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出名了 (1/2)
美女中文网 byxs.net,士子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死气沉沉的朝廷,一直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皇家学堂的这场大捷却如一支强心剂,大明朝自正德以来已极少有这样的大捷了。
再加之各种消息传出来,说是皇家校尉奔袭两百里,随即围剿倭寇,当日即取得完胜,正常战斗,只维持了一两柱香的时间,倭寇即全军覆没,这个战绩,说是大捷都不为过。
自然,也会有人怀疑,捷报一定有虚假的成分,可是当数十个‘倭寇’由锦衣卫押至京师,旋即便投入了诏狱,那么再也无人质疑了,江南那边三天两头的大捷从未有过俘虏,而如今剿贼一两百人,却是拿获数十俘虏,这个数字其实算一算,便是再挑剔的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消息长了翅膀一样传诸天下,杭州的明报报馆里头,随着明报的销量节节攀升,由从前的两万份已增加到了十一万份,明报的报馆也随之扩张起来,如今在报馆里已有编撰十余人,下头的编辑也有百人之多。至于下属的印刷工坊随着大规模的生产,在印刷方面进行了几次的改进,现如今已有工匠数百,学徒上千,规模极其庞大。
销量的不断增加,一是在于明报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各省已经供不应求,无论是福建、江西、山东等省,只要报纸新印出来,便会有快马在外候着,背着一沓沓的报纸日夜兼程赶送各地,虽然在其他地方,往往买到的报纸往往都已过了几天之后,不过这时也不在乎新闻的时效性,读书人看报纸,一方面是想从报纸里寻一些精彩的文章,另一方面是在无所事事中寻找一些趣闻。
再者江南民风开放,舆论更是宽松,想说什么就什么,前几次明报甚至用春秋笔法讥讽内阁,朝廷那边也至今没有丝毫反应,之所以不反应,是因为人家得表明一个态度,一方面你没有明目张胆说出来,虽然说话阴阳怪气,可要是你较了真,难免会认为你没有肚量,宰相肚子能撑船,只要不点名道姓,人家也不想节外生枝。
可是这种文章却最对人的胃口,你越是针砭时弊,销量就越高,寻常的读书人一门心思的考功名,可是功名哪有这般容易?在这种心理落差之下,自然对朝中的衮衮诸公们有着些许的不满,所谓谁做官都不如老子来做官,别人做官做的再好,那也是黑心无耻王八蛋,老子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这朝廷分明就是没有识人之明,这样的朝廷,你说混账不混账。
再加上江南这边多的是失意官僚,这些人有一个特点,要嘛是没有大腿可抱,要嘛就是抱住了大腿,结果他娘的居然抱错了,然后被打发到南京,凄凄惨惨戚戚,每日长吁短叹,自是爱煞了这种时文,立即生出知己之感,这里头的话真是说到了心坎处,一把辛酸和老泪,恨不能对着报纸来流。
买报的第三个群体自然是商贾了,商贾们要出去和人打交道,尤其是偶尔要去官府,或者与本地士绅结交,你总得说的上话,本来大家就觉得你是满身铜臭、俗不可耐,心里就带着几分鄙视,你若是不与时俱进,每日看看报纸,怕是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而明报也适时的推出了商报,和如意坊合作,由如意坊提供最新的消息,倒也惹来不少商贾的推崇。
销量的与日俱增使得明报的身价也节节攀高,刚刚起步的时候,或许一个知县、知府看不顺眼都可以整一整你,可是现如今,便是你去拔巡抚的虎须,人家也得乖乖捏着鼻子认了。
做官的爱财,可更要的是名,而且最怕的就是把事情闹大,一旦闹大,便会惹起争议,有了争议,就难免会被朝廷注意,朝廷注意了你,说不定就是你滚蛋的时候,所以大家恪守的都是中庸,谁也不想被报纸盯上,就算盯上了,你含糊过去,当作没发生,那也无妨,若是你要闹,人家逮着机会就骂你几句,你又能如何?有本事就来查封,真要查封,那么你必定要被推到风口浪尖,保准成为天下数省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现如今,一个报馆里的编撰已成了致仕官员和失意文人眼里的香饽饽,官既然没指望了,那就骂吧。
徐申如今也装成了一副读书人的模样,穿着剪裁合体的儒衫,每日都和一群文人打交道,不过他是披着羊皮的狼,依旧改不了他市侩的脾气,今日清早,他便立即带着消息寻到了王老夫子,王艮如今很是清闲,作为总编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每日写写文章,再添加他... -->>
死气沉沉的朝廷,一直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皇家学堂的这场大捷却如一支强心剂,大明朝自正德以来已极少有这样的大捷了。
再加之各种消息传出来,说是皇家校尉奔袭两百里,随即围剿倭寇,当日即取得完胜,正常战斗,只维持了一两柱香的时间,倭寇即全军覆没,这个战绩,说是大捷都不为过。
自然,也会有人怀疑,捷报一定有虚假的成分,可是当数十个‘倭寇’由锦衣卫押至京师,旋即便投入了诏狱,那么再也无人质疑了,江南那边三天两头的大捷从未有过俘虏,而如今剿贼一两百人,却是拿获数十俘虏,这个数字其实算一算,便是再挑剔的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消息长了翅膀一样传诸天下,杭州的明报报馆里头,随着明报的销量节节攀升,由从前的两万份已增加到了十一万份,明报的报馆也随之扩张起来,如今在报馆里已有编撰十余人,下头的编辑也有百人之多。至于下属的印刷工坊随着大规模的生产,在印刷方面进行了几次的改进,现如今已有工匠数百,学徒上千,规模极其庞大。
销量的不断增加,一是在于明报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各省已经供不应求,无论是福建、江西、山东等省,只要报纸新印出来,便会有快马在外候着,背着一沓沓的报纸日夜兼程赶送各地,虽然在其他地方,往往买到的报纸往往都已过了几天之后,不过这时也不在乎新闻的时效性,读书人看报纸,一方面是想从报纸里寻一些精彩的文章,另一方面是在无所事事中寻找一些趣闻。
再者江南民风开放,舆论更是宽松,想说什么就什么,前几次明报甚至用春秋笔法讥讽内阁,朝廷那边也至今没有丝毫反应,之所以不反应,是因为人家得表明一个态度,一方面你没有明目张胆说出来,虽然说话阴阳怪气,可要是你较了真,难免会认为你没有肚量,宰相肚子能撑船,只要不点名道姓,人家也不想节外生枝。
可是这种文章却最对人的胃口,你越是针砭时弊,销量就越高,寻常的读书人一门心思的考功名,可是功名哪有这般容易?在这种心理落差之下,自然对朝中的衮衮诸公们有着些许的不满,所谓谁做官都不如老子来做官,别人做官做的再好,那也是黑心无耻王八蛋,老子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这朝廷分明就是没有识人之明,这样的朝廷,你说混账不混账。
再加上江南这边多的是失意官僚,这些人有一个特点,要嘛是没有大腿可抱,要嘛就是抱住了大腿,结果他娘的居然抱错了,然后被打发到南京,凄凄惨惨戚戚,每日长吁短叹,自是爱煞了这种时文,立即生出知己之感,这里头的话真是说到了心坎处,一把辛酸和老泪,恨不能对着报纸来流。
买报的第三个群体自然是商贾了,商贾们要出去和人打交道,尤其是偶尔要去官府,或者与本地士绅结交,你总得说的上话,本来大家就觉得你是满身铜臭、俗不可耐,心里就带着几分鄙视,你若是不与时俱进,每日看看报纸,怕是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而明报也适时的推出了商报,和如意坊合作,由如意坊提供最新的消息,倒也惹来不少商贾的推崇。
销量的与日俱增使得明报的身价也节节攀高,刚刚起步的时候,或许一个知县、知府看不顺眼都可以整一整你,可是现如今,便是你去拔巡抚的虎须,人家也得乖乖捏着鼻子认了。
做官的爱财,可更要的是名,而且最怕的就是把事情闹大,一旦闹大,便会惹起争议,有了争议,就难免会被朝廷注意,朝廷注意了你,说不定就是你滚蛋的时候,所以大家恪守的都是中庸,谁也不想被报纸盯上,就算盯上了,你含糊过去,当作没发生,那也无妨,若是你要闹,人家逮着机会就骂你几句,你又能如何?有本事就来查封,真要查封,那么你必定要被推到风口浪尖,保准成为天下数省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现如今,一个报馆里的编撰已成了致仕官员和失意文人眼里的香饽饽,官既然没指望了,那就骂吧。
徐申如今也装成了一副读书人的模样,穿着剪裁合体的儒衫,每日都和一群文人打交道,不过他是披着羊皮的狼,依旧改不了他市侩的脾气,今日清早,他便立即带着消息寻到了王老夫子,王艮如今很是清闲,作为总编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每日写写文章,再添加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