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晚清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们什么时候去?”
“我把手里的事情料理一下,然后我们就去,时间不短了,也应该回去看一下他老人家了。”王欣说道。
“再有快过年了,我们也应该给爷爷带点礼物回去。”李振华说道:“关于礼物,你就看着办吧,多准备一些,普通的东西他老人家看不上,多准备一些新奇的东西。到了昆明也要多看望一些朋友的。”
两人正在亲亲热地商议去昆明的事情,外面有人来报告:“铁路建设总公司的詹天佑总经理回来了,要见你呢。”
一听詹天佑回来了,李振华急忙迎了出去,一见面把李振华吓了一跳,詹天佑是又黑又瘦,头上一副斗笠,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身上还有几处伤口,那就完全像是一个老农民,原来那幅儒雅的情景是一点儿没有了。
李振华上去一把抱住了詹天佑:“老兄,你这样拼命,要是把你给累倒了可怎么办呀?快,进屋里说话。”
“没事儿。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可以干一番事业的好机会,我是不会放过去的。”詹天佑一边走一边说着,两人进了门,王欣急忙给詹天佑泡了一杯好茶,然后坐在了一边。
李振华急忙问道:“无论怎么也要保证自己的身体,身体不行了你什么也干不成了,先喝口茶,慢慢再说工作。”
“不要紧的咱们还是先说一下工作吧。”詹天佑说道。
“怎么样?”李振华问道:“路线勘察的如何了?”
“已经全部完成了,去南宁的好说,但是去昆明方面那里,我们多搞了两条线,那就要请你定夺了。”说着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包里,取出了一摞图纸出来。
李振华帮他把那些图纸放在了桌子上铺开,只见一条铁路线弯弯曲曲出现在了纸上,距离、标高、山洞、桥梁、车站等都在图上表示了出来。
看着詹天佑用自己的一双脚,一步步量出来的那一张勘测图纸,李振华心里是无限感慨,多好的人啊,任何一个乘座火车的人不会去想,自己正在乘座的快速交通工具,最早就是用人一步一步量出来的。可是中国的第一代铁路建设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而勇于去一步步测量的人,这当中的艰难困苦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
他记的自己以前从网上看到过詹天佑的一则生平纪事: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来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以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我们什么时候去?”
“我把手里的事情料理一下,然后我们就去,时间不短了,也应该回去看一下他老人家了。”王欣说道。
“再有快过年了,我们也应该给爷爷带点礼物回去。”李振华说道:“关于礼物,你就看着办吧,多准备一些,普通的东西他老人家看不上,多准备一些新奇的东西。到了昆明也要多看望一些朋友的。”
两人正在亲亲热地商议去昆明的事情,外面有人来报告:“铁路建设总公司的詹天佑总经理回来了,要见你呢。”
一听詹天佑回来了,李振华急忙迎了出去,一见面把李振华吓了一跳,詹天佑是又黑又瘦,头上一副斗笠,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身上还有几处伤口,那就完全像是一个老农民,原来那幅儒雅的情景是一点儿没有了。
李振华上去一把抱住了詹天佑:“老兄,你这样拼命,要是把你给累倒了可怎么办呀?快,进屋里说话。”
“没事儿。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可以干一番事业的好机会,我是不会放过去的。”詹天佑一边走一边说着,两人进了门,王欣急忙给詹天佑泡了一杯好茶,然后坐在了一边。
李振华急忙问道:“无论怎么也要保证自己的身体,身体不行了你什么也干不成了,先喝口茶,慢慢再说工作。”
“不要紧的咱们还是先说一下工作吧。”詹天佑说道。
“怎么样?”李振华问道:“路线勘察的如何了?”
“已经全部完成了,去南宁的好说,但是去昆明方面那里,我们多搞了两条线,那就要请你定夺了。”说着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包里,取出了一摞图纸出来。
李振华帮他把那些图纸放在了桌子上铺开,只见一条铁路线弯弯曲曲出现在了纸上,距离、标高、山洞、桥梁、车站等都在图上表示了出来。
看着詹天佑用自己的一双脚,一步步量出来的那一张勘测图纸,李振华心里是无限感慨,多好的人啊,任何一个乘座火车的人不会去想,自己正在乘座的快速交通工具,最早就是用人一步一步量出来的。可是中国的第一代铁路建设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而勇于去一步步测量的人,这当中的艰难困苦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
他记的自己以前从网上看到过詹天佑的一则生平纪事: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来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以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