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拣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见识。”
这话应该是正戳中痒处了,让杨老感到十分舒坦,眉开眼笑。
“不要溜须拍马了,快过来看看这幅画。”
与此同时,黄老脸上有几分不耐烦的语气,又有几分激动道:“这真的是文同的真迹,画竹的笔法精湛,又有三枚钤印为证,绝对错不了。”
众人连忙快步走到装裱桌旁边,只见平整光滑的台面上,正摆着两幅看似相同,实际上存在很大差别的墨竹图。
这两幅图画,已经被去掉了外层的装裱,只剩下画心纸而已。而且,画纸之上,已经被一层透明的液体敷得湿透。
然而,让王观感到惊奇的是,这种透明的液体,不仅没有伤害到画纸图案,反而好像玻璃质的膜层一样,把图画保护起来。甚至,在阳光的映照下,这种液体晶莹透亮,能够让人把画中的图案看得更加清晰明白。
“果然是真的。”
与王观站在旁边欣赏不同,这个时候,杨老、俞飞白、赵谦三人,已经凑近桌案,纷纷拿出放大镜,近距离鉴赏两幅画作。
那个情形,好像他们恨不能把眼珠子都贴紧画上,以便把图画看得通透。
俗话说,货比货得扔。
现在,两幅画并列摆放在一起,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分出真假来了。
两幅画的内容,看起来都差不多,一样是在画竹。不过,其中的笔法,以及细节方面,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差异来。其中一幅画,竹叶刻画得十分呆板,浓淡不分。
另外一幅图画,竹枝、叶子,栩栩如生。深墨、淡墨,浓淡相宜,错落有致,把竹叶绘画得非常的生动自然,可以用传神来形容。此外,在这张图画之上,在左下方的空白位置,还有竹坞、墨君堂、文同与可,三个鲜红的印章,已经表明了一切。
“在文史记载,文同很喜欢竹,每到一个地方做官,就要令人在住宅周围,移植竹子。并且,把宅第命名为竹坞,厅堂大院就叫墨君堂,读书的书房,就是静闲书屋。”
这时,黄老欣喜道:“这些钤印闲章,都是可以考据出来的,也是大家公认的真款识。加上文同自己的名印,可以肯定,这幅画是文同墨竹图真迹无疑了。”
众人赞同的点头,同时也留意到了,除了文同本身的三枚印章之外,墨竹图上其他空白的地方,也盖了几方鲜红泥印。
这些钤印上的名字,王观完全不清楚,但是黄老却如数家珍的指出,这几个人是南宋、元明时期的一些小有名气的文人。一条线下来,可谓是传承有序。
只不过,到了最后一个人手中,可能是害怕被人觊觎自己的文同真迹,干脆在真迹的表面敷了一层伪图,掩人耳目。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幅画在知情人手里遗失了,被人当成了普通的画作,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如今,落在王观的手上,被他识破伪装,文同墨竹图真迹才得以重见天日。
说到这里,杨老忍不住摇头,感叹道:“小哥,且不提你的运气,就是你的眼力,就远胜于常人。真迹上面的掩饰,堪称天衣无缝,但是却让小哥一眼识破了。”
“没错。”
俞飞白也深以为然道:“我... -->>
“有见识。”
这话应该是正戳中痒处了,让杨老感到十分舒坦,眉开眼笑。
“不要溜须拍马了,快过来看看这幅画。”
与此同时,黄老脸上有几分不耐烦的语气,又有几分激动道:“这真的是文同的真迹,画竹的笔法精湛,又有三枚钤印为证,绝对错不了。”
众人连忙快步走到装裱桌旁边,只见平整光滑的台面上,正摆着两幅看似相同,实际上存在很大差别的墨竹图。
这两幅图画,已经被去掉了外层的装裱,只剩下画心纸而已。而且,画纸之上,已经被一层透明的液体敷得湿透。
然而,让王观感到惊奇的是,这种透明的液体,不仅没有伤害到画纸图案,反而好像玻璃质的膜层一样,把图画保护起来。甚至,在阳光的映照下,这种液体晶莹透亮,能够让人把画中的图案看得更加清晰明白。
“果然是真的。”
与王观站在旁边欣赏不同,这个时候,杨老、俞飞白、赵谦三人,已经凑近桌案,纷纷拿出放大镜,近距离鉴赏两幅画作。
那个情形,好像他们恨不能把眼珠子都贴紧画上,以便把图画看得通透。
俗话说,货比货得扔。
现在,两幅画并列摆放在一起,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分出真假来了。
两幅画的内容,看起来都差不多,一样是在画竹。不过,其中的笔法,以及细节方面,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差异来。其中一幅画,竹叶刻画得十分呆板,浓淡不分。
另外一幅图画,竹枝、叶子,栩栩如生。深墨、淡墨,浓淡相宜,错落有致,把竹叶绘画得非常的生动自然,可以用传神来形容。此外,在这张图画之上,在左下方的空白位置,还有竹坞、墨君堂、文同与可,三个鲜红的印章,已经表明了一切。
“在文史记载,文同很喜欢竹,每到一个地方做官,就要令人在住宅周围,移植竹子。并且,把宅第命名为竹坞,厅堂大院就叫墨君堂,读书的书房,就是静闲书屋。”
这时,黄老欣喜道:“这些钤印闲章,都是可以考据出来的,也是大家公认的真款识。加上文同自己的名印,可以肯定,这幅画是文同墨竹图真迹无疑了。”
众人赞同的点头,同时也留意到了,除了文同本身的三枚印章之外,墨竹图上其他空白的地方,也盖了几方鲜红泥印。
这些钤印上的名字,王观完全不清楚,但是黄老却如数家珍的指出,这几个人是南宋、元明时期的一些小有名气的文人。一条线下来,可谓是传承有序。
只不过,到了最后一个人手中,可能是害怕被人觊觎自己的文同真迹,干脆在真迹的表面敷了一层伪图,掩人耳目。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幅画在知情人手里遗失了,被人当成了普通的画作,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如今,落在王观的手上,被他识破伪装,文同墨竹图真迹才得以重见天日。
说到这里,杨老忍不住摇头,感叹道:“小哥,且不提你的运气,就是你的眼力,就远胜于常人。真迹上面的掩饰,堪称天衣无缝,但是却让小哥一眼识破了。”
“没错。”
俞飞白也深以为然道:“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