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资本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唐俭的话虽然看似突兀,不过在场地的三人全都能听懂。其中房玄龄听后是摇头苦笑,而李愔则是嘿嘿傻笑,因为他在报纸发表的文章,又惹出一桩极大的风波。
这件事说来也怪李愔,他为了表彰钱贵那几个积极的大商人,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有钱的大商人购买土地券,胆大包天的提出了儒商的概念。
千万别小瞧这两个字的威力,儒是什么?儒是士人阶层形成的基础,也是士人把持国家政权的基础。而商又是什么?商是贱业,在几年之前,商人是在大唐的政治阶层中,处于最下层的地位,只要你和商人沾了边,无论以后你能坐到什么地位,都会受到人们的鄙视。
这点武媚娘的父亲武士彠就是典型的代表,虽然被封为应国公,但因为以前是木材商人出身,所以处处遭人鄙视,而在他死后,两个儿子又不争气,应国公府现在已经彻底没落了,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大唐竟然还有这么一位国公。
儒代表的是最高层的统治阶级,商人则是最低贱的职业,虽然现在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与士人阶层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可是李愔倒好,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两个本来天差地别的字放在一起,这让无数高傲的士子都感到愤怒,所以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责李愔侮辱圣贤。
对于士人们的指责,李愔一反常态。开始陆续发表文章,与反对他的士人们展开了论战。这种事若是放在以前,他估计想都不敢想,毕竟一个连论语都背不全的人,怎么能在文章上与那些士子相比?
不过现在却不同了,李愔上次掀起了白话文论战,再加上大唐日报也开办了白话报。甚至有不少地方报也有白话文版块,随着这些报纸的传播与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排斥白话文。甚至有不少初识字的人,也只能看懂白话文。
也就是仗着这点,李愔才敢大胆的将自己的文章发到报纸上。以自己这个后世人的见识和观点,与那些士子们打起了嘴仗。对方的人数虽多,不过吵吵闹闹无非也就一个观点,那就是说李愔侮辱圣贤、不尊孔孟之道。
对此李愔却另走偏锋,祭出孔子‘有教无类’这句话做武器,高呼商人虽然重利,但若是得到孔孟之道的教诲,去掉在行商过程中的各种不法行为,同时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为行为准绳。使得商人的各种行为更加切合儒家的行事标准,如此一来,岂不是更显示了儒家博大的胸怀,也更能体现圣人对世人的教诲。
还真别说,李愔这套以儒家为基础的理论。确实折服了不少的诗书人,慢慢软化了态度,甚至还有不少人公开支持李愔。之所以如此容易让这部分诗书人改变态度,这主要还是李愔采用的策略正确,没有选择与对方正面硬顶,而且是将儒家的理论拿过来。当成自己武器,以儒对儒,无论是哪方面赢了,儒家都没有什么名誉上的损失。
当然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支持李愔的读书人还是少数,大部分都还是抱着老思想,不但在报纸上指责李愔,而且在朝堂上,也不时有御史参李愔几本,甚至连孔颖达那帮顽固的老臣,也一连几天上本,参奏李愔辱没皇家风范等等。
这些事要不是有李世民压着,再加上大部分朝臣,看在那三千万贯收入的面子上保持中立,恐怕李愔早就受到处罚了。
不过这件事到现在还没完,儒报上对李愔提出儒商的事依然口诛笔伐,而支持李愔的那些诗书人也在大唐日报和工商报上发表文章,再加上一些商人雇佣的无良文人帮腔,现在两方人马吵的越来越凶,甚至很有可能盖过上次的白话文事件。也正是因为如此,唐俭才会好心提醒李愔,让他一切小心行事,千万不可大意了。
对于唐俭的好意,李愔自然十分感激,道谢之后,并亲自将两人送出府门。看着唐俭和房玄龄离开的背影,李愔心中有些感慨。自己与唐俭相识,原因只不过是都爱好美食,在一起也就是吃吃喝喝,讨论一下天下各地的奇珍佳肴,其它方面并没有深交,算起来顶多是对酒肉朋友。
另外唐俭此人平时懒散好色,给李愔的印象其实就是个满头白发的纨绔子弟,但没想到在这种时候,人家还能想到提醒自己,相比较而言,因为房遗爱... -->>
唐俭的话虽然看似突兀,不过在场地的三人全都能听懂。其中房玄龄听后是摇头苦笑,而李愔则是嘿嘿傻笑,因为他在报纸发表的文章,又惹出一桩极大的风波。
这件事说来也怪李愔,他为了表彰钱贵那几个积极的大商人,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有钱的大商人购买土地券,胆大包天的提出了儒商的概念。
千万别小瞧这两个字的威力,儒是什么?儒是士人阶层形成的基础,也是士人把持国家政权的基础。而商又是什么?商是贱业,在几年之前,商人是在大唐的政治阶层中,处于最下层的地位,只要你和商人沾了边,无论以后你能坐到什么地位,都会受到人们的鄙视。
这点武媚娘的父亲武士彠就是典型的代表,虽然被封为应国公,但因为以前是木材商人出身,所以处处遭人鄙视,而在他死后,两个儿子又不争气,应国公府现在已经彻底没落了,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大唐竟然还有这么一位国公。
儒代表的是最高层的统治阶级,商人则是最低贱的职业,虽然现在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与士人阶层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可是李愔倒好,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两个本来天差地别的字放在一起,这让无数高傲的士子都感到愤怒,所以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责李愔侮辱圣贤。
对于士人们的指责,李愔一反常态。开始陆续发表文章,与反对他的士人们展开了论战。这种事若是放在以前,他估计想都不敢想,毕竟一个连论语都背不全的人,怎么能在文章上与那些士子相比?
不过现在却不同了,李愔上次掀起了白话文论战,再加上大唐日报也开办了白话报。甚至有不少地方报也有白话文版块,随着这些报纸的传播与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排斥白话文。甚至有不少初识字的人,也只能看懂白话文。
也就是仗着这点,李愔才敢大胆的将自己的文章发到报纸上。以自己这个后世人的见识和观点,与那些士子们打起了嘴仗。对方的人数虽多,不过吵吵闹闹无非也就一个观点,那就是说李愔侮辱圣贤、不尊孔孟之道。
对此李愔却另走偏锋,祭出孔子‘有教无类’这句话做武器,高呼商人虽然重利,但若是得到孔孟之道的教诲,去掉在行商过程中的各种不法行为,同时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为行为准绳。使得商人的各种行为更加切合儒家的行事标准,如此一来,岂不是更显示了儒家博大的胸怀,也更能体现圣人对世人的教诲。
还真别说,李愔这套以儒家为基础的理论。确实折服了不少的诗书人,慢慢软化了态度,甚至还有不少人公开支持李愔。之所以如此容易让这部分诗书人改变态度,这主要还是李愔采用的策略正确,没有选择与对方正面硬顶,而且是将儒家的理论拿过来。当成自己武器,以儒对儒,无论是哪方面赢了,儒家都没有什么名誉上的损失。
当然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支持李愔的读书人还是少数,大部分都还是抱着老思想,不但在报纸上指责李愔,而且在朝堂上,也不时有御史参李愔几本,甚至连孔颖达那帮顽固的老臣,也一连几天上本,参奏李愔辱没皇家风范等等。
这些事要不是有李世民压着,再加上大部分朝臣,看在那三千万贯收入的面子上保持中立,恐怕李愔早就受到处罚了。
不过这件事到现在还没完,儒报上对李愔提出儒商的事依然口诛笔伐,而支持李愔的那些诗书人也在大唐日报和工商报上发表文章,再加上一些商人雇佣的无良文人帮腔,现在两方人马吵的越来越凶,甚至很有可能盖过上次的白话文事件。也正是因为如此,唐俭才会好心提醒李愔,让他一切小心行事,千万不可大意了。
对于唐俭的好意,李愔自然十分感激,道谢之后,并亲自将两人送出府门。看着唐俭和房玄龄离开的背影,李愔心中有些感慨。自己与唐俭相识,原因只不过是都爱好美食,在一起也就是吃吃喝喝,讨论一下天下各地的奇珍佳肴,其它方面并没有深交,算起来顶多是对酒肉朋友。
另外唐俭此人平时懒散好色,给李愔的印象其实就是个满头白发的纨绔子弟,但没想到在这种时候,人家还能想到提醒自己,相比较而言,因为房遗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