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明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奉太子,外人都不敢对我们两人说及汉王的事。但汉王两次被遣到他的藩国去,他都不肯去。现在他知道陛下将要迁都,总是请求留守南京。望陛下好好考虑他的用意。”皇上默然不语,起身回宫。几天后,皇上全部获知了汉王所做的事情,便削夺了他的两个护卫,把他安置在乐安。第二年进升士奇为翰林学士,兼任原职。十九年改任左春坊大学士,仍兼学士。第二年又犯辅导有误的过失,被投进锦衣卫监狱,十天后获释。
仁宗即位后,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皇上御临便殿,蹇义、夏原吉奏完事还没有退下。皇上望见士奇,对两人说:“新华盖殿大学士来了,他肯定有正直的言论,让我们来听听。”士奇上前说道“:圣恩减少岁供的诏令才下两天,惜薪司便传出圣旨要征收八十万斤枣子,这与前日的诏令不符。”皇上立即命令减去半数。按制度丧服要穿二十七日,期满后吕震请换上吉服。士奇说不行。吕震厉声呵斥他。蹇义将这两种意见进呈给皇上。第二天,皇上头戴白帽,身穿麻衣,腰系麻带来视朝。廷臣中只有士奇和英国公张辅与皇上一样着丧服。罢朝后,皇上对左右的人说:“先帝梓宫还停殡待葬,改易服装岂是做臣子的所忍心说的?士奇做得对。”士奇进位少保,与同官杨荣、金幼孜一起得到皇上赐给的“绳愆纠缪”银章,可以将奏章密封后再上呈谈论政事。不久升为少傅。
当时布政使、郡守县令来朝见,尚书李庆建议把军队多余的马匹发给有关官员,然后国家每年向他们征收马驹。士奇说“:朝廷选拔贤才授予官职,现在让他们去牧马,这是贵畜生而贱士啊。怎么向天下后世交待呢?”皇上允诺发中旨取消这一做法,但过后便寂然无闻了。士奇又极力建言,但不见回音。不久,皇上御临思善门,召见士奇,对他说“:我先前哪能是真的忘了这件事?听说吕震、李庆这帮人都不喜欢你,朕念你孤身一人,恐怕被他们伤害,所以不想因为你的反对而停罢这件事。现在有辞了。”于是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写的养马不便疏,让士奇起草敕令颁行。士奇叩头称谢。群臣练习朝贺元旦的礼仪,吕震请求用音乐,士奇与黄淮上疏请停止不用。没见答复。士奇再奏,在殿庭中一直等到夜漏十刻。答复说:“可。”过了一天,皇上召士奇,对他说:“吕震每事都要误我,要不是有爱卿等人的争辩,真是后悔不及。”命士奇兼兵部尚书,并享受三职俸禄。士奇辞掉了尚书的俸禄。
皇上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这时想加罪于他。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您就像汉景帝对待卫绾一样,难道不可以吗?”皇上便放弃将仲成治罪。有人说大理寺卿虞谦谈论事情时不注意保密。皇上大怒,将他降官一级。士奇为他辩白,虞谦得以复职。又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书言事而得罪。士奇说“:弋谦响应诏书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加罪给他,则群臣从此以后将不敢说话了。”皇上马上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下敕令承认错误。
当时有人上书歌颂太平,皇上拿给大臣们看,他们都以为然。唯独士奇说:“陛下虽然恩泽广布于天下,但还有流离失所的人,天下的疮痍还没有愈合,人民生活还很艰难。还要休养生息几年,才可望看到天下太平。”皇上说“:对。”随即对蹇义等人说“:我以满腔至诚对待各位爱卿,望你们匡正辅佐。但士奇曾五次上书,而你们皆没有一言。难道说朝廷真的没有失政,天下太平了吗?”诸位大臣惭愧而退。这年四月,皇上赐给士奇玺书说“:以前我肩负监国使命,爱卿你侍候于左右,我们同心同德,一起献身国事,公而忘私,多次经历艰难,意志不曾动摇。自我即位以来,你进献佳计,期望我治好国家,忠贞不二,这些我都记在心里。兹创制‘杨贞一印’赐给爱卿。尚望努力修身,以成就英明贤良之美誉。”不久修纂太宗实录,士奇与黄淮、金幼孜、杨溥都充任总裁官。不久,皇上病危,将士奇和蹇义、黄淮、杨荣召到思善门,命令士奇写敕令将太子从南京召回。
宣宗即位后,编修仁宗实录,士奇仍充任总裁官。宣德元年(1426),汉王高煦造反。皇上亲自出征,平定了叛乱。回师途中,经过献县单家桥时,侍郎陈山前来拜见,说汉王、赵王实是同心合谋,请求乘势袭击彰德,擒拿赵王。杨荣极力赞成。士奇说:“论事应当有事实根据,天地鬼神难道可以欺骗吗?”杨荣厉声说道“:你想阻挠大计吗?现在逆党都说赵王实是参与了计划,怎能说没有根据?”士奇说:“太宗皇帝有三个儿子,所以当今皇上只有两个叔父。有罪的当然不可赦免,而无罪的应当好好地对待他。如果对他有怀疑的话,加以防范,不使产生祸患就行了,何必急于动武,而伤害了皇祖在天之意呢?”当时只有杨溥与士奇意见一致。士奇将去谏阻皇上,而杨荣已先进去了,士奇想跟着进去,但被守门卫士挡住了。一会儿皇上召蹇义、夏原吉进去。两人把士奇的话告诉了皇上。皇上开始本就没有加罪于赵王的意思,移师讨伐赵王的事终于得以止息。等到回京后,皇上思考士奇的话,对他说“:现在人们多在议论赵王的事,怎么办?”士奇说“:赵王是您最亲的人,陛下应该保全他,不要被群臣的议论所迷惑。”皇上说“:我想将群臣的奏章封好,送给赵王看,让他自己处理,你看怎么样?”士奇说“:好,如再得一封玺书更好。”于是皇上派使者将玺书送到赵国。赵王得到书信后大喜,哭着说:“我可以活下去了。”马上上表称谢,并且献出护卫。人们的议论这才停息。皇上对待赵王日益亲近,而陈山则受到了冷遇。皇上对士奇说“:赵王能够得以保全,全仗了爱卿之力。”赐给士奇金币。
当时交趾多次反叛。朝廷屡次派大军征讨,都失败了。交趾黎利派人伪请封立陈氏的后代。皇上也厌兵了,想准许他的请求。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以下的人,都说许给他没有理由,这样做只能是向天下示弱。皇上召见士奇、杨荣来商议。两人坚持说“:陛下体恤人民的生命,对边远地区采取安抚政策,不能说没有理由。汉朝放弃珠崖,前代史家把它作为美谈,而不认为是示弱。准许交趾人的请求为便。”不久命令挑选出使交趾的使者。蹇义推荐伏伯安能言善辩。士奇说“:如果言语不忠不信,即使到蛮貊民族地区也行不通。伏伯安是个小人,出使交趾只会让国家蒙受耻辱。”皇上同意他的意见,另外派遣了使者。于是放弃交趾,罢兵,每年省下的军费达数万。
五年(1430)春,皇上陪同皇太后拜祭陵墓,召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和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到行殿朝见皇太后。太后慰劳了他们。皇上又对士奇说“:太后曾对朕说,先帝在青宫时,只有你不怕触犯先帝,而先帝也能听从你的劝谏,所以才不会把事情弄糟。太后还教诲我应当接受梗直的言论。”士奇答道“:这都是皇太后盛德之言,愿陛下好好体会。”不久皇上敕令鸿胪寺,说士奇老而有病,趋朝如果落后了,不要照章论奏。皇上曾微服出行,晚上幸临士奇家。士奇仓皇出来迎接,叩头说道:“陛下一身的安危关系到宗庙国家,奈何不自加珍重?”皇上说:“想与你谈一谈,所以就来了。”过了几天,抓到两个强盗,发现他们有特别的阴谋。皇上召见士奇,把这事告诉了他,然后说:“现在才知道你对朕的爱护。”
皇上因四方屡有水旱灾害,便召见士奇,讨论下诏宽恤百姓,免除受灾严重地区的租税,承养官马因受灾而导致亏损的也免以课税。士奇趁机请求免除拖欠的赋税、薪炭钱和牧草钱,减少官田租额,审理滞留的冤案,停止工程建设,以广布爱民之德。百姓非常高兴。过了两年,皇上对士奇说:“体恤人民的诏书已经下了很久了,现在还有要抚恤的吗?”士奇说“:先前的诏书说要减少官田的租率,但户部仍照旧额征收。”皇上不高兴地说“:现在首先推行这一政策,不执行的依法论罪。”士奇又请安抚逃亡的百姓,考察贪官污吏,选举长于文学和有勇武的人才,令被判了极刑的人的子孙都可以进入仕途为官。又请让三品以上的廷臣和布政司、按察司长官,各自推荐所了解的人才,以备各部门和地方郡守选用。答复都说可行。当时,皇上励精图治,士奇等人齐心辅佐,海内称颂为国家大治、天下太平。皇上于是仿效古代君臣游玩的故事,每年春节,给百官放假十天。皇上车驾也时常到西苑万岁山游玩,学士们一路相随,互相赋诗唱和,从容地询问民间疾苦。大臣有什么论谏疏奏,皇上都虚心地听从和采纳。
皇上刚即位时,内阁大臣有七人。其中陈山、张瑛是皇上做东宫太子时的旧恩,但因不称职,已经出任别官。黄淮因病退休。金幼孜已去世。内阁中只剩下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杨荣豪放开朗,果断刚毅,办事敢作敢为。他曾多次跟随成祖北征,对守边将领贤明与否,边防要塞的险易远近,敌情的顺逆,都有了解。但他也颇通馈赠之道,守边将领每年常有良马送给他。皇上对此颇有了解,便问士奇。士奇极力辩解说:“杨荣精通边防事务,这一点臣等都不如他。不应该因这点小缺点而对他产生介意。”皇上笑着说“:杨荣曾经揭你和夏原吉的短,你难道反而要为他说话吗?”士奇说:“愿陛下就像宽容臣的过错一样宽容杨荣。”皇上这才消除了介意。后来,这些话渐渐传开了,杨荣为此觉得愧对士奇,两人相处得更好了。皇上对他也更加亲善,先后赐给的珍贵果品、牛羊美酒、锦衣金币、书籍器用无数。
宣宗逝世,继位的英宗年方九岁,军国大政都禀报太皇太后。太后放心任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情便派中宫使者到内阁商议,然后做出决定。三人也很自信,从容地理政。士奇首先请训练士兵,加强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派文武官员镇抚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罢设侦事校尉。又请逐步减免租税,慎重执法量刑,严格考核百官。太后都允许推行。正统初年,朝政清明,可以说是士奇等人的功劳。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士奇升为少师。四年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敕令回家扫墓。不久,回京。
这时宦官王振为皇上所宠爱,逐渐干预外朝的事务,教导皇上用严刑对待大臣,大臣往往被投入狱中。靖江王佐敬私下送金给杨荣。杨荣当时回家扫墓,回来后不知道这事。王振想借此排挤杨荣,士奇极力调解,才得以无事。杨荣不久去世,士奇、杨溥更加孤立了。第二年于是发大军征讨麓川,国库钱财大量耗费,士卒战马以及物质损失达数万。又过了一年,太皇太后去世,王振的势力更盛,他大作威福,百官稍有触犯,马上逮捕入狱。廷臣人人震恐,士奇也无法制止他。
士奇既已年老,儿子杨稷非常傲慢,曾经侵凌弱者,犯下杀人之罪。言官纷纷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马上对他绳之以法,先把他的罪状拿给士奇看。又有人揭发杨稷残暴施虐的数十件事,于是杨稷受到审判。年老有病的士奇受到控告,皇上怕他身心受到伤害,便下诏安慰劝勉。士奇感动而泣,从此忧愤不能起。九年(1444)三月去世,终年八十岁。赠太师,谥文贞。有关官员于是依法诛杀杨稷。
当初,正统初年,士奇说瓦剌逐渐强盛,将成为边防的祸患,而边防军缺少马匹,恐怕不能抵御。请让他们于附近的太仆寺领取马匹,另外西番的贡马也全部拨给他们。士奇死后不久,也先果然入侵,遂发生了土木堡之难。有识之士还在怀念他的话。士奇还很善于知人,好推荐贫寒之士,所推荐的还有些是开始不认识的。像于谦、周忱、况钟等人,都是得到士奇的推荐,当了一二十年的官。他们的廉洁和才能冠绝于天下,成为当代的名臣。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编修官。成祖刚进入京师时,杨荣迎谒在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成祖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杨荣从此受到知任。成祖即位后,把杨荣选入文渊阁,为他改名为荣。一同当值的七人中,杨荣年龄最小,也非常警敏。有天晚上,宁夏来报告说被围,皇上召七人,他们都已出去,只有杨荣在,皇上将奏报给他看。杨荣说:“宁夏城很坚固,人民又都习战,从发出奏报到现在已过了十几天了,宁夏城之围应该已经解了。”到夜半时,果然有奏报来说围已解了。皇上对杨荣说“:你怎么预测得这么准?”江西有盗贼发生,皇上遣使者去招抚,而令韩观率兵随后出发。贼人接受招抚的奏报传到,皇上想赐敕慰劳韩观。杨荣说“:推算奏报发出时,韩观还没到达,不应给他论功。”皇上更加敬重他,再升他为侍讲。太子建立后,杨荣进升右谕德,仍兼前职,与在内阁当值的诸臣同被赐给二品官服。他评议各部门事宜,都合皇上意旨,又被赐给衣服钱币。皇上非常威严,与大臣们议事不能决断时,常常发怒。杨荣一到,皇上脸色便转好了,而事情也决定了。
永乐五年(1407)他受命前往甘肃经划军务,所过之处他都观察山川形势,了解军民情况,检查城堡。回来后他在武英殿向皇上汇报,皇上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暑,皇上亲自切瓜给他吃。不久他升为右庶子,仍兼前职。第二年他父亲去世,皇上让他乘驿车回去。父亲下葬后,他被召回任事。又过了一年,母亲去世,杨荣请求回家,皇上因北行日期临近,没有批准,命他同胡广、金幼孜扈从北行。甘肃总兵官何福说脱脱不花等人请求投降,要求在亦集乃受命。皇上命杨荣往甘肃与何福一起受降,持节就在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杨荣顺便到宁夏,与宁阳侯陈懋规划边防事务。回来后他上奏十项建议,皇上很欣赏地采纳了。
八年(1410),他随从皇上出塞,到达胪朐河。皇上挑选出三百名勇士做护卫,但不交给别的将领,而是交给杨荣统领。回师时,粮饷供应不上,杨荣请将供给皇上的剩余部分拨给部队,还令军中有剩余粮食的可以相互借贷,等入塞后国家加倍偿还。部队因此得以渡过难关。第二年他请求奔丧,皇上命宦官为他护行。回来后皇上询问他福建民情以及当年收成情况,杨荣都一一做了回答。不久命他侍候诸皇孙在文华殿读书。
十年(1412),甘肃守臣宋琥上书说:“叛寇老的罕逃到赤斤蒙古,将成为边患。”皇上于是派杨荣到陕西,会同丰城侯李彬商议进兵方略。杨荣回来后上奏说“:隆冬不是用兵时节,而且有罪的不过数人,不应该出兵。皇上听从他的建议,叛逆的人也投降了。第二年杨荣又与胡广、金幼孜随从北巡。再过一年征伐瓦剌时,太孙侍行。皇上命杨荣闲暇时间向太孙解释经史,兼管尚宝司事务。凡是宣诏出令,以及旗志符验,都要得到杨荣的奏报之后,皇上才发出。有一天晚上皇上坐在行幄中,召杨荣去商议部队的粮饷问题。杨荣回答说“:选择将领进行屯田,训练有方,耕种有时,这样便可以做到粮饷充足了。”十四年,杨荣和金幼孜一同进升为翰林学士,仍兼庶子,随从皇上回到京师。第二年又随从北征。
十六年(1418),胡广去世,命杨荣掌管翰林院事务。杨荣更见亲任。大臣们多嫉妒杨荣,想让皇上疏远他,于是他们共同推举杨荣为祭酒。皇上说“:我当然知道他可以胜任,现在要找可以代替他的人。”大臣们才不敢再说话。十八年,杨荣进升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学士。第二年定都北京。正值三殿失火,杨荣指挥卫士抢出图籍制诰,抬到东华门外。皇上褒奖他。杨荣和金幼孜上奏十项建议,回报说可行。
二十年(1422)杨荣又随从皇上出塞,军事都令他参与决策,给他的赏赐非常优厚。回师后,慰劳将士,分为四等赐宴,杨荣和金幼孜都位列前席,受到上赏。后来,皇上又下诏征阿鲁台。有人请求调建文时期江西所征集的民兵。皇上将此事问杨荣,杨荣说:“陛下允许百姓复业将近二十年了,现在一旦征集他们,不能向天下表示信用。”皇上听从了。第二年杨荣随从出塞,凡军务都交给杨荣处理,不分昼夜,可以随时请见。皇上当时称他为杨学士,而不称其名。又过了一年,杨荣又随从北征。当时,皇上已五次出塞,士卒饥冻,后勤供给不继,士卒死亡十分之二三。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还不见敌人。皇上问群臣是否应继续进军。群臣唯唯诺诺,只有杨荣和金幼孜从容说应该班师。皇上批准了。
回到榆木川时,皇上驾崩。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秘密与杨荣、金幼孜进入御幄商议。两人说,现在六师在外,离京师尚远,应秘不发丧,依礼装殓后,熔锡铸成棺材,装在车上,一路照平常一样供应饮食。他们还进一步严申军令,人们都不知道发生了变故。有人请以别的事情发出敕令,飞驰报告皇太子。两人说“:谁敢这样?先帝还在时可以称敕,现在先帝仙逝了还称敕,这是欺骗,罪行不小。”众人说“:是。”于是将先帝逝世的月日以及遗命传位之意,报告太子。杨荣与少监海寿先驰往京师报丧。杨荣到后,太子命他与蹇义、杨士奇讨论所有应该实行的事情。
仁宗即位后,杨荣进升太常寺卿,仍兼前职。不久进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过后有人说到先帝逝世时,杨荣所办理的丧礼和处理军事的情况,皇上赐敕褒奖慰劳,赐予非常丰厚,并进升他为工部尚书,享受三职俸禄。当时杨士奇、黄淮都辞去尚书俸禄,杨荣、金幼孜也坚决推辞,但皇上不允。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皇上召杨荣等人来定计。杨荣最先请皇上亲征,他说:“他以为陛下刚刚登基,肯定不会亲自出行。现在出其不意,临之以天威,没有办不成的事。”皇上听从他的计策。回师后,以决策之功,杨荣得到上赏,被赐给五枚银章,给予很高的褒奖和赐予。
三年(1428)杨荣随皇上巡边,到达遵化。听说兀良哈将要犯边,皇上将扈从的文臣都留在大营,只命杨荣跟从。杨荣自率轻骑出喜峰口,破敌而还。五年杨荣进升为少傅,辞去大学士的俸禄。九年他又随从皇上巡边,到洗马林而返。
英宗即位后,对杨荣委寄如故。正统三年(1438),他与杨士奇都进升少师。五年,他请求回家扫墓,皇上命宦官护行。回到武林驿时杨荣去世,终年七十岁。赠太师,谥号文敏,授予世袭都指挥使。
杨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永乐末年,浙江、福建山贼起事,朝廷计划发兵。皇上当时在塞外,奏书送到后,皇上拿给杨荣看。杨荣说“:愚民苦于有关官员的压迫,不得已相聚自保。现在大兵一出,他们将聚集得更多,从而难以调解。如果遣使者去招抚,当不用烦劳师旅。”皇上听从他的意见,盗贼果然平息了。放弃安南时,大臣们多认为不可,只有杨荣和杨士奇极力主张不宜以荒服之地拖累中国。他老成持重的表现多是如此。他论事常情绪激昂,不能容人之过。但遇有别人触怒了皇上,导致不测时,他往往以微言劝导皇上,从而使他们得以免祸。夏原吉、李时勉之不死,都御史刘观之得免戍边,都赖杨荣之力。他曾对人说:“事君有体,进谏有方,是我的原则。感情用事,怀着怒火进言,从而得到祸害,是我所不为的。”所以他受皇帝的恩宠始终无间。重修太祖实录以及太宗、仁宗、宣宗三朝的实录,他都担任总裁官。先后得到的赏赐,不可胜计。他性喜宾客,虽然成了显贵也仍旧非常随和,所以士人多归向。有人认为杨荣处理国家大事,不愧唐代的姚崇,而他不拘小节的个性,也颇像姚崇。
杨荣家很富有,曾孙杨晔做建宁卫指挥时,因被罚钱而败尽。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是同科进士,授编修官。永乐初年,为洗马官侍奉皇太子。太子有一次读汉书,称赞张释之有贤才。杨溥说“:释之诚然有贤才,但如果不是汉文帝宽厚仁爱,他也无法施展他的抱负。”于是摘取汉文帝的事迹,分类编好,献给太子。太子非常高兴。不久,因亲丧回家守孝。当时太子监国,便强令他回京任职。十二年(1414),东宫派使者迎接皇上太迟,皇上大怒。黄淮被逮到北京,关进监狱。等金问到来时,皇上更加愤怒,说“:金问是什么人,也能侍奉太子?”将他交给司法部门审问。杨溥受到牵连,被逮进锦衣卫监狱。在狱中,家人供应的食物多次断绝,而皇上的心意也不可预测,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但杨溥却更加勤奋读书,从不间断。狱中十年,他把经书史籍通读了好几遍。
仁宗即位,杨溥获释出狱,升为翰林学士。他曾秘密上书议论政事。皇上对他加以褒奖,赐给钞币。后来,皇上想到由于自己的缘故而使杨溥久困狱中,更特别同情他。第二年在思善门左边建弘文阁,在各大臣中选择有才学、品行好的人入阁值班。士奇推荐侍讲王进、儒士陈继,蹇义推荐学录杨敬、训导何澄。皇上命授予陈继博士官,杨敬编修官,何澄为给事中,每天到阁中值班。又命杨溥掌管阁事,并亲自授予他阁印,说“:朕把爱卿留在左右使用,不仅只是为了学问,还想广泛了解民情,以有助于治理国家。你有什么建议要报告,可以密封后上呈。”不久升为太常寺卿,仍兼旧职。
宣宗即位后,罢设弘文阁,把杨溥召入内阁,与杨士奇等人共同主管枢机事务。四年后,因母亲去世辞职,守孝期满后又出来任职。宣德九年(1434)升任礼部尚书,仍以学士衔在内阁当值。
英宗刚即位,杨溥与杨士奇、杨荣请求开设讲经筵,一定要预先选好几位学识平正、言行端正谨严、老成而识大体的人来担任讲官。又请求慎重选择在宫中朝夕侍从皇上的内臣。太后非常高兴。一天,太后在便殿落座,皇上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尚书胡氵荧进去,太后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了,现在皇上年幼,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太后又召杨溥上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多次发出叹息,不想今天还能见到你。”杨溥感动而泣,太后也泣,左右的人也都很悲伤。当初仁宗做太子时,受到诬陷,东宫属官许多死于诏狱之中,杨溥和黄淮一关就是十年,几次差点死去。仁宗常常在宫中惦念他们,太后对他们也一直很同情,所以才对杨溥说了这番话。太后又对皇上说:“这五位大臣,经过三朝皇帝的选任,足以辅佐后人。皇帝政事繁忙,应当与这五位共同商议。”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杨溥升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杨溥比杨士奇、杨荣晚二十年入阁,到此于是与他们并列。六年回家扫墓,不久回京。
这时,王振还没有骄横,天下清平,朝廷没有败政,内外臣民一致称赞“三杨”以府第所在的方位称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而杨溥曾自称自己的郡望是南郡,所以被称为南杨。杨溥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个性恭敬谨慎,每次上朝,都顺着墙跟走。大臣们论事时争辩不下,有的甚至口出秽言,杨溥却平心静气地处理,大臣们为之叹服。当时人们说杨士奇有学者风范,杨荣有才干见识,杨溥有高尚的品德,这些都是别人比不上的。到杨士奇、杨荣相继去世,在内阁的马愉、高谷、曹鼐都是后进,名望不高。杨溥独木难支,王振便进一步专权用事。十一年七月,杨溥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赠太师,谥号文定。授予他的孙子寿为尚宝司丞。三年后,王振便引导英宗北征,结果在土木堡陷入包围,几乎酿成大乱。当时人怀念三杨,认为如果他们还在,不会发生这样的结局。而后起者却争相揭露他们的短处,以为由于他们违心执行中旨,终于酿成了阉官为患的祸害。这种言论也太过于刻薄了。
奉太子,外人都不敢对我们两人说及汉王的事。但汉王两次被遣到他的藩国去,他都不肯去。现在他知道陛下将要迁都,总是请求留守南京。望陛下好好考虑他的用意。”皇上默然不语,起身回宫。几天后,皇上全部获知了汉王所做的事情,便削夺了他的两个护卫,把他安置在乐安。第二年进升士奇为翰林学士,兼任原职。十九年改任左春坊大学士,仍兼学士。第二年又犯辅导有误的过失,被投进锦衣卫监狱,十天后获释。
仁宗即位后,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皇上御临便殿,蹇义、夏原吉奏完事还没有退下。皇上望见士奇,对两人说:“新华盖殿大学士来了,他肯定有正直的言论,让我们来听听。”士奇上前说道“:圣恩减少岁供的诏令才下两天,惜薪司便传出圣旨要征收八十万斤枣子,这与前日的诏令不符。”皇上立即命令减去半数。按制度丧服要穿二十七日,期满后吕震请换上吉服。士奇说不行。吕震厉声呵斥他。蹇义将这两种意见进呈给皇上。第二天,皇上头戴白帽,身穿麻衣,腰系麻带来视朝。廷臣中只有士奇和英国公张辅与皇上一样着丧服。罢朝后,皇上对左右的人说:“先帝梓宫还停殡待葬,改易服装岂是做臣子的所忍心说的?士奇做得对。”士奇进位少保,与同官杨荣、金幼孜一起得到皇上赐给的“绳愆纠缪”银章,可以将奏章密封后再上呈谈论政事。不久升为少傅。
当时布政使、郡守县令来朝见,尚书李庆建议把军队多余的马匹发给有关官员,然后国家每年向他们征收马驹。士奇说“:朝廷选拔贤才授予官职,现在让他们去牧马,这是贵畜生而贱士啊。怎么向天下后世交待呢?”皇上允诺发中旨取消这一做法,但过后便寂然无闻了。士奇又极力建言,但不见回音。不久,皇上御临思善门,召见士奇,对他说“:我先前哪能是真的忘了这件事?听说吕震、李庆这帮人都不喜欢你,朕念你孤身一人,恐怕被他们伤害,所以不想因为你的反对而停罢这件事。现在有辞了。”于是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写的养马不便疏,让士奇起草敕令颁行。士奇叩头称谢。群臣练习朝贺元旦的礼仪,吕震请求用音乐,士奇与黄淮上疏请停止不用。没见答复。士奇再奏,在殿庭中一直等到夜漏十刻。答复说:“可。”过了一天,皇上召士奇,对他说:“吕震每事都要误我,要不是有爱卿等人的争辩,真是后悔不及。”命士奇兼兵部尚书,并享受三职俸禄。士奇辞掉了尚书的俸禄。
皇上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这时想加罪于他。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您就像汉景帝对待卫绾一样,难道不可以吗?”皇上便放弃将仲成治罪。有人说大理寺卿虞谦谈论事情时不注意保密。皇上大怒,将他降官一级。士奇为他辩白,虞谦得以复职。又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书言事而得罪。士奇说“:弋谦响应诏书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加罪给他,则群臣从此以后将不敢说话了。”皇上马上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下敕令承认错误。
当时有人上书歌颂太平,皇上拿给大臣们看,他们都以为然。唯独士奇说:“陛下虽然恩泽广布于天下,但还有流离失所的人,天下的疮痍还没有愈合,人民生活还很艰难。还要休养生息几年,才可望看到天下太平。”皇上说“:对。”随即对蹇义等人说“:我以满腔至诚对待各位爱卿,望你们匡正辅佐。但士奇曾五次上书,而你们皆没有一言。难道说朝廷真的没有失政,天下太平了吗?”诸位大臣惭愧而退。这年四月,皇上赐给士奇玺书说“:以前我肩负监国使命,爱卿你侍候于左右,我们同心同德,一起献身国事,公而忘私,多次经历艰难,意志不曾动摇。自我即位以来,你进献佳计,期望我治好国家,忠贞不二,这些我都记在心里。兹创制‘杨贞一印’赐给爱卿。尚望努力修身,以成就英明贤良之美誉。”不久修纂太宗实录,士奇与黄淮、金幼孜、杨溥都充任总裁官。不久,皇上病危,将士奇和蹇义、黄淮、杨荣召到思善门,命令士奇写敕令将太子从南京召回。
宣宗即位后,编修仁宗实录,士奇仍充任总裁官。宣德元年(1426),汉王高煦造反。皇上亲自出征,平定了叛乱。回师途中,经过献县单家桥时,侍郎陈山前来拜见,说汉王、赵王实是同心合谋,请求乘势袭击彰德,擒拿赵王。杨荣极力赞成。士奇说:“论事应当有事实根据,天地鬼神难道可以欺骗吗?”杨荣厉声说道“:你想阻挠大计吗?现在逆党都说赵王实是参与了计划,怎能说没有根据?”士奇说:“太宗皇帝有三个儿子,所以当今皇上只有两个叔父。有罪的当然不可赦免,而无罪的应当好好地对待他。如果对他有怀疑的话,加以防范,不使产生祸患就行了,何必急于动武,而伤害了皇祖在天之意呢?”当时只有杨溥与士奇意见一致。士奇将去谏阻皇上,而杨荣已先进去了,士奇想跟着进去,但被守门卫士挡住了。一会儿皇上召蹇义、夏原吉进去。两人把士奇的话告诉了皇上。皇上开始本就没有加罪于赵王的意思,移师讨伐赵王的事终于得以止息。等到回京后,皇上思考士奇的话,对他说“:现在人们多在议论赵王的事,怎么办?”士奇说“:赵王是您最亲的人,陛下应该保全他,不要被群臣的议论所迷惑。”皇上说“:我想将群臣的奏章封好,送给赵王看,让他自己处理,你看怎么样?”士奇说“:好,如再得一封玺书更好。”于是皇上派使者将玺书送到赵国。赵王得到书信后大喜,哭着说:“我可以活下去了。”马上上表称谢,并且献出护卫。人们的议论这才停息。皇上对待赵王日益亲近,而陈山则受到了冷遇。皇上对士奇说“:赵王能够得以保全,全仗了爱卿之力。”赐给士奇金币。
当时交趾多次反叛。朝廷屡次派大军征讨,都失败了。交趾黎利派人伪请封立陈氏的后代。皇上也厌兵了,想准许他的请求。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以下的人,都说许给他没有理由,这样做只能是向天下示弱。皇上召见士奇、杨荣来商议。两人坚持说“:陛下体恤人民的生命,对边远地区采取安抚政策,不能说没有理由。汉朝放弃珠崖,前代史家把它作为美谈,而不认为是示弱。准许交趾人的请求为便。”不久命令挑选出使交趾的使者。蹇义推荐伏伯安能言善辩。士奇说“:如果言语不忠不信,即使到蛮貊民族地区也行不通。伏伯安是个小人,出使交趾只会让国家蒙受耻辱。”皇上同意他的意见,另外派遣了使者。于是放弃交趾,罢兵,每年省下的军费达数万。
五年(1430)春,皇上陪同皇太后拜祭陵墓,召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和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到行殿朝见皇太后。太后慰劳了他们。皇上又对士奇说“:太后曾对朕说,先帝在青宫时,只有你不怕触犯先帝,而先帝也能听从你的劝谏,所以才不会把事情弄糟。太后还教诲我应当接受梗直的言论。”士奇答道“:这都是皇太后盛德之言,愿陛下好好体会。”不久皇上敕令鸿胪寺,说士奇老而有病,趋朝如果落后了,不要照章论奏。皇上曾微服出行,晚上幸临士奇家。士奇仓皇出来迎接,叩头说道:“陛下一身的安危关系到宗庙国家,奈何不自加珍重?”皇上说:“想与你谈一谈,所以就来了。”过了几天,抓到两个强盗,发现他们有特别的阴谋。皇上召见士奇,把这事告诉了他,然后说:“现在才知道你对朕的爱护。”
皇上因四方屡有水旱灾害,便召见士奇,讨论下诏宽恤百姓,免除受灾严重地区的租税,承养官马因受灾而导致亏损的也免以课税。士奇趁机请求免除拖欠的赋税、薪炭钱和牧草钱,减少官田租额,审理滞留的冤案,停止工程建设,以广布爱民之德。百姓非常高兴。过了两年,皇上对士奇说:“体恤人民的诏书已经下了很久了,现在还有要抚恤的吗?”士奇说“:先前的诏书说要减少官田的租率,但户部仍照旧额征收。”皇上不高兴地说“:现在首先推行这一政策,不执行的依法论罪。”士奇又请安抚逃亡的百姓,考察贪官污吏,选举长于文学和有勇武的人才,令被判了极刑的人的子孙都可以进入仕途为官。又请让三品以上的廷臣和布政司、按察司长官,各自推荐所了解的人才,以备各部门和地方郡守选用。答复都说可行。当时,皇上励精图治,士奇等人齐心辅佐,海内称颂为国家大治、天下太平。皇上于是仿效古代君臣游玩的故事,每年春节,给百官放假十天。皇上车驾也时常到西苑万岁山游玩,学士们一路相随,互相赋诗唱和,从容地询问民间疾苦。大臣有什么论谏疏奏,皇上都虚心地听从和采纳。
皇上刚即位时,内阁大臣有七人。其中陈山、张瑛是皇上做东宫太子时的旧恩,但因不称职,已经出任别官。黄淮因病退休。金幼孜已去世。内阁中只剩下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杨荣豪放开朗,果断刚毅,办事敢作敢为。他曾多次跟随成祖北征,对守边将领贤明与否,边防要塞的险易远近,敌情的顺逆,都有了解。但他也颇通馈赠之道,守边将领每年常有良马送给他。皇上对此颇有了解,便问士奇。士奇极力辩解说:“杨荣精通边防事务,这一点臣等都不如他。不应该因这点小缺点而对他产生介意。”皇上笑着说“:杨荣曾经揭你和夏原吉的短,你难道反而要为他说话吗?”士奇说:“愿陛下就像宽容臣的过错一样宽容杨荣。”皇上这才消除了介意。后来,这些话渐渐传开了,杨荣为此觉得愧对士奇,两人相处得更好了。皇上对他也更加亲善,先后赐给的珍贵果品、牛羊美酒、锦衣金币、书籍器用无数。
宣宗逝世,继位的英宗年方九岁,军国大政都禀报太皇太后。太后放心任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情便派中宫使者到内阁商议,然后做出决定。三人也很自信,从容地理政。士奇首先请训练士兵,加强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派文武官员镇抚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罢设侦事校尉。又请逐步减免租税,慎重执法量刑,严格考核百官。太后都允许推行。正统初年,朝政清明,可以说是士奇等人的功劳。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士奇升为少师。四年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敕令回家扫墓。不久,回京。
这时宦官王振为皇上所宠爱,逐渐干预外朝的事务,教导皇上用严刑对待大臣,大臣往往被投入狱中。靖江王佐敬私下送金给杨荣。杨荣当时回家扫墓,回来后不知道这事。王振想借此排挤杨荣,士奇极力调解,才得以无事。杨荣不久去世,士奇、杨溥更加孤立了。第二年于是发大军征讨麓川,国库钱财大量耗费,士卒战马以及物质损失达数万。又过了一年,太皇太后去世,王振的势力更盛,他大作威福,百官稍有触犯,马上逮捕入狱。廷臣人人震恐,士奇也无法制止他。
士奇既已年老,儿子杨稷非常傲慢,曾经侵凌弱者,犯下杀人之罪。言官纷纷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马上对他绳之以法,先把他的罪状拿给士奇看。又有人揭发杨稷残暴施虐的数十件事,于是杨稷受到审判。年老有病的士奇受到控告,皇上怕他身心受到伤害,便下诏安慰劝勉。士奇感动而泣,从此忧愤不能起。九年(1444)三月去世,终年八十岁。赠太师,谥文贞。有关官员于是依法诛杀杨稷。
当初,正统初年,士奇说瓦剌逐渐强盛,将成为边防的祸患,而边防军缺少马匹,恐怕不能抵御。请让他们于附近的太仆寺领取马匹,另外西番的贡马也全部拨给他们。士奇死后不久,也先果然入侵,遂发生了土木堡之难。有识之士还在怀念他的话。士奇还很善于知人,好推荐贫寒之士,所推荐的还有些是开始不认识的。像于谦、周忱、况钟等人,都是得到士奇的推荐,当了一二十年的官。他们的廉洁和才能冠绝于天下,成为当代的名臣。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编修官。成祖刚进入京师时,杨荣迎谒在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成祖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杨荣从此受到知任。成祖即位后,把杨荣选入文渊阁,为他改名为荣。一同当值的七人中,杨荣年龄最小,也非常警敏。有天晚上,宁夏来报告说被围,皇上召七人,他们都已出去,只有杨荣在,皇上将奏报给他看。杨荣说:“宁夏城很坚固,人民又都习战,从发出奏报到现在已过了十几天了,宁夏城之围应该已经解了。”到夜半时,果然有奏报来说围已解了。皇上对杨荣说“:你怎么预测得这么准?”江西有盗贼发生,皇上遣使者去招抚,而令韩观率兵随后出发。贼人接受招抚的奏报传到,皇上想赐敕慰劳韩观。杨荣说“:推算奏报发出时,韩观还没到达,不应给他论功。”皇上更加敬重他,再升他为侍讲。太子建立后,杨荣进升右谕德,仍兼前职,与在内阁当值的诸臣同被赐给二品官服。他评议各部门事宜,都合皇上意旨,又被赐给衣服钱币。皇上非常威严,与大臣们议事不能决断时,常常发怒。杨荣一到,皇上脸色便转好了,而事情也决定了。
永乐五年(1407)他受命前往甘肃经划军务,所过之处他都观察山川形势,了解军民情况,检查城堡。回来后他在武英殿向皇上汇报,皇上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暑,皇上亲自切瓜给他吃。不久他升为右庶子,仍兼前职。第二年他父亲去世,皇上让他乘驿车回去。父亲下葬后,他被召回任事。又过了一年,母亲去世,杨荣请求回家,皇上因北行日期临近,没有批准,命他同胡广、金幼孜扈从北行。甘肃总兵官何福说脱脱不花等人请求投降,要求在亦集乃受命。皇上命杨荣往甘肃与何福一起受降,持节就在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杨荣顺便到宁夏,与宁阳侯陈懋规划边防事务。回来后他上奏十项建议,皇上很欣赏地采纳了。
八年(1410),他随从皇上出塞,到达胪朐河。皇上挑选出三百名勇士做护卫,但不交给别的将领,而是交给杨荣统领。回师时,粮饷供应不上,杨荣请将供给皇上的剩余部分拨给部队,还令军中有剩余粮食的可以相互借贷,等入塞后国家加倍偿还。部队因此得以渡过难关。第二年他请求奔丧,皇上命宦官为他护行。回来后皇上询问他福建民情以及当年收成情况,杨荣都一一做了回答。不久命他侍候诸皇孙在文华殿读书。
十年(1412),甘肃守臣宋琥上书说:“叛寇老的罕逃到赤斤蒙古,将成为边患。”皇上于是派杨荣到陕西,会同丰城侯李彬商议进兵方略。杨荣回来后上奏说“:隆冬不是用兵时节,而且有罪的不过数人,不应该出兵。皇上听从他的建议,叛逆的人也投降了。第二年杨荣又与胡广、金幼孜随从北巡。再过一年征伐瓦剌时,太孙侍行。皇上命杨荣闲暇时间向太孙解释经史,兼管尚宝司事务。凡是宣诏出令,以及旗志符验,都要得到杨荣的奏报之后,皇上才发出。有一天晚上皇上坐在行幄中,召杨荣去商议部队的粮饷问题。杨荣回答说“:选择将领进行屯田,训练有方,耕种有时,这样便可以做到粮饷充足了。”十四年,杨荣和金幼孜一同进升为翰林学士,仍兼庶子,随从皇上回到京师。第二年又随从北征。
十六年(1418),胡广去世,命杨荣掌管翰林院事务。杨荣更见亲任。大臣们多嫉妒杨荣,想让皇上疏远他,于是他们共同推举杨荣为祭酒。皇上说“:我当然知道他可以胜任,现在要找可以代替他的人。”大臣们才不敢再说话。十八年,杨荣进升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学士。第二年定都北京。正值三殿失火,杨荣指挥卫士抢出图籍制诰,抬到东华门外。皇上褒奖他。杨荣和金幼孜上奏十项建议,回报说可行。
二十年(1422)杨荣又随从皇上出塞,军事都令他参与决策,给他的赏赐非常优厚。回师后,慰劳将士,分为四等赐宴,杨荣和金幼孜都位列前席,受到上赏。后来,皇上又下诏征阿鲁台。有人请求调建文时期江西所征集的民兵。皇上将此事问杨荣,杨荣说:“陛下允许百姓复业将近二十年了,现在一旦征集他们,不能向天下表示信用。”皇上听从了。第二年杨荣随从出塞,凡军务都交给杨荣处理,不分昼夜,可以随时请见。皇上当时称他为杨学士,而不称其名。又过了一年,杨荣又随从北征。当时,皇上已五次出塞,士卒饥冻,后勤供给不继,士卒死亡十分之二三。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还不见敌人。皇上问群臣是否应继续进军。群臣唯唯诺诺,只有杨荣和金幼孜从容说应该班师。皇上批准了。
回到榆木川时,皇上驾崩。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秘密与杨荣、金幼孜进入御幄商议。两人说,现在六师在外,离京师尚远,应秘不发丧,依礼装殓后,熔锡铸成棺材,装在车上,一路照平常一样供应饮食。他们还进一步严申军令,人们都不知道发生了变故。有人请以别的事情发出敕令,飞驰报告皇太子。两人说“:谁敢这样?先帝还在时可以称敕,现在先帝仙逝了还称敕,这是欺骗,罪行不小。”众人说“:是。”于是将先帝逝世的月日以及遗命传位之意,报告太子。杨荣与少监海寿先驰往京师报丧。杨荣到后,太子命他与蹇义、杨士奇讨论所有应该实行的事情。
仁宗即位后,杨荣进升太常寺卿,仍兼前职。不久进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过后有人说到先帝逝世时,杨荣所办理的丧礼和处理军事的情况,皇上赐敕褒奖慰劳,赐予非常丰厚,并进升他为工部尚书,享受三职俸禄。当时杨士奇、黄淮都辞去尚书俸禄,杨荣、金幼孜也坚决推辞,但皇上不允。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皇上召杨荣等人来定计。杨荣最先请皇上亲征,他说:“他以为陛下刚刚登基,肯定不会亲自出行。现在出其不意,临之以天威,没有办不成的事。”皇上听从他的计策。回师后,以决策之功,杨荣得到上赏,被赐给五枚银章,给予很高的褒奖和赐予。
三年(1428)杨荣随皇上巡边,到达遵化。听说兀良哈将要犯边,皇上将扈从的文臣都留在大营,只命杨荣跟从。杨荣自率轻骑出喜峰口,破敌而还。五年杨荣进升为少傅,辞去大学士的俸禄。九年他又随从皇上巡边,到洗马林而返。
英宗即位后,对杨荣委寄如故。正统三年(1438),他与杨士奇都进升少师。五年,他请求回家扫墓,皇上命宦官护行。回到武林驿时杨荣去世,终年七十岁。赠太师,谥号文敏,授予世袭都指挥使。
杨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永乐末年,浙江、福建山贼起事,朝廷计划发兵。皇上当时在塞外,奏书送到后,皇上拿给杨荣看。杨荣说“:愚民苦于有关官员的压迫,不得已相聚自保。现在大兵一出,他们将聚集得更多,从而难以调解。如果遣使者去招抚,当不用烦劳师旅。”皇上听从他的意见,盗贼果然平息了。放弃安南时,大臣们多认为不可,只有杨荣和杨士奇极力主张不宜以荒服之地拖累中国。他老成持重的表现多是如此。他论事常情绪激昂,不能容人之过。但遇有别人触怒了皇上,导致不测时,他往往以微言劝导皇上,从而使他们得以免祸。夏原吉、李时勉之不死,都御史刘观之得免戍边,都赖杨荣之力。他曾对人说:“事君有体,进谏有方,是我的原则。感情用事,怀着怒火进言,从而得到祸害,是我所不为的。”所以他受皇帝的恩宠始终无间。重修太祖实录以及太宗、仁宗、宣宗三朝的实录,他都担任总裁官。先后得到的赏赐,不可胜计。他性喜宾客,虽然成了显贵也仍旧非常随和,所以士人多归向。有人认为杨荣处理国家大事,不愧唐代的姚崇,而他不拘小节的个性,也颇像姚崇。
杨荣家很富有,曾孙杨晔做建宁卫指挥时,因被罚钱而败尽。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是同科进士,授编修官。永乐初年,为洗马官侍奉皇太子。太子有一次读汉书,称赞张释之有贤才。杨溥说“:释之诚然有贤才,但如果不是汉文帝宽厚仁爱,他也无法施展他的抱负。”于是摘取汉文帝的事迹,分类编好,献给太子。太子非常高兴。不久,因亲丧回家守孝。当时太子监国,便强令他回京任职。十二年(1414),东宫派使者迎接皇上太迟,皇上大怒。黄淮被逮到北京,关进监狱。等金问到来时,皇上更加愤怒,说“:金问是什么人,也能侍奉太子?”将他交给司法部门审问。杨溥受到牵连,被逮进锦衣卫监狱。在狱中,家人供应的食物多次断绝,而皇上的心意也不可预测,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但杨溥却更加勤奋读书,从不间断。狱中十年,他把经书史籍通读了好几遍。
仁宗即位,杨溥获释出狱,升为翰林学士。他曾秘密上书议论政事。皇上对他加以褒奖,赐给钞币。后来,皇上想到由于自己的缘故而使杨溥久困狱中,更特别同情他。第二年在思善门左边建弘文阁,在各大臣中选择有才学、品行好的人入阁值班。士奇推荐侍讲王进、儒士陈继,蹇义推荐学录杨敬、训导何澄。皇上命授予陈继博士官,杨敬编修官,何澄为给事中,每天到阁中值班。又命杨溥掌管阁事,并亲自授予他阁印,说“:朕把爱卿留在左右使用,不仅只是为了学问,还想广泛了解民情,以有助于治理国家。你有什么建议要报告,可以密封后上呈。”不久升为太常寺卿,仍兼旧职。
宣宗即位后,罢设弘文阁,把杨溥召入内阁,与杨士奇等人共同主管枢机事务。四年后,因母亲去世辞职,守孝期满后又出来任职。宣德九年(1434)升任礼部尚书,仍以学士衔在内阁当值。
英宗刚即位,杨溥与杨士奇、杨荣请求开设讲经筵,一定要预先选好几位学识平正、言行端正谨严、老成而识大体的人来担任讲官。又请求慎重选择在宫中朝夕侍从皇上的内臣。太后非常高兴。一天,太后在便殿落座,皇上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尚书胡氵荧进去,太后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了,现在皇上年幼,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太后又召杨溥上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多次发出叹息,不想今天还能见到你。”杨溥感动而泣,太后也泣,左右的人也都很悲伤。当初仁宗做太子时,受到诬陷,东宫属官许多死于诏狱之中,杨溥和黄淮一关就是十年,几次差点死去。仁宗常常在宫中惦念他们,太后对他们也一直很同情,所以才对杨溥说了这番话。太后又对皇上说:“这五位大臣,经过三朝皇帝的选任,足以辅佐后人。皇帝政事繁忙,应当与这五位共同商议。”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杨溥升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杨溥比杨士奇、杨荣晚二十年入阁,到此于是与他们并列。六年回家扫墓,不久回京。
这时,王振还没有骄横,天下清平,朝廷没有败政,内外臣民一致称赞“三杨”以府第所在的方位称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而杨溥曾自称自己的郡望是南郡,所以被称为南杨。杨溥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个性恭敬谨慎,每次上朝,都顺着墙跟走。大臣们论事时争辩不下,有的甚至口出秽言,杨溥却平心静气地处理,大臣们为之叹服。当时人们说杨士奇有学者风范,杨荣有才干见识,杨溥有高尚的品德,这些都是别人比不上的。到杨士奇、杨荣相继去世,在内阁的马愉、高谷、曹鼐都是后进,名望不高。杨溥独木难支,王振便进一步专权用事。十一年七月,杨溥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赠太师,谥号文定。授予他的孙子寿为尚宝司丞。三年后,王振便引导英宗北征,结果在土木堡陷入包围,几乎酿成大乱。当时人怀念三杨,认为如果他们还在,不会发生这样的结局。而后起者却争相揭露他们的短处,以为由于他们违心执行中旨,终于酿成了阉官为患的祸害。这种言论也太过于刻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