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立鼎189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乙位面,1909年11月。△,贝加尔湖边战略要地,伊尔库茨克。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将整个湖区的气温拉低到零下二十几度。一天一夜时间,湖区周围普遍形成足有一尺厚的积雪,不但把所有路面都给封住,就连铁路运输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现任远东军区总司令李涅维奇在警卫陪同下,艰难的行进到火车站,看到一列浑身冒着滚滚蒸汽,正匆忙往下卸载货物的列车,皱起眉头问迎上来的军官:“这是来自圣彼得堡的补给列车?”
“是的,总司令阁下,是伟大的沙皇陛下特别分拨给我们的紧急物资。都是非常不错的武器,有英国产的步枪和子弹。”
军官毕恭毕敬的回答,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有种事不关己一样的冷漠,公事公办一本正经。
李涅维奇追问:“只是武器和子弹?有没有御寒的棉衣和酒?还有手套和肉蛋之类的食物?”
军官淡漠的一摊手:“很遗憾,一点也没有。这之前,我们已经很多次向统帅部提出要求,让他们给提前准备并运过来,但结果。”
不用他说下去,李涅维奇总司令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心里一阵憋气,目光因此而变得凌厉阴冷,却没有对这位显然已经麻木了的军需官发火儿。他也知道,就算暴跳如雷,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现在他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仅有的一点儿物资。让聚集在这里的数十万大军艰难的挨过冷酷的冬天。
自从中俄两国开战以来。俄军一直处在极为不利的状况下。远东部队数量庞大,但装备水平极差。因为俄国工业严重不发达,导致他们连保证每个士兵人手一条步枪都做不到。
平时,一百多万常备军还能都拿到可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但动员起来的地方军和预备役手里,就开始充斥各种老掉牙的玩意,乃至滑膛枪都在里头滥竽充数。
再到临时动员的预备役好吧,他们训练的时候都是用木棍绑上匕首。以此来混充的。
远东一战,三十万部队覆没。匆忙调集来的二十万部队凭借贝加尔湖南部山区的复杂地形,糟糕的通过条件,勉强顶住了当面中国部队的进攻。
说起来很丢人,几个月之前他们才知道,从蒙古和满洲里方向进攻的中国士兵,满打满算只有五万人,三个师的番号,就把四倍数量的俄军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连重要城市赤塔都丢掉了。
在库罗帕特金等人撒谎蒙骗圣彼得堡的那些日子里。俄军没有一次成功的反击,防线始终卡在恰克图——乌兰乌德这段色楞格河下游的边缘。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方面一直没有攻下乌兰乌德这座孤悬于河右岸的小城,只是将重兵顶在距离不远的奥诺霍伊,与城里驻扎的三万俄军紧张对峙。
这让人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可以发起反攻。圣彼得堡那些呆在装饰豪华的办公室里,喝着美酒跳着舞娱乐的大人物们,在等高线都没标的地图上用尺子丈量一番,然后信心十足的要求远东俄军发起反击,一定可以一举摧毁当面的敌人。
但是对于整个远东军区所有物资快要耗尽的事情,他们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一样。即使是库罗帕特金的谎言被戳破了,尼古拉二世气的吐血,回过神来之后,除了愤怒的解除那个谎话精的一切职务之外,也只是用李涅维奇替换掉他。甚至就连大家都在指责的妖僧拉斯普廷,都没有受到惩罚。
李涅维奇总司令是空着两手上任的。
当他来到伊尔库茨克时,看到的是二十多万士气低落的士兵,别说什么战斗力了,就连在山区跋涉的体力都没有。
圣彼得堡的大人物们在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远东前线的士兵连黑列巴都吃不到,秋天里,新鲜土豆下来的时候,他们勉强从周围收罗到一些,就那么煮熟了吃掉,味道寡淡的让人痛不欲生。
但这只是基层士兵,大部分中上层的军官因为手里有钱,家里有财,还能依靠私人邮包活得一些不错的食品酒水。
在两边都保持克制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从胆大心黑的战场商人那里,高价买到来自中国的各种好东西。只不过,人家只要金银财宝皮毛药材之类,钞票是坚决不要的。
只不过,中下层军官们财富有限,长达半年的对峙下来,他们也逐渐消耗的海干河落,口袋空空如也。
这时候,战场商人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你们可以捕捞贝加尔湖里的鱼啊!那些都是中国有钱人喜欢的好东西。”
俄国人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于是乎,足足好几万手里只有耗尽子弹步枪的士兵,临时转职为渔夫,拿着中国那边运过来的各种渔网,对偌大的湖区物产展开疯狂的捕捞,然后一车一车的转运向中国方面。 ——
战争爆发都大半年了,双方之间得铁路居然都没有拆毁,可见奇葩。
除了当渔民之外,转职成伐木工的也不在少数。为了筹集必备给养,整个湖区周围的林场、牧场全部被利用起来,大量士兵进山挖矿,砍伐树木,打猎挖药材,什么都干。
李涅维奇面对如此奇葩的状况也是醉了,他只能一而再的向圣彼得堡要求补给支援,得到的却只是来自沙皇的严厉斥责,批评他老是强调客观困难,却不肯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士兵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动勇猛果决的进攻。
为此。沙皇陛下还额外运送了整整一车皮的勋章来鼓舞士气。
李涅维奇气的差点吐血。却又无可奈何。
好赖夏天和秋天还不太难熬。巨大的贝加尔湖区有捕捞不尽的丰富物产,从中国换来的物资,让他们勉强把二十多万部队的... -->>
乙位面,1909年11月。△,贝加尔湖边战略要地,伊尔库茨克。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将整个湖区的气温拉低到零下二十几度。一天一夜时间,湖区周围普遍形成足有一尺厚的积雪,不但把所有路面都给封住,就连铁路运输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现任远东军区总司令李涅维奇在警卫陪同下,艰难的行进到火车站,看到一列浑身冒着滚滚蒸汽,正匆忙往下卸载货物的列车,皱起眉头问迎上来的军官:“这是来自圣彼得堡的补给列车?”
“是的,总司令阁下,是伟大的沙皇陛下特别分拨给我们的紧急物资。都是非常不错的武器,有英国产的步枪和子弹。”
军官毕恭毕敬的回答,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有种事不关己一样的冷漠,公事公办一本正经。
李涅维奇追问:“只是武器和子弹?有没有御寒的棉衣和酒?还有手套和肉蛋之类的食物?”
军官淡漠的一摊手:“很遗憾,一点也没有。这之前,我们已经很多次向统帅部提出要求,让他们给提前准备并运过来,但结果。”
不用他说下去,李涅维奇总司令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心里一阵憋气,目光因此而变得凌厉阴冷,却没有对这位显然已经麻木了的军需官发火儿。他也知道,就算暴跳如雷,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现在他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仅有的一点儿物资。让聚集在这里的数十万大军艰难的挨过冷酷的冬天。
自从中俄两国开战以来。俄军一直处在极为不利的状况下。远东部队数量庞大,但装备水平极差。因为俄国工业严重不发达,导致他们连保证每个士兵人手一条步枪都做不到。
平时,一百多万常备军还能都拿到可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但动员起来的地方军和预备役手里,就开始充斥各种老掉牙的玩意,乃至滑膛枪都在里头滥竽充数。
再到临时动员的预备役好吧,他们训练的时候都是用木棍绑上匕首。以此来混充的。
远东一战,三十万部队覆没。匆忙调集来的二十万部队凭借贝加尔湖南部山区的复杂地形,糟糕的通过条件,勉强顶住了当面中国部队的进攻。
说起来很丢人,几个月之前他们才知道,从蒙古和满洲里方向进攻的中国士兵,满打满算只有五万人,三个师的番号,就把四倍数量的俄军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连重要城市赤塔都丢掉了。
在库罗帕特金等人撒谎蒙骗圣彼得堡的那些日子里。俄军没有一次成功的反击,防线始终卡在恰克图——乌兰乌德这段色楞格河下游的边缘。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方面一直没有攻下乌兰乌德这座孤悬于河右岸的小城,只是将重兵顶在距离不远的奥诺霍伊,与城里驻扎的三万俄军紧张对峙。
这让人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可以发起反攻。圣彼得堡那些呆在装饰豪华的办公室里,喝着美酒跳着舞娱乐的大人物们,在等高线都没标的地图上用尺子丈量一番,然后信心十足的要求远东俄军发起反击,一定可以一举摧毁当面的敌人。
但是对于整个远东军区所有物资快要耗尽的事情,他们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一样。即使是库罗帕特金的谎言被戳破了,尼古拉二世气的吐血,回过神来之后,除了愤怒的解除那个谎话精的一切职务之外,也只是用李涅维奇替换掉他。甚至就连大家都在指责的妖僧拉斯普廷,都没有受到惩罚。
李涅维奇总司令是空着两手上任的。
当他来到伊尔库茨克时,看到的是二十多万士气低落的士兵,别说什么战斗力了,就连在山区跋涉的体力都没有。
圣彼得堡的大人物们在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远东前线的士兵连黑列巴都吃不到,秋天里,新鲜土豆下来的时候,他们勉强从周围收罗到一些,就那么煮熟了吃掉,味道寡淡的让人痛不欲生。
但这只是基层士兵,大部分中上层的军官因为手里有钱,家里有财,还能依靠私人邮包活得一些不错的食品酒水。
在两边都保持克制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从胆大心黑的战场商人那里,高价买到来自中国的各种好东西。只不过,人家只要金银财宝皮毛药材之类,钞票是坚决不要的。
只不过,中下层军官们财富有限,长达半年的对峙下来,他们也逐渐消耗的海干河落,口袋空空如也。
这时候,战场商人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你们可以捕捞贝加尔湖里的鱼啊!那些都是中国有钱人喜欢的好东西。”
俄国人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于是乎,足足好几万手里只有耗尽子弹步枪的士兵,临时转职为渔夫,拿着中国那边运过来的各种渔网,对偌大的湖区物产展开疯狂的捕捞,然后一车一车的转运向中国方面。 ——
战争爆发都大半年了,双方之间得铁路居然都没有拆毁,可见奇葩。
除了当渔民之外,转职成伐木工的也不在少数。为了筹集必备给养,整个湖区周围的林场、牧场全部被利用起来,大量士兵进山挖矿,砍伐树木,打猎挖药材,什么都干。
李涅维奇面对如此奇葩的状况也是醉了,他只能一而再的向圣彼得堡要求补给支援,得到的却只是来自沙皇的严厉斥责,批评他老是强调客观困难,却不肯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士兵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动勇猛果决的进攻。
为此。沙皇陛下还额外运送了整整一车皮的勋章来鼓舞士气。
李涅维奇气的差点吐血。却又无可奈何。
好赖夏天和秋天还不太难熬。巨大的贝加尔湖区有捕捞不尽的丰富物产,从中国换来的物资,让他们勉强把二十多万部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