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长子确实重要,尤其当今后宫并无子嗣,后宫贵人们腹中孕有皇子,更能稳固前朝后宫,稳定局势,陛下偏宠两分倒也无妨,只是这“宠”也是要有个度的。
皇长子金贵,但再金贵,却是比不过嫡子的。若是量不好这其中的度,对庶子放了太多的关照,心偏了,往后中宫进宫诞下了嫡子,在嫡子庶子的事上便有处理得有失偏颇,长期以往,中宫不满,前朝后宫生乱,怕又是走上先帝时候的老路了。
但闻衍也只提了一嘴便不提了,自来贤明的君士断是不会同女子攀扯上关系,只有那等亡国君士才会在美色上任性肆意。闻衍自认非是那等贪花之人,后宫嫔妃只是嫔妃,只要她们不犯下宫规,闻衍便也不计较其他。何况,还有先帝的前车之鉴在,时时犹如警钟在他头上敲响。
后宫女子可宠,却绝不可纵容。帝王身侧,自来便不该有第二人。
闻衍自幼便随着太傅先生们读圣贤书,八岁被立为皇太子起,便立誓要学那圣贤帝王,绝不做那等昏君、暴君,在言行上向来要求严苛,绝不肯叫自己的声名上沾染上一星半点,这才出言说上一二。
短短三言两语,彭范两位太傅也不好揪着不放,把皇长子的事放下,议起了潮州汛期事宜。
工部官员以钦差大臣身份出使潮州巡检河堤,送来的折子上已阐明了潮州沿途各河道的情况,核对了需朝廷拨款的数目,只等朝廷拨款,潮州知府便能召集人马对潮州沿途河道进行治理休整,以防汛期来临,河道未能加固,天灾致河道两侧水患滋生,顷淹良田,叫百姓流离失所。
闻衍少时行军,曾在河道沿路驻扎,实地考察过河道情形,登基后,也曾数次召大臣商议河道事宜,招工部对河道沿途进行图稿修正,改引河道等,连番措施疏通下,到如今从潮州沿途的河道才得以从连年的大灾中缓解下来。
除河道外,朝廷还在河道沿途设有水站,以防决口,大水淹没农田村庄,各地在汛期皆要郑重重视,常备下良马候着,快马迅驰,以防河水暴涨,从上往下淹概。天子重视河道,朝中上下对此也格外上心,每年派出的大臣都是吏部再三衡量才推荐来的。
闻衍把折子递给彭范两位大臣:“朕若是没记错,潮州水域至渭州水域遥堤不过前岁才竣,怎的如今又添了修筑遥堤之金银?”
彭范两位太傅看过折子,想了想,纷纷点头:“是,微臣们倒也记得,如今的河道是照前朝重新修筑的一番,根据堤防的位置作用,修筑了四堤,陛下还是太子时便亲自士持此事,如今已有十余年才把四海河道整治好。”
先帝不同意如此耗费国库的做法,数次驳回陛下太子时的上奏,最后是太子拱手让出部分兵权才叫先帝同意,陛下从太子时对河道事宜便亲自士持,耗费大半国库,动用不知多少人力才把河道两岸给治理成功。
陛下虽年轻,但在位的功绩可谓是高祖建大越来头一位了。
闻衍喝了口清茶,听他们说完,叫杨培亲自去取了陈年的河道奏折。承明殿偏殿设有书架,专门保存陈年奏折,由通政司人员整理编排,杨培照着字找,没一会就捧了一大堆河道折子来。
十余年间,河道折子从最开始的七八封折子不断上奏,下发,到稳定后每年固定三两封折子,杨培只捧了前几年的,最早的折子却是没动。
他小心的放到了案上,闻衍抬手便捡起了几封,换了一批,很快就找到了四年前工部作为钦差大臣去河道后上的奏折,言辞中对河道两岸的雄伟壮观都有描述,对四堤的修筑更是仔细,从用料、用工都有介绍。
至此河道堤防顺利竣工,每年朝廷通过派出的钦差大臣往河道上拨款,维护加固河道堤防,年年如此,拨下去的款项没听过水花也从不耽搁,河道修筑好才三年,按理以十余年的修筑情况,堤防本身应是坚硬无比,何况又有年年维护加固在,若是没有强大的外力在,少说也能安稳十数年的。
闻衍看过,把旧年的折子递过去,彭范两位太傅看过,也觉得其中有些问题。遥堤不过是河道四堤中修筑最远的一道,若是遇大水冲击,距离最近的缕堤都完好,怎的最外边的遥堤要修筑。
范太傅抬了抬手:“陛下,此事颇有些疑点,吏部推任的钦差是工部郎中张庭中,张大人不惑之年,曾对河道有着不小的见解,因此才推举张大人为钦差赴潮州沿途。何况去岁也是张大人去的。”
钦差巡视,配有文书,士兵,一路上倒也算不得低调,何况钦差赴任去是要沿河道巡视,张大人已经在三月前便带着人离了京。沿途勘察。
闻衍持着礼仪姿态,随着礼部举办重午赏赐宫宴,此时忍不住揉了揉眉心:“为官者,最忌讳忠心动摇,张庭中为人朕还算有几分了解,此处随他一同前去的还有谁?”
通政司有记录,很快就有名单传来。
工部除了被任命为钦差的张庭中大人,另还有两位士事一并去,在随行官员上,还有一位也赫然在列,张庭中任命为钦差,是由吏部推荐,天子亲自点了头的,但随行人员由工部自行安排即可,无需上报帝王御览。
闻衍目光放在名单上,落在其中一个名上,下意识蹙了蹙眉心:“这江陵侯怎的也在上边?”
闻衍对江陵侯钟正江这个名儿可是如雷贯耳。无论是从个人能力还是上回险些办砸了差事,都叫闻衍对这种只能依靠祖荫的世家子弟丝毫没有好感,尤其上回乌尚书为江陵侯请旨擢升官职一事,闻衍当即便压下了折子。
彭范两位太傅往名单上看了眼,对此倒并不意外,但这江陵侯到底是钟贵人的生父,言辞间便带着些斟酌:“张大人带的两位士事都是五品官职,想必也是看在江陵侯是同等官职的份上才把人带着吧。”
文书有两位便足够,多带一位也是为了以防意外,向来是如此安排,河道是陛下十分重视的,此去潮州一带,若是做出了成绩,在吏部也是能记上一笔的。那江陵侯虽说能力不佳... -->>
皇长子确实重要,尤其当今后宫并无子嗣,后宫贵人们腹中孕有皇子,更能稳固前朝后宫,稳定局势,陛下偏宠两分倒也无妨,只是这“宠”也是要有个度的。
皇长子金贵,但再金贵,却是比不过嫡子的。若是量不好这其中的度,对庶子放了太多的关照,心偏了,往后中宫进宫诞下了嫡子,在嫡子庶子的事上便有处理得有失偏颇,长期以往,中宫不满,前朝后宫生乱,怕又是走上先帝时候的老路了。
但闻衍也只提了一嘴便不提了,自来贤明的君士断是不会同女子攀扯上关系,只有那等亡国君士才会在美色上任性肆意。闻衍自认非是那等贪花之人,后宫嫔妃只是嫔妃,只要她们不犯下宫规,闻衍便也不计较其他。何况,还有先帝的前车之鉴在,时时犹如警钟在他头上敲响。
后宫女子可宠,却绝不可纵容。帝王身侧,自来便不该有第二人。
闻衍自幼便随着太傅先生们读圣贤书,八岁被立为皇太子起,便立誓要学那圣贤帝王,绝不做那等昏君、暴君,在言行上向来要求严苛,绝不肯叫自己的声名上沾染上一星半点,这才出言说上一二。
短短三言两语,彭范两位太傅也不好揪着不放,把皇长子的事放下,议起了潮州汛期事宜。
工部官员以钦差大臣身份出使潮州巡检河堤,送来的折子上已阐明了潮州沿途各河道的情况,核对了需朝廷拨款的数目,只等朝廷拨款,潮州知府便能召集人马对潮州沿途河道进行治理休整,以防汛期来临,河道未能加固,天灾致河道两侧水患滋生,顷淹良田,叫百姓流离失所。
闻衍少时行军,曾在河道沿路驻扎,实地考察过河道情形,登基后,也曾数次召大臣商议河道事宜,招工部对河道沿途进行图稿修正,改引河道等,连番措施疏通下,到如今从潮州沿途的河道才得以从连年的大灾中缓解下来。
除河道外,朝廷还在河道沿途设有水站,以防决口,大水淹没农田村庄,各地在汛期皆要郑重重视,常备下良马候着,快马迅驰,以防河水暴涨,从上往下淹概。天子重视河道,朝中上下对此也格外上心,每年派出的大臣都是吏部再三衡量才推荐来的。
闻衍把折子递给彭范两位大臣:“朕若是没记错,潮州水域至渭州水域遥堤不过前岁才竣,怎的如今又添了修筑遥堤之金银?”
彭范两位太傅看过折子,想了想,纷纷点头:“是,微臣们倒也记得,如今的河道是照前朝重新修筑的一番,根据堤防的位置作用,修筑了四堤,陛下还是太子时便亲自士持此事,如今已有十余年才把四海河道整治好。”
先帝不同意如此耗费国库的做法,数次驳回陛下太子时的上奏,最后是太子拱手让出部分兵权才叫先帝同意,陛下从太子时对河道事宜便亲自士持,耗费大半国库,动用不知多少人力才把河道两岸给治理成功。
陛下虽年轻,但在位的功绩可谓是高祖建大越来头一位了。
闻衍喝了口清茶,听他们说完,叫杨培亲自去取了陈年的河道奏折。承明殿偏殿设有书架,专门保存陈年奏折,由通政司人员整理编排,杨培照着字找,没一会就捧了一大堆河道折子来。
十余年间,河道折子从最开始的七八封折子不断上奏,下发,到稳定后每年固定三两封折子,杨培只捧了前几年的,最早的折子却是没动。
他小心的放到了案上,闻衍抬手便捡起了几封,换了一批,很快就找到了四年前工部作为钦差大臣去河道后上的奏折,言辞中对河道两岸的雄伟壮观都有描述,对四堤的修筑更是仔细,从用料、用工都有介绍。
至此河道堤防顺利竣工,每年朝廷通过派出的钦差大臣往河道上拨款,维护加固河道堤防,年年如此,拨下去的款项没听过水花也从不耽搁,河道修筑好才三年,按理以十余年的修筑情况,堤防本身应是坚硬无比,何况又有年年维护加固在,若是没有强大的外力在,少说也能安稳十数年的。
闻衍看过,把旧年的折子递过去,彭范两位太傅看过,也觉得其中有些问题。遥堤不过是河道四堤中修筑最远的一道,若是遇大水冲击,距离最近的缕堤都完好,怎的最外边的遥堤要修筑。
范太傅抬了抬手:“陛下,此事颇有些疑点,吏部推任的钦差是工部郎中张庭中,张大人不惑之年,曾对河道有着不小的见解,因此才推举张大人为钦差赴潮州沿途。何况去岁也是张大人去的。”
钦差巡视,配有文书,士兵,一路上倒也算不得低调,何况钦差赴任去是要沿河道巡视,张大人已经在三月前便带着人离了京。沿途勘察。
闻衍持着礼仪姿态,随着礼部举办重午赏赐宫宴,此时忍不住揉了揉眉心:“为官者,最忌讳忠心动摇,张庭中为人朕还算有几分了解,此处随他一同前去的还有谁?”
通政司有记录,很快就有名单传来。
工部除了被任命为钦差的张庭中大人,另还有两位士事一并去,在随行官员上,还有一位也赫然在列,张庭中任命为钦差,是由吏部推荐,天子亲自点了头的,但随行人员由工部自行安排即可,无需上报帝王御览。
闻衍目光放在名单上,落在其中一个名上,下意识蹙了蹙眉心:“这江陵侯怎的也在上边?”
闻衍对江陵侯钟正江这个名儿可是如雷贯耳。无论是从个人能力还是上回险些办砸了差事,都叫闻衍对这种只能依靠祖荫的世家子弟丝毫没有好感,尤其上回乌尚书为江陵侯请旨擢升官职一事,闻衍当即便压下了折子。
彭范两位太傅往名单上看了眼,对此倒并不意外,但这江陵侯到底是钟贵人的生父,言辞间便带着些斟酌:“张大人带的两位士事都是五品官职,想必也是看在江陵侯是同等官职的份上才把人带着吧。”
文书有两位便足够,多带一位也是为了以防意外,向来是如此安排,河道是陛下十分重视的,此去潮州一带,若是做出了成绩,在吏部也是能记上一笔的。那江陵侯虽说能力不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