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和熹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震的名字,或许已为人陌生,陌生到某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的招生考试上,有考生竟把他的名字混淆成科学家杨振宁。但是两千年风云变幻里,魏征绘制他的画像自省,包拯三次赴他的故居拜祭,文天祥以他的名言怒斥汉奸,海瑞在狱中读他的传记读到泪如雨下。活着的他是“真正的剑客”,不屈不挠的铮臣。身后的他是一块碑,贤者激奋,奸者颤栗的丰碑。
第一百六十章杨震其人
杨震生于东汉永平三年,他的家族“弘农杨氏”,在汉朝来头颇大:八世祖杨喜是西汉开国功臣,被刘邦封为“赤泉候”,高祖杨敞官至丞相,因拥立汉宣帝有功,被封爵“安平候”。但是到了杨震这一代就“苦命”了。
杨家从西汉末期开始破落,杨震祖父杨谭和父亲杨宝,皆是不曾为官的教书先生。杨震后来在自传中说自己祖父两代“甘守贫寒”,可见日子艰辛。而到杨震童年时,又更雪上加霜,杨震父亲杨宝撇下孤儿寡母三口,杨震和弟弟,英年早逝了。
苦孩子早当家,杨震也不例外,小小年纪挑起家庭生活重担。种地打粮挑水劈柴,奉养母亲,照料弟弟,还开了几亩荒地种草药,以换钱贴补家用。里里外外拼命劳动。
但是他的食量也很大,据说学蒸馒头的时候,一边看火一边吃,还没蒸熟一笼馒头就吃光了。可看到母亲和弟弟因此挨饿,才十分懊悔,当场竟用手抠嗓子眼,吐的连苦胆水都出来,从此再不偷吃。这则故事在地民间传说。都夸他懂事。但是少年时的杨震含辛茹苦,菜口粮食也先想着母亲和弟弟,自己经常落得饥肠辘辘,却是实情。
但是这样的家庭条件,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可杨震却有一个好条件,就是他的父亲杨宝是一方名儒,在世时对杨震的功课抓的十分紧。所以后来虽遭遇父丧。但是母亲粗通文墨而且深明大义。不但接过了小杨震的教育任务,更时常以祖先的丰功伟绩训导他,要他时刻牢记光耀门庭。因此杨震也“少有大志”。
杨震本人的天赋也好的很,读书过目不忘且司性极高,时常能举一反三。学习的也十分刻苦。
他家村子后面是山,翻过山道有个山谷叫“翎峪”。是杨震每天读书的地方。纵然是劳作辛苦,学业却从未间断。敏而好学,是他几年如一日,翻山越岭踩出来的。
这段艰辛的童年,对杨震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家穷。就要艰苦奋斗,身为长子,更要承担责任。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也要咬牙挺过去。挨过饿,也就知道别人挨饿的滋味。草民百姓的冷暖辛酸。小小年纪就已尝尽。可以想象,他后来在官场上心忧黎民,坚韧顽强,敢于担当,皆是来自于此。更重要的是,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故,父母始终要求他要“有大志”。所以,在他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人生遭受怎样的打击,他始终没有抛弃一样东西———理想。
可是理想不能当饭吃,母亲只是粗通文墨,儿子虽聪明好学,可没有名师指点还是不够,要请老师,家里没钱,成才也就困难。虽说“有大志”,前路却照样迷茫。母与子就在这苦日子里熬着,明天在哪里,不知道。
熬到杨震十五岁那年,有一个人主动找上门来了,太常恒郁。
太常,是主管宗庙祭礼和朝廷礼仪的官职。但是恒郁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他是帝师,也是当时的儒学宗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既教过汉明帝也教过刘肇。是两代帝师,可谓亚圣人。
恒郁找上门,却也并非心血来潮,他是杨震父亲杨宝的生前挚友,这次是来顺道探望一下,然后就见到了杨震。恒郁的眼光自然不差,一番交谈后大为赞叹,当场决定收杨震为徒,命杨震随自己去洛阳求学。
这样的好事,杨家人自是喜出望外,母亲命杨震立刻收拾行装。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之时必然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但杨震的母亲却很平静,只是说了一句话,作为对儿子所有的期望。
“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杨震含泪叩别母亲,这句话,一字一句,铭记于心。
杨震就这样跟随着恒郁,到京城洛阳做了一名学生,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作为恒郁的门下弟子,他悟性极强,学习刻苦,很快就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恒郁不但教授他儒家学问,更教导他要博采众家之长。杨震都一一谨记于心,各类儒家典籍不但通读,更烂熟于心,同时也广泛涉猎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各门学问,还经常参加京城各学府的集会交流,常对各类学问大胆评说,令众青年才俊折服。又兼他为人正派,口碑甚好,不出几年,就有了“立身刚正”“明经博览”的评语。
但是恒郁对杨震更重要的影响,却是做人。恒郁此人,除了是当时知名的学问家,更是出名的直臣,他的官职是“太常”,执掌国家的宗庙祭祀以及礼仪规范,生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认死理,比如朝廷礼仪有不合规范的地方,哪怕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他都要据理力争。大事情更不含糊,皇帝要铺张浪费,或者是想借典礼之机得些好处,犯到他手里总要闹个天翻地覆,动不动就在朝堂上和皇上据理力争。
比如有一次章帝出巡多花了点钱,恒郁知... -->>
杨震的名字,或许已为人陌生,陌生到某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的招生考试上,有考生竟把他的名字混淆成科学家杨振宁。但是两千年风云变幻里,魏征绘制他的画像自省,包拯三次赴他的故居拜祭,文天祥以他的名言怒斥汉奸,海瑞在狱中读他的传记读到泪如雨下。活着的他是“真正的剑客”,不屈不挠的铮臣。身后的他是一块碑,贤者激奋,奸者颤栗的丰碑。
第一百六十章杨震其人
杨震生于东汉永平三年,他的家族“弘农杨氏”,在汉朝来头颇大:八世祖杨喜是西汉开国功臣,被刘邦封为“赤泉候”,高祖杨敞官至丞相,因拥立汉宣帝有功,被封爵“安平候”。但是到了杨震这一代就“苦命”了。
杨家从西汉末期开始破落,杨震祖父杨谭和父亲杨宝,皆是不曾为官的教书先生。杨震后来在自传中说自己祖父两代“甘守贫寒”,可见日子艰辛。而到杨震童年时,又更雪上加霜,杨震父亲杨宝撇下孤儿寡母三口,杨震和弟弟,英年早逝了。
苦孩子早当家,杨震也不例外,小小年纪挑起家庭生活重担。种地打粮挑水劈柴,奉养母亲,照料弟弟,还开了几亩荒地种草药,以换钱贴补家用。里里外外拼命劳动。
但是他的食量也很大,据说学蒸馒头的时候,一边看火一边吃,还没蒸熟一笼馒头就吃光了。可看到母亲和弟弟因此挨饿,才十分懊悔,当场竟用手抠嗓子眼,吐的连苦胆水都出来,从此再不偷吃。这则故事在地民间传说。都夸他懂事。但是少年时的杨震含辛茹苦,菜口粮食也先想着母亲和弟弟,自己经常落得饥肠辘辘,却是实情。
但是这样的家庭条件,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可杨震却有一个好条件,就是他的父亲杨宝是一方名儒,在世时对杨震的功课抓的十分紧。所以后来虽遭遇父丧。但是母亲粗通文墨而且深明大义。不但接过了小杨震的教育任务,更时常以祖先的丰功伟绩训导他,要他时刻牢记光耀门庭。因此杨震也“少有大志”。
杨震本人的天赋也好的很,读书过目不忘且司性极高,时常能举一反三。学习的也十分刻苦。
他家村子后面是山,翻过山道有个山谷叫“翎峪”。是杨震每天读书的地方。纵然是劳作辛苦,学业却从未间断。敏而好学,是他几年如一日,翻山越岭踩出来的。
这段艰辛的童年,对杨震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家穷。就要艰苦奋斗,身为长子,更要承担责任。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也要咬牙挺过去。挨过饿,也就知道别人挨饿的滋味。草民百姓的冷暖辛酸。小小年纪就已尝尽。可以想象,他后来在官场上心忧黎民,坚韧顽强,敢于担当,皆是来自于此。更重要的是,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故,父母始终要求他要“有大志”。所以,在他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人生遭受怎样的打击,他始终没有抛弃一样东西———理想。
可是理想不能当饭吃,母亲只是粗通文墨,儿子虽聪明好学,可没有名师指点还是不够,要请老师,家里没钱,成才也就困难。虽说“有大志”,前路却照样迷茫。母与子就在这苦日子里熬着,明天在哪里,不知道。
熬到杨震十五岁那年,有一个人主动找上门来了,太常恒郁。
太常,是主管宗庙祭礼和朝廷礼仪的官职。但是恒郁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他是帝师,也是当时的儒学宗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既教过汉明帝也教过刘肇。是两代帝师,可谓亚圣人。
恒郁找上门,却也并非心血来潮,他是杨震父亲杨宝的生前挚友,这次是来顺道探望一下,然后就见到了杨震。恒郁的眼光自然不差,一番交谈后大为赞叹,当场决定收杨震为徒,命杨震随自己去洛阳求学。
这样的好事,杨家人自是喜出望外,母亲命杨震立刻收拾行装。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之时必然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但杨震的母亲却很平静,只是说了一句话,作为对儿子所有的期望。
“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杨震含泪叩别母亲,这句话,一字一句,铭记于心。
杨震就这样跟随着恒郁,到京城洛阳做了一名学生,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作为恒郁的门下弟子,他悟性极强,学习刻苦,很快就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恒郁不但教授他儒家学问,更教导他要博采众家之长。杨震都一一谨记于心,各类儒家典籍不但通读,更烂熟于心,同时也广泛涉猎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各门学问,还经常参加京城各学府的集会交流,常对各类学问大胆评说,令众青年才俊折服。又兼他为人正派,口碑甚好,不出几年,就有了“立身刚正”“明经博览”的评语。
但是恒郁对杨震更重要的影响,却是做人。恒郁此人,除了是当时知名的学问家,更是出名的直臣,他的官职是“太常”,执掌国家的宗庙祭祀以及礼仪规范,生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认死理,比如朝廷礼仪有不合规范的地方,哪怕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他都要据理力争。大事情更不含糊,皇帝要铺张浪费,或者是想借典礼之机得些好处,犯到他手里总要闹个天翻地覆,动不动就在朝堂上和皇上据理力争。
比如有一次章帝出巡多花了点钱,恒郁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