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明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于李信如何二次嶙峋士兵的方法,钱泰充满了好奇之心,什么样的标准可以数百人之中的绝大多数都塞出去呢?还是说,总兵大人原本就没有什么规则,一切都是只凭心情,任意为为之呢?
初次嶙峋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而清点财货方面虽然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因为曾敢撂了挑子而手忙脚乱,所以在腊月初九这天钱泰便被派去主持财货的清点。原来这钱泰还是一把计算的好手,仅仅一日功夫便将一团乱麻理了个头头是道,全部清点完毕。所以在正月初十这一天,他又开始协助李信进行第二次的士兵遴选。
遴选的方式很简单,李信事先将一张写了字的纸笺交给钱泰,他大致扫了几眼,只见上面罗列了大概有是个问题。李信交代他,遴选备选的军户时,只需将这纸笺上的问题一一提出来,然后再将遴选之人的回答一一纪录在案并同时具名。
这种方法他还是头一次见过,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问题,钱泰丝毫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比如其中一条问的是对方为何应招报名加入募兵。军户们的回答也五花八门,说场面话的有之,说不出原因的也有之,还有干脆便认了是为那优厚的待遇而来,这还算正规一点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看起来更加无意义的问题,甚至连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也包含其中,尽管他不理解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李信交代的任务。
问的一丝不苟,记录的同样也一丝不苟。
大半天功夫下来,几百份问答记录抄写了在钱泰手边摞了厚厚一层。他终于忍不住,向李信询问其因何要问这些问题。
李信没有直接回答钱泰的问题,而是以手拍着厚厚的抄写记录,反问道:“钱知事以为,这些记录中有多少实话?”
钱泰按照李信罗列的清单问了一天,各种回答听的早就厌烦了,但最让他觉得倒胃的是,要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听这些军户们絮叨一些假话和谎言。
“肺腑之言者,能及这些人的百之一二也算不少了。”钱泰学着李信的样子拍着手边厚厚的记录。
李信笑了。
“这回钱知事知道该如何甄别遴选了吧?”
钱泰这才恍然,总兵大人的标准竟然是诚与信。不禁肃然叹服,这看似荒谬的甄别之法,却是暗合了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中的一个信字。
虽然判断的依据仍然是他们的主观臆断,但标准却不可谓不明确。在李信的具体要求下,十二道问题,只要有八道以上皆判定为如实回答者,便算合格。有了这个原则,塞选工作便豁然简单起来。
仅仅半个时辰,钱泰便将之全部处理完毕,合格者与昨日相比,亦是不超过两手之数。
一连四天,每日第二次遴选的合格人数均不超过十人。钱泰便再也沉不住气,主动找到李信提出来,是否应该将标准降低一些,因为按照这种比例,到最后能招募到一百人已经算是多的了,而区区一百人又如何能够成军呢?
李信不置可否,只说让他继续遴选,过了明天再看。其实这种办法既是灵机一动拍脑袋想出来的,其中也有他对这个时代的兵油子难以成军的隐忧。
军户们世代屯田守边,虽然辛苦,按照后世价值观是值得人去尊重的。但事实是这些屯田的卫所兵,在明朝中叶就已经烂透了。兵员素质简直无可救药,也因此,戚继光在组建抗倭募兵时,选的都是远离喧嚣的山民,山民接触外间事物较少,相对便心思单纯,不会如卫所兵一般滑不留手,私心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而李信用了看似玩闹的这一招也是实属无奈。但是,不论李信还是钱泰,他们都没想到,就在正月十二这一天,二次遴选的工作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事还得从正月十二一早开始。
一大早守城的军卒将镇虏卫卫城唯一一座还在运作的城门,南门打开之时,外边如以往几日一般,早就挤满了等待入城参加二次遴选的军户们。
左千户所的顾十四便是这数百人其中之一,他来这里报名是瞒着家里人,虽然卫司衙门的皂隶和书办没亲自来左千户所宣读布告做动员募兵的工作,但消息还是传了过来。老一辈人对总兵府和卫司衙门有成见,对这种事并不热心,而且卫司衙... -->>
对于李信如何二次嶙峋士兵的方法,钱泰充满了好奇之心,什么样的标准可以数百人之中的绝大多数都塞出去呢?还是说,总兵大人原本就没有什么规则,一切都是只凭心情,任意为为之呢?
初次嶙峋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而清点财货方面虽然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因为曾敢撂了挑子而手忙脚乱,所以在腊月初九这天钱泰便被派去主持财货的清点。原来这钱泰还是一把计算的好手,仅仅一日功夫便将一团乱麻理了个头头是道,全部清点完毕。所以在正月初十这一天,他又开始协助李信进行第二次的士兵遴选。
遴选的方式很简单,李信事先将一张写了字的纸笺交给钱泰,他大致扫了几眼,只见上面罗列了大概有是个问题。李信交代他,遴选备选的军户时,只需将这纸笺上的问题一一提出来,然后再将遴选之人的回答一一纪录在案并同时具名。
这种方法他还是头一次见过,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问题,钱泰丝毫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比如其中一条问的是对方为何应招报名加入募兵。军户们的回答也五花八门,说场面话的有之,说不出原因的也有之,还有干脆便认了是为那优厚的待遇而来,这还算正规一点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看起来更加无意义的问题,甚至连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也包含其中,尽管他不理解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李信交代的任务。
问的一丝不苟,记录的同样也一丝不苟。
大半天功夫下来,几百份问答记录抄写了在钱泰手边摞了厚厚一层。他终于忍不住,向李信询问其因何要问这些问题。
李信没有直接回答钱泰的问题,而是以手拍着厚厚的抄写记录,反问道:“钱知事以为,这些记录中有多少实话?”
钱泰按照李信罗列的清单问了一天,各种回答听的早就厌烦了,但最让他觉得倒胃的是,要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听这些军户们絮叨一些假话和谎言。
“肺腑之言者,能及这些人的百之一二也算不少了。”钱泰学着李信的样子拍着手边厚厚的记录。
李信笑了。
“这回钱知事知道该如何甄别遴选了吧?”
钱泰这才恍然,总兵大人的标准竟然是诚与信。不禁肃然叹服,这看似荒谬的甄别之法,却是暗合了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中的一个信字。
虽然判断的依据仍然是他们的主观臆断,但标准却不可谓不明确。在李信的具体要求下,十二道问题,只要有八道以上皆判定为如实回答者,便算合格。有了这个原则,塞选工作便豁然简单起来。
仅仅半个时辰,钱泰便将之全部处理完毕,合格者与昨日相比,亦是不超过两手之数。
一连四天,每日第二次遴选的合格人数均不超过十人。钱泰便再也沉不住气,主动找到李信提出来,是否应该将标准降低一些,因为按照这种比例,到最后能招募到一百人已经算是多的了,而区区一百人又如何能够成军呢?
李信不置可否,只说让他继续遴选,过了明天再看。其实这种办法既是灵机一动拍脑袋想出来的,其中也有他对这个时代的兵油子难以成军的隐忧。
军户们世代屯田守边,虽然辛苦,按照后世价值观是值得人去尊重的。但事实是这些屯田的卫所兵,在明朝中叶就已经烂透了。兵员素质简直无可救药,也因此,戚继光在组建抗倭募兵时,选的都是远离喧嚣的山民,山民接触外间事物较少,相对便心思单纯,不会如卫所兵一般滑不留手,私心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而李信用了看似玩闹的这一招也是实属无奈。但是,不论李信还是钱泰,他们都没想到,就在正月十二这一天,二次遴选的工作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事还得从正月十二一早开始。
一大早守城的军卒将镇虏卫卫城唯一一座还在运作的城门,南门打开之时,外边如以往几日一般,早就挤满了等待入城参加二次遴选的军户们。
左千户所的顾十四便是这数百人其中之一,他来这里报名是瞒着家里人,虽然卫司衙门的皂隶和书办没亲自来左千户所宣读布告做动员募兵的工作,但消息还是传了过来。老一辈人对总兵府和卫司衙门有成见,对这种事并不热心,而且卫司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