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蜀山轶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蜀山往北是董铺水库,水波荡漾,浩瀚缥缈。而修建董铺水库,和一个人有很大关系。他就是合肥市第一任市长郑抱真,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
郑抱真年轻时在安徽合肥人王亚樵影响下加入上海的“安徽劳工总会”,就是大家后来在影视片只言片语中所了解到的斧头帮,并成为手下四大金刚之一。10年间,积极组织策划抗日锄奸活动,1932年,在上海虹口公园,炸死炸伤包括侵华日军最高司令长官白川义则大将在内的13名日伪重要人物。
王亚樵不幸被特务杀害后,郑抱真等人安葬了王亚樵,为躲避追杀,隐姓埋名。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抱真回到家乡寿县,组织成立了抗日武装——皖北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二支队。1938年10月,他毅然率部参加新四军,1940年6月,被任命为新四军江北纵队副司令员。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成立。黄岩任中共合肥市委首任书记、郑抱真任合肥市首任市长。
郑抱真一直关心百姓疾苦,据老人们回忆,当年在现在董铺水库中心几个村,经常能看到他,在村民大会上他总是反复和老百姓说:“这里将来要有个水库,你们都到城里去,工作政府帮你们安排!”
可惜,老市长满心憧憬,却没等到水库开工那天,1954年,郑抱真病逝于上海。
1956年,由工程师王祖烈和前苏联专家索洛诺维奇指导,勘测设计,董埔水库工程开工。1958年4月土坝及洪水涵洞工程竣工,下闸蓄水供水,正式投入使用。
后又陆续做了溢洪道,防浪墙,除险加固、大坝加高、加长等工程,扩大库容、提高泄洪能力。于1981年7月,一座库容为2.4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最终完工。
其实水库没开工前,早在1955年,位于水库中央位置几个村庄就已经启动了整体搬迁安置工作,从头天半夜到次日深夜,家家户户拉着板车,肩挑手抗,拖儿挈女,一路步行陆陆续续抵达现在的合肥东七里站安置地。因为当年搬迁的有八百多户,所以那块地方就以八百户命名。
为了解决搬迁人家的工作生计问题,合肥市以八百户人家板车为基础,组建了板车队,承担市内各类车站,码头货物运输,编入合肥市运输公司统一管理,分为一队,二队等七个队。
无产阶级工人们是天生能苦中作乐的,比如每次在三里街下坎的时候,他们会斜跨于板车一侧,扶着车把单脚用力,利用惯性让板车做长距离滑行,省时省力。多的时候,还会用好几个板车,把车把车尾连起来,称为“开火车”。
板车队就是后来合肥市运输公司起重运输分公司的前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辉煌无限。分别成立了七个分公司,承担合肥到全国各地大宗货物往返运输,包括美菱,矿机厂,重机厂等大宗设备货源。当年算是效益不错的的单位了,成了当年八百户年青一代人中顶职的不错选择之一。
岁月境迁,又是几代人风风雨雨。起重运输分公司因为后期改制已早已不复存在,八百户里又一代孩子们已纷纷离开,各自奔向自己的世界,有参军的,有做电视主持人的,有工人,有商人,各行各业,形形色色。
随着历史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合肥市从2001年起开始对“八百户”拆迁改造,2005年,拆迁户们陆续开始回迁,八百户就变成了现在的学苑社区福海新居。
当然,漫步在小区当中,依然还能找寻到往昔的岁月流痕。
蜀山往北是董铺水库,水波荡漾,浩瀚缥缈。而修建董铺水库,和一个人有很大关系。他就是合肥市第一任市长郑抱真,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
郑抱真年轻时在安徽合肥人王亚樵影响下加入上海的“安徽劳工总会”,就是大家后来在影视片只言片语中所了解到的斧头帮,并成为手下四大金刚之一。10年间,积极组织策划抗日锄奸活动,1932年,在上海虹口公园,炸死炸伤包括侵华日军最高司令长官白川义则大将在内的13名日伪重要人物。
王亚樵不幸被特务杀害后,郑抱真等人安葬了王亚樵,为躲避追杀,隐姓埋名。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抱真回到家乡寿县,组织成立了抗日武装——皖北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二支队。1938年10月,他毅然率部参加新四军,1940年6月,被任命为新四军江北纵队副司令员。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成立。黄岩任中共合肥市委首任书记、郑抱真任合肥市首任市长。
郑抱真一直关心百姓疾苦,据老人们回忆,当年在现在董铺水库中心几个村,经常能看到他,在村民大会上他总是反复和老百姓说:“这里将来要有个水库,你们都到城里去,工作政府帮你们安排!”
可惜,老市长满心憧憬,却没等到水库开工那天,1954年,郑抱真病逝于上海。
1956年,由工程师王祖烈和前苏联专家索洛诺维奇指导,勘测设计,董埔水库工程开工。1958年4月土坝及洪水涵洞工程竣工,下闸蓄水供水,正式投入使用。
后又陆续做了溢洪道,防浪墙,除险加固、大坝加高、加长等工程,扩大库容、提高泄洪能力。于1981年7月,一座库容为2.4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最终完工。
其实水库没开工前,早在1955年,位于水库中央位置几个村庄就已经启动了整体搬迁安置工作,从头天半夜到次日深夜,家家户户拉着板车,肩挑手抗,拖儿挈女,一路步行陆陆续续抵达现在的合肥东七里站安置地。因为当年搬迁的有八百多户,所以那块地方就以八百户命名。
为了解决搬迁人家的工作生计问题,合肥市以八百户人家板车为基础,组建了板车队,承担市内各类车站,码头货物运输,编入合肥市运输公司统一管理,分为一队,二队等七个队。
无产阶级工人们是天生能苦中作乐的,比如每次在三里街下坎的时候,他们会斜跨于板车一侧,扶着车把单脚用力,利用惯性让板车做长距离滑行,省时省力。多的时候,还会用好几个板车,把车把车尾连起来,称为“开火车”。
板车队就是后来合肥市运输公司起重运输分公司的前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辉煌无限。分别成立了七个分公司,承担合肥到全国各地大宗货物往返运输,包括美菱,矿机厂,重机厂等大宗设备货源。当年算是效益不错的的单位了,成了当年八百户年青一代人中顶职的不错选择之一。
岁月境迁,又是几代人风风雨雨。起重运输分公司因为后期改制已早已不复存在,八百户里又一代孩子们已纷纷离开,各自奔向自己的世界,有参军的,有做电视主持人的,有工人,有商人,各行各业,形形色色。
随着历史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合肥市从2001年起开始对“八百户”拆迁改造,2005年,拆迁户们陆续开始回迁,八百户就变成了现在的学苑社区福海新居。
当然,漫步在小区当中,依然还能找寻到往昔的岁月流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