟通商首领”。
坐在一起的十三个部落首领都直接封王了,排在最尾的林三洪如坐针毡。
封个王号对于朱棣来说不算了,可林三洪心中明白的很,朱棣对自己的处置可能不大妙。若是“一视同仁”的也赏个什么王号下来,林三洪是万万不敢接受的。
大明朝的异姓王哪一个有好下场?除了那些归附过来的蒙古王之外,大明朝的异姓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朱棣看了看林三洪,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旋即又起,笑呵呵的说道:“林三洪——”
“臣在!”
林三洪赶紧上前半步,垂手而立。
“这一次朕能与蒙古诸王同席而庆,你的功劳不小……”
“皇上洪福齐天,臣实为尺寸之功!”
这个时候可不能居功,能求个平平安安就是万福了,因为林三洪早就觉察出朱棣对自己的成见了。
“有功也罢,有过也罢,终究是辛苦一场,朕最重的就是功必赏过必罚……”
林三洪听出了朱棣的话外之意,知道这一关不是那么好过的。功必赏过必罚是什么意思?这已经说的足够明白了。
“功劳大小现如今还不大好论,不过朕念你塞外三年总算还做了一点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赏你个二等安北侯的爵位,量来也没有人会说朕刻薄寡恩了!”
二等安北侯,虽然没有一星半点的实权,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爵位,可也不算低了。在燕王嫡系当中,当年在靖难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战将也不过的这样的爵位。一个文官,能够熬到侯爵的待遇,实在是相当难得了。
听到安北侯这三个字,林三洪心里“咯噔”就是一下。
永乐朝才不过几年的光景,很多爵位还是新封,以后怎么样不大好说。可是有据可考的洪武一朝,朱元璋封的四十二个侯爵,没有一个活到最后的,唯一一个落下囫囵尸首的已经是最好的下场。
若是朱棣安排个实实在在的官职,不论当在哪个位置上,只要有差事做,哪怕是官职低一点也无所谓,至少表面朱棣对林三洪没有太大的成见。可这个极高的爵位一封下来,林三洪就已经清楚的很了:前程不妙,而且是大大的不妙!力辞,绝对是要力辞的。
“臣焉敢贪天功受爵?恳请万岁收回成命!”
朱棣面色一紧,盯着林三洪,明显心中已是不快。
秋后算账的心思肯定是有,林三洪力辞爵位的时候,朱棣心中已经十分恼怒了。
这种恼怒并非是因为林三洪不接受赏赐,而是因为朱棣很明显的察觉到林三洪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意。林三洪已经领会到未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所以力辞不受。这种先安顿下来以后再慢慢对付的手法,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戏。忽然就被林三洪看破了这种十分阴暗的帝王心术,朱棣自然会恼羞成怒。
林三洪如此力辞,其实已经等于是和朱棣摊牌了。
朱棣努力让脸上的笑容更加自然,声调已经明显变得低沉了:“林爱卿可是嫌功高赏薄?”
“臣无功,焉敢嫌赏之厚薄?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按照朱棣说一不二的脾气,早就应该暴怒了,只不过当着这些蒙古首领的面前不好发作,脸色却也涨的通红,腾的站起身来……
“万岁。”瓦图王郭四妹知道林三洪的顾虑,看形势要糟,赶紧站了出来,按照蒙古礼节躬身说道:“宽如四海的大明可汗陛下,林叔经常念叨,说才疏学浅不堪大用,恐误了可汗陛下的殷切之期……”
朱棣自然知道郭四妹是在给林三洪说情,他早就有这方面的情报,郭四妹和林三洪之间关系匪浅。
郭四妹的话中之意朱棣明白的很,刹那间心中念头几度涌起,虽然真的有了拿掉林三洪的心思,可毕竟蒙古王的面子还要给一点的,于是很快做了决定,脸上带着笑容看也不看林三洪一眼对郭四妹说道:“朕贵为天子,言出法随,岂有收回之理?既然有蒙古王说情,朕且容你这一次。顶着安北侯的爵位朕也算对天下人有了交代,任谁也不能说朕慢待了功臣。你自认才疏学浅,难当大用,朕也就不用你了,回家去吧。”
这话说的虽然轻描淡写,其实就是永不录用的意思,彻底封死了林三洪为官的希望。
郭四妹自然明白这层含义,赶紧帮助林叔找借口:“大明可汗陛下,林叔与诸部落熟练的很,通商一事……”
郭四妹是想借着通商的名义把林三洪留在草原上。
旁边的林三洪却依旧趴在地上口头谢恩了:“臣安北侯林三洪谢恩。”
既然朱棣说出了永不录用,其实这已经算是惩罚了。只要保住阖家平安,永不录用就永不录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朱棣挥挥手,笑对郭四妹:“蒙古王此言不错,林三洪对通商一事确有贡献,不过朕之大明人才济济,会再委派行事更为妥帖之人接手……”
“回家去吧”这四个字也算是圣旨,不等欢宴结束,林三洪就找了由头提前退场,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草原。
“什么?这……”毕竟是大明的子民,武奉孝说不住什么难听的话来形容永乐皇帝,可怨言还是有大堆:“林大人,这也未免太……在这偏远荒僻之地辛苦三年,到最后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反而把所有的功劳都丢了。回家为民……这也太……”
林三洪却比武奉孝要轻松的多,一面收拾行装一面说道:“这已经不错了,于其战战兢兢的为官,还不如回家耕田种地来的踏实。再者说了,皇上终究给赏了安北侯的爵位嘛,以为官而进爵者有几?屈指可数吧?”
所谓的爵位其实就是个幌子,没有官职没有实权,完完全全就是个名义上的东西。要不是因为朱棣先说出了安北侯这个赏赐,恐怕会让林三洪什么都落不下,虽然落下这个爵位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了!
如今的草原,大规模的战争即将展开,大明朝已经处于明显的优势,立下汗马功劳的林三洪却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两手空空的离开,这实在让人窝火(作者也窝火,可这已经是比较合理的安排了。认为虐主的读者,请再看一下本书的书名。)。
朱棣这个皇帝做的太过分了,所有的功劳都一伸手揽了过去……
林三洪只是很轻松的笑着:“官场上起起落落的事情我经历的还少吗?”
“可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
确实不同,以前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都是正常现象,这一次却是朱棣亲口说出的“永不录用”,等于是彻底断送了林三洪的仕途,再想当官已是没有可能。
“形势比人强。”林三洪仅仅说了这么一句。
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现在的形势还是别的什么。
几个山民纷纷劝慰:“林大人有本事,有心思,放到哪里都是人才。什么时候朝廷里又有解决不了的大事了,肯定还是要请咱们大人出山的。到时候大人一定要拿捏朝廷一把……”
林三洪只是微笑,却什么也没有说。在这个时候离开官场,虽然有点惋惜,可也不算是不可接受,很多事情也需要时间去做,要是没有支撑的中坚力量,在这个皇权高度集中的朱棣手下当官,也不是什么好事。
“哼,丢官就丢官了呗,等汉王登基之后,咱们林大人就是……”
“禁言!”这些口无遮拦的山民已经越说越离谱了,林三洪赶紧打断。
第二日。
林三洪起个绝早,刚好撞上赶过来送行的郭四妹和其其格夫妇二人。
郭四妹说的很直接:“林叔,我看你回去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不如留在这里,以林叔你的眼光,咱们未必就不能做出一番大事来。”
林三洪笑着摇头,婉拒了郭四妹的好意:“我的家在江南,必然是要回去的。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不能留在这里和你在一起了。四妹呀……”
象当年那样亲切的拍着瓦图王的肩膀,林三洪意味深长的说道:“什么宏图霸业真的很重要?你爹爹大气坦然,乃是我见过之人当中一等一的好汉子。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却也不可为仇恨蒙蔽了双眼……”
林三洪有意无意的看了还挂着面纱的其其格:“以后你会发现,很多比报仇更重要的东西就在你身边。我这一去,你我二人不知何年何月才可再晤,很多道理现在你还不明白。不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总应该懂吧?你爹爹在世的时候,就一直念念不忘郭家的香烟血脉,若你们夫妻能尽快诞下一男半女,想必郭老哥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
也许一个孩子可以让郭四妹和其其格夫妻之间的现状改变很多吧。
这也仅仅是林三洪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至于现实如何,谁也无法预料。
林三洪这么一提醒,郭四妹登时如遭当头棒喝,心中顿时清明了许多:“林叔说的不错,子嗣传承香烟血脉只管重要,我只记的报仇之事,险些忘记了这些……”
“现在记起也不算晚嘛,”林三洪哈哈大笑着上马:“你也是蒙古王爷了,贵人事杂,就不必远送了……”
郭四妹从贴身处摸出一条杂色腰带,很小心的递到林三洪手中:“这是我父亲的遗物,我专一的保管下来,请林叔带着回到江南,也让父亲的魂灵可以回家去看看。父亲征战一生,离家多而聚家少,我希望他死之后能够在家,而不是在这个茫茫草原。”
林三洪结果老郭用过的腰带小心的珍藏好了,看看远处各个部落的蒙古首领正走过来,似乎的前来送行的样子,一夹胯下马腹,已经跑出老远,回首道:“就不劳诸位远送了,就此别过,山高路远后会有期!”
一鞭子下去,林三洪和他的十几个亲卫已经去的远了。
各个部落首领赶过来的时候,仅仅只来得及看到林三洪远去的背影……
“大人……东家,咱们回去之后能做什么?”
“做什么?吃放过光景呗。”林三洪轻松惬意的纵马疾奔,让草原上清冽的晨风吹拂自己的脸面,心中从来没有过的坚定和安然:“吃饭,过日子乃是天下的根本,万古不亘,这才是真正的大事。”
武家营的山民自然听不大懂林三洪话中的含义,不过看到林三洪如此轻松,也就放心不少。只要身上有本事,总会有施展的地方,男子汉大丈夫,总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沿途兵甲相连行伍相接,到处都是陆续赶上来的大明军队。
这些军队无一例外的行色匆匆,如同万涓入海一般往西北方向汇集。大量的物资在车马的拖拽下,缓缓前行。
无论是米粮、马料、兵戈、器械还是前线将士的营帐被服,无一不是从后方调集,朱棣在前线打仗,后方更有数倍的人力提供支援。大明朝完全就是在国力消耗敌人,任何战争归根到底都的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若不是因为国力强盛,朱棣敢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连两次大规模用兵?
辉煌的御驾亲征背后,内部肯定已经很空虚了。
也许这就是一个机会,重新开始的机会。撒下的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能不能成长为支撑天下的栋梁,这才是最重要的。
是时候为自己考虑了,以后皇帝做皇帝是事情,我林三洪做要单干了……
PS:不算字数,这一章是两章合并而成,删除了一个情节,显得生硬了点儿,抱歉一下。另:本卷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