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南宋之我主沉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凌源元年十二月初一,开封府城。
吴邵刚再次下达了对大元朝廷全面进攻的圣旨。
情报署搜集到的情报,忽必烈已经处于最为落魄的时候,沂水之战结束之后,大元朝廷的蒙古铁骑几乎损失殆尽,实力大大的削弱,漠北草原的海都终于按捺不住,撕毁了与忽必烈之间的协议,在漠北草原再次兴兵了,这个时候,忽必烈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镇压海都的造反。
忽必烈已经两次派遣使者前往开封府城,想着与大明王朝议和,但都被吴邵刚拒绝了,一统天下是吴邵刚的目的,是不可能改变的目标。
山东之战,明军的损失也是颇为惨重的,特别是在漠南草原征伐过的明军军士,损失超过了五成,这对于明军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不过沂水之战,归顺的不少蒙古铁骑的军士,编入到了明军队伍之中,这些人经过数月的改造,很快融入到大军之中,逐渐成为了明军的主力,在接下来的征伐之中,将要承担重要的作战任务。
大明王朝控制的地域,早就超过了原大宋王朝控制的地方,山东以及大名府等地,已经被大明王朝占据,大元王朝控制的地域,仅仅剩下燕京以及燕京以北的地方。
实力已经无比强大的吴邵刚,不需要有什么担忧的地方,可以放手灭掉大元王朝了。
此次征伐,由左丞相李庭芝为统帅,统领三十万明军作战。
吴邵刚不可能继续御驾亲征了,毕竟朝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亲自处理的。
唯一让人感觉到吃惊的是,此次的征伐,太子吴瑞坤随同大军征伐,其在大军之中虽然没有任何的职位,可身份让人绝不敢小觑。
这是吴邵刚苦心的安排,必须让太子立下功劳,将来才能够统领朝政,否则坐享其成,对于吴瑞坤来说也是不利的。
凌源二年正月初十,吴瑞坤和李庭芝率领的大军,占领了河北。
明军几乎没有遇见什么像样的抵抗,所过之处,各级官府望风而降。
凌源二年二月初五,明军进入到燕京,直逼大元王朝的京城大都。
这一次明军作战颇为谨慎,这是因为吴邵刚有要求,不可毁坏大元王朝的都城大都,就算是耗费一些时间,也要保全大都,因为吴邵刚已经计划将大明王朝的都城迁往大都。
开封府城作为都城的确是不错的,可随着时局的演变,开封府城的地理位置,已经不是特别适合作为都城了,大都则不一样,能够很好的控制北面,特别是漠南草原与漠北草原,还有东北一带。
穿越的吴邵刚,内心有些某些特定的情节,这是所有人都不可能知晓的。
凌源二年四月初十,进攻大都的战斗打响。
收到太子吴瑞坤以及左丞相李庭芝的奏报之后,吴邵刚一直都很是冷静,让吴邵刚颇有些叹气的是,明军大军已经逼近了大都,可漠北草原的海都,依旧还在与大元朝廷作战,如此关键的时刻,同为蒙古人的海都,想到的不是蒙古人的荣誉,而是自身的位置,这让吴邵刚颇为遗憾,也就是这一刻,吴邵刚彻底下定了决心,在灭掉大元王朝之后,大军一定要深入到漠北草原,彻底灭掉海都。
朝中的氛围早就不一样了,几乎都是欢欣鼓舞,所有人都知道,灭掉大元王朝只是时间上面的问题了,大元王朝已经没有与大明王朝抗衡的任何力量。
与其他人情绪不一样的,就只有阿珂察与绿珠两人了,两人毕竟是蒙古人,对于大元王朝的担心还是存在的,尽管说后宫不准干政,可阿珂察还是数次给吴邵刚提及,期盼吴邵刚千万不要在大都或者漠北草原大开杀戮,阿珂察有这样的担心,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蒙古鞑子在中原以及南方犯下的罪孽,罄竹难书。
其实不用阿珂察的提醒,吴邵刚也不会大开杀戮,但要说一个人都不杀,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譬如说忽必烈,吴邵刚就绝对不会放过,忽必烈此人是一代枭雄,只要还活着,就能够掀起来风浪,故而是绝对不可能活下去的,此外就是某些蒙古权贵,特别是秉持蒙古人至高无上的那些蒙古权贵,大概也是不要想着活命的。
蒙古亲王之中,除开末哥亲王,其余人想要保全性命,都是有些困难的。
这不是吴邵刚心狠,而是历史的必然,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会有无数人丧命,每一个新成立的王朝,都会想方设法的除掉对王朝有重大威胁之人。
大明王朝也不会例外,吴邵刚想着让天下平定下来,就要狠心除掉威胁。
这期间也有人提到了大宋皇室之人,这一点吴邵刚到不是特别的在乎,大宋皇室之人的孱弱,给吴邵刚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的存在,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相反彰显出来吴邵刚的大度,以及大明王朝绝对的自信。
可蒙古权贵就不一样了,山东之战,以及之前的战斗,给吴邵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伯颜开始,阿术、哈必赤、兀良合台、合丹等等,每一个蒙古亲王以及蒙古权贵,都不存在归顺和投降,都是死战到底,走投无路之际,无一例外的选择自杀,这种宁死不屈的选择和气势... -->>
凌源元年十二月初一,开封府城。
吴邵刚再次下达了对大元朝廷全面进攻的圣旨。
情报署搜集到的情报,忽必烈已经处于最为落魄的时候,沂水之战结束之后,大元朝廷的蒙古铁骑几乎损失殆尽,实力大大的削弱,漠北草原的海都终于按捺不住,撕毁了与忽必烈之间的协议,在漠北草原再次兴兵了,这个时候,忽必烈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镇压海都的造反。
忽必烈已经两次派遣使者前往开封府城,想着与大明王朝议和,但都被吴邵刚拒绝了,一统天下是吴邵刚的目的,是不可能改变的目标。
山东之战,明军的损失也是颇为惨重的,特别是在漠南草原征伐过的明军军士,损失超过了五成,这对于明军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不过沂水之战,归顺的不少蒙古铁骑的军士,编入到了明军队伍之中,这些人经过数月的改造,很快融入到大军之中,逐渐成为了明军的主力,在接下来的征伐之中,将要承担重要的作战任务。
大明王朝控制的地域,早就超过了原大宋王朝控制的地方,山东以及大名府等地,已经被大明王朝占据,大元王朝控制的地域,仅仅剩下燕京以及燕京以北的地方。
实力已经无比强大的吴邵刚,不需要有什么担忧的地方,可以放手灭掉大元王朝了。
此次征伐,由左丞相李庭芝为统帅,统领三十万明军作战。
吴邵刚不可能继续御驾亲征了,毕竟朝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亲自处理的。
唯一让人感觉到吃惊的是,此次的征伐,太子吴瑞坤随同大军征伐,其在大军之中虽然没有任何的职位,可身份让人绝不敢小觑。
这是吴邵刚苦心的安排,必须让太子立下功劳,将来才能够统领朝政,否则坐享其成,对于吴瑞坤来说也是不利的。
凌源二年正月初十,吴瑞坤和李庭芝率领的大军,占领了河北。
明军几乎没有遇见什么像样的抵抗,所过之处,各级官府望风而降。
凌源二年二月初五,明军进入到燕京,直逼大元王朝的京城大都。
这一次明军作战颇为谨慎,这是因为吴邵刚有要求,不可毁坏大元王朝的都城大都,就算是耗费一些时间,也要保全大都,因为吴邵刚已经计划将大明王朝的都城迁往大都。
开封府城作为都城的确是不错的,可随着时局的演变,开封府城的地理位置,已经不是特别适合作为都城了,大都则不一样,能够很好的控制北面,特别是漠南草原与漠北草原,还有东北一带。
穿越的吴邵刚,内心有些某些特定的情节,这是所有人都不可能知晓的。
凌源二年四月初十,进攻大都的战斗打响。
收到太子吴瑞坤以及左丞相李庭芝的奏报之后,吴邵刚一直都很是冷静,让吴邵刚颇有些叹气的是,明军大军已经逼近了大都,可漠北草原的海都,依旧还在与大元朝廷作战,如此关键的时刻,同为蒙古人的海都,想到的不是蒙古人的荣誉,而是自身的位置,这让吴邵刚颇为遗憾,也就是这一刻,吴邵刚彻底下定了决心,在灭掉大元王朝之后,大军一定要深入到漠北草原,彻底灭掉海都。
朝中的氛围早就不一样了,几乎都是欢欣鼓舞,所有人都知道,灭掉大元王朝只是时间上面的问题了,大元王朝已经没有与大明王朝抗衡的任何力量。
与其他人情绪不一样的,就只有阿珂察与绿珠两人了,两人毕竟是蒙古人,对于大元王朝的担心还是存在的,尽管说后宫不准干政,可阿珂察还是数次给吴邵刚提及,期盼吴邵刚千万不要在大都或者漠北草原大开杀戮,阿珂察有这样的担心,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蒙古鞑子在中原以及南方犯下的罪孽,罄竹难书。
其实不用阿珂察的提醒,吴邵刚也不会大开杀戮,但要说一个人都不杀,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譬如说忽必烈,吴邵刚就绝对不会放过,忽必烈此人是一代枭雄,只要还活着,就能够掀起来风浪,故而是绝对不可能活下去的,此外就是某些蒙古权贵,特别是秉持蒙古人至高无上的那些蒙古权贵,大概也是不要想着活命的。
蒙古亲王之中,除开末哥亲王,其余人想要保全性命,都是有些困难的。
这不是吴邵刚心狠,而是历史的必然,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会有无数人丧命,每一个新成立的王朝,都会想方设法的除掉对王朝有重大威胁之人。
大明王朝也不会例外,吴邵刚想着让天下平定下来,就要狠心除掉威胁。
这期间也有人提到了大宋皇室之人,这一点吴邵刚到不是特别的在乎,大宋皇室之人的孱弱,给吴邵刚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的存在,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相反彰显出来吴邵刚的大度,以及大明王朝绝对的自信。
可蒙古权贵就不一样了,山东之战,以及之前的战斗,给吴邵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伯颜开始,阿术、哈必赤、兀良合台、合丹等等,每一个蒙古亲王以及蒙古权贵,都不存在归顺和投降,都是死战到底,走投无路之际,无一例外的选择自杀,这种宁死不屈的选择和气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