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回到明朝当太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先扬后抑,马士英也果然用的好招法。
适才崇祯听到各省解银,果然面色十分之好。国用艰难的苦头,他是吃的够够的,实在不想再听到“请发内帑”这四个字了。
说起来,士大夫都是一个德性。
宋神宗时国用不足,一群守旧的官僚开出的药方就都是请天子节省用度,其实宋神宗和崇祯都是同病相怜,哥俩都是穿着打补丁的龙袍,就差当裤子给外朝用了。
当年就用的光光,现在是逃难南下,更是谈不上内帑这两个字。
真的国用不足,又当如何?
一听马士英的话,崇祯果然连脸色都变了,目视马士英,急道:“开捐纳以足国用,此事断不能缓!”
“虽然可开捐纳,不过,缓不济急。捐纳之事,朝议通过再施行,没有几个月功夫断难见效。那时,如果与敌争战,这银子哪里够用的上!”
马士英目视崇祯,脸上表情也是十分丰富,似乎是委屈与无奈并存的样子,他摊手苦笑,又道:“军务如此,臣实无能,请皇上治罪。”
“瞎,现在谈什么治罪,先责为军务首辅不过两三月功夫,也罪不到你身上。”
“皇上天恩,臣实在惶恐!“至此时,马士英又是跪下行礼,泣道:“臣实不愿再有神京失守之事再度发生,今国朝裁撤冗余,改革兵制,定捐纳、厘金之策充实国用,诸省各营,都可当用。而皇太子殿下所练马步军四万足堪大用…只是,时间尚短,子一东虏直南而下,皇上,臣恐又复数月前神京之困的局面啊。”
这么一个宣力大臣跪在自己面前,声泪俱下,崇祯也是不知不觉间动容。
马士英不愧是一个权术高手,虽然在政务军务上,他只是晚明时的一个不错的人才,但比起洪承畴等人来,相差千万里计。
不过,弄起权术来,此人却是当之无愧的好手。不然的话,也不会坦然对阵东林,一年多时间弄的江南鸡飞狗走,东林党除了开骂之外,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今天的事,是其心也深,其行也渐。
先用一些好消息钓起崇祯,然后打压,再给希望,最后自然而然的,崇祯也是从心底里觉得,此时与东虏开战,实在是有害无益之举。
明显的么,东虏要和流贼打生打死,本朝又何必在这个时候掺这种热闹?
老实说,马士英固然有不愿孙传庭等外臣扬名立功的隐忧和担心,更多的,倒也确实是有这种见解。
本朝中兴难矣!
皇上已经扑腾十七年了,结果如何?连京师都丢了,不是太子,怕是连命也丢在北京城里了。现在这个时候,安心守在江南,守住东南半壁,要是和建州破脸前大家谈好了斤两,议定了条件,合约一成,到时候自己这个军务大臣就做的有味道了。
安享太平之福,不比担心受怕强?
他在凤阳多年,大明军队的实力和镇将的德性,那也是见的够够的了。
能不打仗,就不打!
“先生所说似也有道理。”崇祯的脸上也满是疲惫之色,今天朝会,实在太久了。不过,该坚守的,他自然还会坚守,看向马士英,嘱咐道:“北使不妨派人去,略作致意迷惑东虏则可,实心议和,则万万不可。另,名义不必为北使,则以前议,赐银两与粮食,至军前犒赏蓟国公为名义为最佳。”
这也是崇祯初到南京之初,听闻一片石大战,吴三桂引清军击败李自成后,朝野沸腾,士大夫因此而十分欢喜之后所做的决定。
但后来皇太子极言吴三桂已经投降,然后又有多次消息传来,吴三桂确实已经剃头投降。
不过上至崇祯,下到普通士绅都并不曾有怪罪吴三桂的意思。
此时的吴三桂年纪尚轻,也有忠义孝顺之名,在士林和皇帝眼里的形象都不坏。想想吴三桂的处境,京师已失,后方亦无,又有李自成虎狼之师迫来,紧急之时,与清军合作,在后人看来是开关揖盗,放异族入关的汉奸行为,但在当时的士大夫来看,确是紧急之时的从权之举。
毕竟,剿贼和降奴两者之间,士矢夫宁愿是从奴剿贼。
朝野间有此认识,吴三桂虽然投降,敕封他为蓟国公,并赐十万石粮,一千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一万匹绸缎的赏赐也是早就准备好,只是并没有真往北方送而已。
“臣要请皇上敕书皇太子,大元帅府不宜轻动,不宜擅过... -->>
先扬后抑,马士英也果然用的好招法。
适才崇祯听到各省解银,果然面色十分之好。国用艰难的苦头,他是吃的够够的,实在不想再听到“请发内帑”这四个字了。
说起来,士大夫都是一个德性。
宋神宗时国用不足,一群守旧的官僚开出的药方就都是请天子节省用度,其实宋神宗和崇祯都是同病相怜,哥俩都是穿着打补丁的龙袍,就差当裤子给外朝用了。
当年就用的光光,现在是逃难南下,更是谈不上内帑这两个字。
真的国用不足,又当如何?
一听马士英的话,崇祯果然连脸色都变了,目视马士英,急道:“开捐纳以足国用,此事断不能缓!”
“虽然可开捐纳,不过,缓不济急。捐纳之事,朝议通过再施行,没有几个月功夫断难见效。那时,如果与敌争战,这银子哪里够用的上!”
马士英目视崇祯,脸上表情也是十分丰富,似乎是委屈与无奈并存的样子,他摊手苦笑,又道:“军务如此,臣实无能,请皇上治罪。”
“瞎,现在谈什么治罪,先责为军务首辅不过两三月功夫,也罪不到你身上。”
“皇上天恩,臣实在惶恐!“至此时,马士英又是跪下行礼,泣道:“臣实不愿再有神京失守之事再度发生,今国朝裁撤冗余,改革兵制,定捐纳、厘金之策充实国用,诸省各营,都可当用。而皇太子殿下所练马步军四万足堪大用…只是,时间尚短,子一东虏直南而下,皇上,臣恐又复数月前神京之困的局面啊。”
这么一个宣力大臣跪在自己面前,声泪俱下,崇祯也是不知不觉间动容。
马士英不愧是一个权术高手,虽然在政务军务上,他只是晚明时的一个不错的人才,但比起洪承畴等人来,相差千万里计。
不过,弄起权术来,此人却是当之无愧的好手。不然的话,也不会坦然对阵东林,一年多时间弄的江南鸡飞狗走,东林党除了开骂之外,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今天的事,是其心也深,其行也渐。
先用一些好消息钓起崇祯,然后打压,再给希望,最后自然而然的,崇祯也是从心底里觉得,此时与东虏开战,实在是有害无益之举。
明显的么,东虏要和流贼打生打死,本朝又何必在这个时候掺这种热闹?
老实说,马士英固然有不愿孙传庭等外臣扬名立功的隐忧和担心,更多的,倒也确实是有这种见解。
本朝中兴难矣!
皇上已经扑腾十七年了,结果如何?连京师都丢了,不是太子,怕是连命也丢在北京城里了。现在这个时候,安心守在江南,守住东南半壁,要是和建州破脸前大家谈好了斤两,议定了条件,合约一成,到时候自己这个军务大臣就做的有味道了。
安享太平之福,不比担心受怕强?
他在凤阳多年,大明军队的实力和镇将的德性,那也是见的够够的了。
能不打仗,就不打!
“先生所说似也有道理。”崇祯的脸上也满是疲惫之色,今天朝会,实在太久了。不过,该坚守的,他自然还会坚守,看向马士英,嘱咐道:“北使不妨派人去,略作致意迷惑东虏则可,实心议和,则万万不可。另,名义不必为北使,则以前议,赐银两与粮食,至军前犒赏蓟国公为名义为最佳。”
这也是崇祯初到南京之初,听闻一片石大战,吴三桂引清军击败李自成后,朝野沸腾,士大夫因此而十分欢喜之后所做的决定。
但后来皇太子极言吴三桂已经投降,然后又有多次消息传来,吴三桂确实已经剃头投降。
不过上至崇祯,下到普通士绅都并不曾有怪罪吴三桂的意思。
此时的吴三桂年纪尚轻,也有忠义孝顺之名,在士林和皇帝眼里的形象都不坏。想想吴三桂的处境,京师已失,后方亦无,又有李自成虎狼之师迫来,紧急之时,与清军合作,在后人看来是开关揖盗,放异族入关的汉奸行为,但在当时的士大夫来看,确是紧急之时的从权之举。
毕竟,剿贼和降奴两者之间,士矢夫宁愿是从奴剿贼。
朝野间有此认识,吴三桂虽然投降,敕封他为蓟国公,并赐十万石粮,一千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一万匹绸缎的赏赐也是早就准备好,只是并没有真往北方送而已。
“臣要请皇上敕书皇太子,大元帅府不宜轻动,不宜擅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