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明末金手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过的应该都了解过,没看过的你们自己传下去看看!”崇祯带着非常不满的表情,把东西交给了王承恩,然后由他递了下去。
“大胆!这帮反贼安敢如此!?”看到这份布告的内容,很多人都立刻大骂起来。
无他,这不是一份劝降布告,也不是一份蛊惑人心的布告,而是一张科考通知的布告。
救世军要在白水县举办露天科考,当然正式的名字叫做公务员考试。名称的不对大家都理解,这是为了凸显朝代更替特意而为的。只是一伙反贼,居然要在大明的土地上开科考录取官员,这算是什么概念?
那已经是彻底不想给自己留后路,以新兴国家的名头,向朝廷示威来了。
是的,这不是一份科考布告那么简单,它还是一份战书,救世军对大明下战书了!
话说,科考是时候来着?恩恩,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还可以回去吩咐一下那些旁系的子嗣去看看,若是运气好索性就考个状元下来。
是的,朝臣们完全没有因为反贼召开的科考而生气,实际上他们已经做好了安排子侄前去参加科考的准备。
为什么会这样?
朝代可以更替,但是已经上任了的官员却是没办法随便更替的。一则没有现成的愿意去战区的官吏,二来也没有别人能够比他们熟悉地方的政务。
故而真的有心占领一方称王称霸的势力,地方的官吏只要投降的,往往会选择留用。至少有段时间会留用,故而哪怕是贼军举办的科考,若是官吏们的子侄考上了,那么他们依然可以出任地方的官员。当王师杀来之后,他们只需要投降,就能够回到大明的治下继续当官,他们的官职是被认可的。而且只需要自己这些人再努力一把,调回京城任职或者升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他们这些人不介意,不代表地方的文人墨客就会不建议。为了表示清高,反而是地方的文人墨客最不屑参加这样的科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子侄考中的几率会提高许多。这样的机会,他们会错过才怪了!
由此可以引申出一个结论,不管崇祯最终决定怎么对付救世军,这场科考都会如期举行,至少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会在科考以后才会经行。
那么,为什么又有人生气?
只因为布告上面写明:不通政务工农商事务者不考虑录取,自谓清高不屑与民同乐者不考虑录取。考试资格不限,但凡对地方政务、工农商等事务精通者皆可前来报名。
前者可以理解,毕竟是新朝,必须要凸显出与大明的不同。但是后者他们就很不爽,想到自己的子侄要和一帮农民、匠户和商人在一起考试,这仿佛就像是一坨大便放在他们面前一样,又丑又恶心。
凭什么,这些低贱不同文化不懂道德孝义的家伙,有资格参加考试?要知道大明的科考,也是一层层考上来,最终才能够获得参加科考资格的啊!没文化的人,其实泛指士人以外的人,尤其是商人和匠户,他们永远没资格参加考试!
值得讽刺的是,恶心归恶心,到了最后所有人都看完了这份布告的时候,却没有人放弃让子侄去考试的想法。
而他们面前的崇祯,却是不会也不能知道他们的这个想法了。或许,在他看来他们因为救世军举办科考而愤怒,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至少当前君臣还是一心的。
崇祯,一个悲催的小屁孩……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扯皮,不断的扯皮。
先是提出一定要坚决剿灭这些贼寇,然后有人跳出来问谁来负责剿匪?于是有人回答自然是由兵部派人啊!
好吧,兵部的官员立刻跳出来,说地方的卫所为了抵抗陕北的流寇已经非常疲惫,不若在别省调兵?再不然,把新兵调出来用如何?当然一切的一切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粮饷谁出?户部说没钱,请崇祯动用內帑。于是大家似乎都找到了一个目标,纷纷恳请皇上动用內帑。
崇祯仅剩的一点內帑都花完了,此刻内库老鼠都不屑进去。要崇祯出钱,钱在哪里拿?
于是又提出了,不若等待春赋过去之后,再做决定?很多人赞成,但明显崇祯不乐意,毕竟若是按照那样,科考什么的早就结束了。如此一来,大明岂非相当于默认了这次科考的合法性?!
好吧,扯皮吧,继续扯皮吧,崇祯这个悲催的小屁孩,永远不知道臣子要的就是这个……
看过的应该都了解过,没看过的你们自己传下去看看!”崇祯带着非常不满的表情,把东西交给了王承恩,然后由他递了下去。
“大胆!这帮反贼安敢如此!?”看到这份布告的内容,很多人都立刻大骂起来。
无他,这不是一份劝降布告,也不是一份蛊惑人心的布告,而是一张科考通知的布告。
救世军要在白水县举办露天科考,当然正式的名字叫做公务员考试。名称的不对大家都理解,这是为了凸显朝代更替特意而为的。只是一伙反贼,居然要在大明的土地上开科考录取官员,这算是什么概念?
那已经是彻底不想给自己留后路,以新兴国家的名头,向朝廷示威来了。
是的,这不是一份科考布告那么简单,它还是一份战书,救世军对大明下战书了!
话说,科考是时候来着?恩恩,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还可以回去吩咐一下那些旁系的子嗣去看看,若是运气好索性就考个状元下来。
是的,朝臣们完全没有因为反贼召开的科考而生气,实际上他们已经做好了安排子侄前去参加科考的准备。
为什么会这样?
朝代可以更替,但是已经上任了的官员却是没办法随便更替的。一则没有现成的愿意去战区的官吏,二来也没有别人能够比他们熟悉地方的政务。
故而真的有心占领一方称王称霸的势力,地方的官吏只要投降的,往往会选择留用。至少有段时间会留用,故而哪怕是贼军举办的科考,若是官吏们的子侄考上了,那么他们依然可以出任地方的官员。当王师杀来之后,他们只需要投降,就能够回到大明的治下继续当官,他们的官职是被认可的。而且只需要自己这些人再努力一把,调回京城任职或者升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他们这些人不介意,不代表地方的文人墨客就会不建议。为了表示清高,反而是地方的文人墨客最不屑参加这样的科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子侄考中的几率会提高许多。这样的机会,他们会错过才怪了!
由此可以引申出一个结论,不管崇祯最终决定怎么对付救世军,这场科考都会如期举行,至少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会在科考以后才会经行。
那么,为什么又有人生气?
只因为布告上面写明:不通政务工农商事务者不考虑录取,自谓清高不屑与民同乐者不考虑录取。考试资格不限,但凡对地方政务、工农商等事务精通者皆可前来报名。
前者可以理解,毕竟是新朝,必须要凸显出与大明的不同。但是后者他们就很不爽,想到自己的子侄要和一帮农民、匠户和商人在一起考试,这仿佛就像是一坨大便放在他们面前一样,又丑又恶心。
凭什么,这些低贱不同文化不懂道德孝义的家伙,有资格参加考试?要知道大明的科考,也是一层层考上来,最终才能够获得参加科考资格的啊!没文化的人,其实泛指士人以外的人,尤其是商人和匠户,他们永远没资格参加考试!
值得讽刺的是,恶心归恶心,到了最后所有人都看完了这份布告的时候,却没有人放弃让子侄去考试的想法。
而他们面前的崇祯,却是不会也不能知道他们的这个想法了。或许,在他看来他们因为救世军举办科考而愤怒,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至少当前君臣还是一心的。
崇祯,一个悲催的小屁孩……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扯皮,不断的扯皮。
先是提出一定要坚决剿灭这些贼寇,然后有人跳出来问谁来负责剿匪?于是有人回答自然是由兵部派人啊!
好吧,兵部的官员立刻跳出来,说地方的卫所为了抵抗陕北的流寇已经非常疲惫,不若在别省调兵?再不然,把新兵调出来用如何?当然一切的一切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粮饷谁出?户部说没钱,请崇祯动用內帑。于是大家似乎都找到了一个目标,纷纷恳请皇上动用內帑。
崇祯仅剩的一点內帑都花完了,此刻内库老鼠都不屑进去。要崇祯出钱,钱在哪里拿?
于是又提出了,不若等待春赋过去之后,再做决定?很多人赞成,但明显崇祯不乐意,毕竟若是按照那样,科考什么的早就结束了。如此一来,大明岂非相当于默认了这次科考的合法性?!
好吧,扯皮吧,继续扯皮吧,崇祯这个悲催的小屁孩,永远不知道臣子要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