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你们为何来得如此之晚 (1/2)
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我们的164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者们在插秧,明人农民们也跟着欢喜,他们一大帮子人在机耕路上手舞足蹈起来。还有人高叫着穿越者们听不懂的话,还一套一套的。有人笑,有人哭,真有意思。
原来大田里修这样的路是给那个物件用!早说啊,一开始让我们糊里糊涂的。明人农民笑得开心,哭得有趣,好像那插的稻秧都是他们的一样。不过也别说,这里面还真有人家三成呢。
但是,这三成可不好拿。
他们明人农民也为那大田付出了心血。机耕只能解决水田田地的基本面,人工方面的收尾工作也很重要。一些小石子和硬质土块无法机械化处理,只能他们上了,当然这时候的工作强度要小了很多。
等这批秧苗完活后,汉唐集团的人对明人农民说过,后面还有几批,直到把开出的水田都插完。一切活儿还得照样重复好几遍。
明人农民们对此表示淡定,农民的活儿本来就是万万年,一天到头都要忙!
不过这一次和汉唐集团的人一起劳作还不算太累人。真好,每天还有马票拿。
忙完这些,他们还得去土豆地、地瓜地、玉米地忙活。最后还要集体去甘蔗田里对付那些宿根,打垄和松蔸都是很累人的活儿。不过比起这活儿,在其它的田地里平整和起垄,也轻快不到哪去。
土豆、地瓜、玉米也和水稻一样,高产的种子配上当地的原生种一同种植,不过让明人农民感到新鲜的是,他们看到这几样物件也正在新开出的秧田里育秧。
他们认得出这几样品种,只不过把玉米叫番麦而已。
如果不干涉历史的发展,从这些外来物种的称号上,我们可以看明人大陆上的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态变化:
但凡带“胡”字的,大多是两汉、南北朝传入中国的;带“番”字的,就是明朝以后,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带“洋”字的,洋葱、洋白菜等等,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传入的。
如果不是穿越者们的到来,用不着我多说,大家可以看出明大陆人的民族自尊心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的。
汉唐集团的建国安董事说现代高产种和古代原生种搭配种植,效果最好了,那就是最好了。谁也没有怀疑过。
其实穿越者们带了螺旋起垄刀,开沟扶垄器和旱地刀等工具,但是他们计算了一下,这样的活儿还是用人工合适一点。
新港社投靠的较早,可以置换出一些明人农民去干地里的活儿。穿越者们则省了柴油。小气样子吧。
顺便说一句,荷兰人把土豆和花生带到台湾后,当地人把土豆叫做荷兰豆,却把花生叫土豆。穿越者们来了后,强行都给改了过来,还好,此时这两样还不算普及,等以后台湾的明人叫习惯了,改口可不容易。又是个潜在的障碍。
当然,目前还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其他的往后面排。台南真是个精华之地,种什么都可以,节气的问题不用太考虑。
在计划中,穿越者们把第一步目标分成两期。
前期,先建成一家敞开式育秧工厂,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施肥打药,充分利用上台南良好的水、热的自然条件。当然这是在穿越者们的技术支撑下。
他们不去追求自动化,用人力好了。特别是在当前明人农民青壮年劳力不足的情况下。
要不然穿越者们哪里会舍得使用柴油去大搞机耕?
明人农民们习惯于种旱稻。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可是你也得先育秧啊?怎么到了台湾后和当地土著学了呢?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先进性来。
考虑到明人农民可能对旱育秧等抗旱育秧技术接受能力不够,容易造成秧苗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敞开式育秧工厂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旱育秧。
这样一来可实现适期早播早栽。
建国安董事通过询问当地的明人农民,发现他们其实还可以提前种植,不必严格遵循教科书。首次种植浪费了点时间哟。
后期计划是,建成具有本时空特点的温室大棚,利用温室大棚工厂化集中育秧,可根据水稻秧苗生长发育所需,合理地调控温度、湿度,为秧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期望实现四分之一的自动化生产。
这样可提早水稻播期,缩短秧苗生长期,有利于秧苗及早栽插至大田,对避开水稻生长后期高温伏旱的影响,实现水稻稳产增产十分有利。
水稻的问题解决后,其它的问题就不太重要了。玉米可算最后一个大项,排在甘蔗前。穿越者们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蔗糖可以换回大量商品粮和银两,他们只想着先如何生存了。所以甘蔗被排在后面了,毕竟不能让那些宿根白白荒了。
在穿越者们的计划表中,红星工业区的水泥应该在玉米秧苗下地前能够达到量产,以实现机井的建设。
否则,没有机井的配合使用,谁都无法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而且连带着关系到甘蔗的浇灌。它们都是用水大户。
问题都是一环扣一环,这是个大大的系统。
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依靠,在穿越者们的手里得到理论上的完美展现。
一切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看完汉唐集团的插秧后,杨童生和刘结首慢慢行走在赤嵌溪的河岸上,杨童生慢慢平复了他刚才激动的心。
从汉唐集团的人来到这里开始,杨童生一直淡定无语。
他从不似那些明人农民般傻呵呵地围观。他不是看不上农民,恰恰相反,像他这样的农村大家族里的书生,对农业那是相当的关心。
耕读世家,在这个时代倍受尊重。但我们可以看到“耕”字是排列在前的。
博得功名,可跻身于公堂,以待光宗耀祖,照顾家族中的晚辈;时运多舛,可耕作于田地,期待上位者访贤于野。
但无论如何境地,他们都要手持圣人之书。
圣人之论微言大义,已是人间至论。
赵普,平民武夫出身,以半部治天下。杨童生深以为然。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无为而治,发展耕织。一个纠纠武夫尚能如此,熟读全本的杨童生更能如此。可惜没有机会。
王安石的那句总评之言,更是深得杨童生心意: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
此书岂不是指圣人之言?古人版的“知识改变命运”。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nbs... -->>
穿越者们在插秧,明人农民们也跟着欢喜,他们一大帮子人在机耕路上手舞足蹈起来。还有人高叫着穿越者们听不懂的话,还一套一套的。有人笑,有人哭,真有意思。
原来大田里修这样的路是给那个物件用!早说啊,一开始让我们糊里糊涂的。明人农民笑得开心,哭得有趣,好像那插的稻秧都是他们的一样。不过也别说,这里面还真有人家三成呢。
但是,这三成可不好拿。
他们明人农民也为那大田付出了心血。机耕只能解决水田田地的基本面,人工方面的收尾工作也很重要。一些小石子和硬质土块无法机械化处理,只能他们上了,当然这时候的工作强度要小了很多。
等这批秧苗完活后,汉唐集团的人对明人农民说过,后面还有几批,直到把开出的水田都插完。一切活儿还得照样重复好几遍。
明人农民们对此表示淡定,农民的活儿本来就是万万年,一天到头都要忙!
不过这一次和汉唐集团的人一起劳作还不算太累人。真好,每天还有马票拿。
忙完这些,他们还得去土豆地、地瓜地、玉米地忙活。最后还要集体去甘蔗田里对付那些宿根,打垄和松蔸都是很累人的活儿。不过比起这活儿,在其它的田地里平整和起垄,也轻快不到哪去。
土豆、地瓜、玉米也和水稻一样,高产的种子配上当地的原生种一同种植,不过让明人农民感到新鲜的是,他们看到这几样物件也正在新开出的秧田里育秧。
他们认得出这几样品种,只不过把玉米叫番麦而已。
如果不干涉历史的发展,从这些外来物种的称号上,我们可以看明人大陆上的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态变化:
但凡带“胡”字的,大多是两汉、南北朝传入中国的;带“番”字的,就是明朝以后,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带“洋”字的,洋葱、洋白菜等等,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传入的。
如果不是穿越者们的到来,用不着我多说,大家可以看出明大陆人的民族自尊心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的。
汉唐集团的建国安董事说现代高产种和古代原生种搭配种植,效果最好了,那就是最好了。谁也没有怀疑过。
其实穿越者们带了螺旋起垄刀,开沟扶垄器和旱地刀等工具,但是他们计算了一下,这样的活儿还是用人工合适一点。
新港社投靠的较早,可以置换出一些明人农民去干地里的活儿。穿越者们则省了柴油。小气样子吧。
顺便说一句,荷兰人把土豆和花生带到台湾后,当地人把土豆叫做荷兰豆,却把花生叫土豆。穿越者们来了后,强行都给改了过来,还好,此时这两样还不算普及,等以后台湾的明人叫习惯了,改口可不容易。又是个潜在的障碍。
当然,目前还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其他的往后面排。台南真是个精华之地,种什么都可以,节气的问题不用太考虑。
在计划中,穿越者们把第一步目标分成两期。
前期,先建成一家敞开式育秧工厂,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施肥打药,充分利用上台南良好的水、热的自然条件。当然这是在穿越者们的技术支撑下。
他们不去追求自动化,用人力好了。特别是在当前明人农民青壮年劳力不足的情况下。
要不然穿越者们哪里会舍得使用柴油去大搞机耕?
明人农民们习惯于种旱稻。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可是你也得先育秧啊?怎么到了台湾后和当地土著学了呢?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先进性来。
考虑到明人农民可能对旱育秧等抗旱育秧技术接受能力不够,容易造成秧苗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敞开式育秧工厂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旱育秧。
这样一来可实现适期早播早栽。
建国安董事通过询问当地的明人农民,发现他们其实还可以提前种植,不必严格遵循教科书。首次种植浪费了点时间哟。
后期计划是,建成具有本时空特点的温室大棚,利用温室大棚工厂化集中育秧,可根据水稻秧苗生长发育所需,合理地调控温度、湿度,为秧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期望实现四分之一的自动化生产。
这样可提早水稻播期,缩短秧苗生长期,有利于秧苗及早栽插至大田,对避开水稻生长后期高温伏旱的影响,实现水稻稳产增产十分有利。
水稻的问题解决后,其它的问题就不太重要了。玉米可算最后一个大项,排在甘蔗前。穿越者们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蔗糖可以换回大量商品粮和银两,他们只想着先如何生存了。所以甘蔗被排在后面了,毕竟不能让那些宿根白白荒了。
在穿越者们的计划表中,红星工业区的水泥应该在玉米秧苗下地前能够达到量产,以实现机井的建设。
否则,没有机井的配合使用,谁都无法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而且连带着关系到甘蔗的浇灌。它们都是用水大户。
问题都是一环扣一环,这是个大大的系统。
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依靠,在穿越者们的手里得到理论上的完美展现。
一切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看完汉唐集团的插秧后,杨童生和刘结首慢慢行走在赤嵌溪的河岸上,杨童生慢慢平复了他刚才激动的心。
从汉唐集团的人来到这里开始,杨童生一直淡定无语。
他从不似那些明人农民般傻呵呵地围观。他不是看不上农民,恰恰相反,像他这样的农村大家族里的书生,对农业那是相当的关心。
耕读世家,在这个时代倍受尊重。但我们可以看到“耕”字是排列在前的。
博得功名,可跻身于公堂,以待光宗耀祖,照顾家族中的晚辈;时运多舛,可耕作于田地,期待上位者访贤于野。
但无论如何境地,他们都要手持圣人之书。
圣人之论微言大义,已是人间至论。
赵普,平民武夫出身,以半部治天下。杨童生深以为然。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无为而治,发展耕织。一个纠纠武夫尚能如此,熟读全本的杨童生更能如此。可惜没有机会。
王安石的那句总评之言,更是深得杨童生心意: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
此书岂不是指圣人之言?古人版的“知识改变命运”。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