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贵妃起居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妃出来,皇后也是毫无办法。但官场却是有一定的秩序,仿佛一个大尖锥子,从底部往上一点点缩窄,想要进步,就得把同一个层面的对手都挤在身后,自己攀上上一层……这样的体制,怎可能没有争斗?三位大佬是功臣名就了,可还有小弟要照顾呢。
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高官,而且是都察院的空缺,地位超然,围绕着这样一个位置,很多恶心的事情都变得没那么恶心了,这一阵子,为了争夺这个出缺,朝堂上似乎很是热闹,有许多看似无关的事,弯弯绕绕,背后好像又都能和左副都御史有关。
徐循拿来看了一下,说得是江南三省盐道事务,说当地盐道工作做不好,官军吃盐难的问题,她疑惑道,“这和左副都御史有什么关系。”
太后咳嗽了一声,“据我昨日问王瑾,这有望左副都御史的诸位人选中,最有希望的王进是盐道出身,你也知道,盐事无小,官军吃不到盐是要闹事的。江南三省都有这个问题,内阁派王进巡抚江南主管盐道事务也很正常。”
徐循赶快查阅自己的笔记,读道,“有司盐务衙门为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为从三品,极为富裕,为官一任,家财能增长十倍……”
巡抚一般过去都是有具体事务的,譬如于廷益一开始去山西河南就是当地民乱频发,过去整顿当时军备,安顿庶民。三省盐务不是小事,一旦过去,起码盐运司便是基本盘,统管三省盐运司,权柄和左副都御史还真难辨高下,而且巡抚一旦出外,很有可能转为常任,几年都不回来,这是很肥硕的差事。江南三省本就富裕,巡抚基本盘又是富得流油的盐运司。王进就算原本对左副都御史志在必得,现在这个机会放在跟前,只怕都要考虑考虑了。
一边查笔记,一边把利害关系想清楚了,新的疑惑又油然发生,“是谁这么想要这个职位,不惜把王进往前推一步——谁又有这个能量呢?娘娘肯定事实便是如此吗?”
太后被她一问,也有些心虚,她明显动摇了几分,嗫嚅了一会,方才道,“这……不是还有柳知恩吗。”
一个充足而且精准的情报源,在此时简直如同甘霖般令人感激,徐循这才理解为什么历任皇帝都如此依赖厂卫,她道,“也不必都问柳知恩吧,只要静观其变,便知道究竟是谁在布局了。”
太后伸了个懒腰,叹道,“好费脑子呀——好,就依你所言,不如我们来打个赌好了,若是我猜对了,你便……”
她想了想,竟失笑道,“我也不知该设什么赌注了,也罢,若是我猜对了,你便真心诚意地叫我几声姐姐好了。”
太后有时,亦颇为稚气有趣,徐循直笑,“好,那若是我猜对了呢?”
太后想不出,“难道要我叫你姐姐?”
徐循也不知自己还缺乏什么,想了一会,便道,“不如这样,若是我猜对了,便由娘娘出面,带我们去西苑走走吧。”
太皇太后病着,她俩还是新科寡妇——最主要还是有功课的,这时候去西苑,就算是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影响好像也挺不好的,太后哈地笑了一声,乐道,“好哇,你倒不做亏本买卖,那便一言为定了。”
两人对视一眼,均忍不住微微一笑,便又撂开了这本,翻出另一本奏章来当八卦看。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月是三千档,我把两天的更新合做一章了看看能更新得上来不。
另外,这文架空的部分真的从很早就开始了,于廷益的原型人物于谦大人和胡大人在历史上毫无特殊关系--请大家千万别被我误导。架空也不是说在某件事上就来个突然的转折,还是要有因有果循序渐进的。
另外这个学习班也是绝对的架空,在现实的明朝哪有这样的好事……而且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就是太皇太后一直执政到死,然后就换英宗,然后是景泰……反正孙太后一直没有管过家。
再ps说起来就顺便说下,根据菽园杂记说法,太皇太后的确是有意立襄王的,不过那时候襄王在长沙,不在京城,章皇帝夏天也没得疟疾,那年京城就没流行疟疾,这些都是架空,别当历史看了。
第258章复杂
左副都御史乃是正三品的高官,又是京官,其人选任命,内廷也是关注着的。太后和徐循的功课里,便包含了了解京畿、地方上四品以上官员来历的这一项,毕竟这等层次的大员调动,也算是和朝局大势息息相关,也不能容许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登上这样的位置。六品、七品的地方官任职,内廷一般不会过问,这等大员的去留更换,君臣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默契和博弈了。
大约半个月以后,围绕着左副都御史这个位置的竞赛分出了胜负,内阁果然派出了巡抚,前往处理江南三省的盐道纠纷,不过获得任命的却并非是王进,而是原任户部左侍郎的曹双美,这人之前不显山不露水,根本没进入过两个学员的视线,至于王进,倒是顺顺当当地登位为左副都御史了。
曹双美论履历,也有过处置盐道事务的资历,再说官位也到了,他是地位较高的左侍郎,出任巡抚名正言顺。之前巡抚各地的五位,还是六部的右侍郎呢,自古左为尊上,以左侍郎之尊去江南巡抚盐道,多少是有些委屈了,若是立功回朝,按惯例,还得往上挪个台阶。不过是要挪去哪里,就不是内廷两人能够知道的了,就连对朝政十分熟悉的王瑾,对此都有几分茫然。
“曹双美本是户部左侍郎,对左副都御史应当是没什么想法。”王瑾对内阁的意图也是模模糊糊的。“不过,应当不是要牺牲曹双美。”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虽然时常处于支不开锅的窘境,但毕竟地位重要,人员最多。而且户部尚书是胡大人兼任,他是礼部尚书兼领户部事,而且身为顾命大臣时常要参与廷议,日常事务都是曹双美这个左侍郎主持,这样的人,就是外放做布政使都是贬职,要往上运动也是往左都御史去奋斗。这样的人出外巡抚,真的就是去办事的,有了结果就会马上回来,如果做出成绩,要再往上的话,那就得从朝廷里有数的大员里往外调任,来给他腾位置了。
“那王进背后又是谁在努力呢,这盐道的事,是恰逢其会,还是有人故意安排了这封奏疏,想要把王进请出京去,却又被人利用了,反而支出曹双美,做了又一手交换,最终反而还是让王瑾拿了这个位置?”徐循眉头大皱,“这等层次的手段,应当就是三位阁老,顶多外加一个胡大人,我想英国公是不会管这个闲事的。”
英国公毕竟是武臣,闲着没事也不会管高等文官的进退,为几个低品文官说几句话,没人会说什么,插手这样层次的事情,气焰就有些太嚣张了。
妃出来,皇后也是毫无办法。但官场却是有一定的秩序,仿佛一个大尖锥子,从底部往上一点点缩窄,想要进步,就得把同一个层面的对手都挤在身后,自己攀上上一层……这样的体制,怎可能没有争斗?三位大佬是功臣名就了,可还有小弟要照顾呢。
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高官,而且是都察院的空缺,地位超然,围绕着这样一个位置,很多恶心的事情都变得没那么恶心了,这一阵子,为了争夺这个出缺,朝堂上似乎很是热闹,有许多看似无关的事,弯弯绕绕,背后好像又都能和左副都御史有关。
徐循拿来看了一下,说得是江南三省盐道事务,说当地盐道工作做不好,官军吃盐难的问题,她疑惑道,“这和左副都御史有什么关系。”
太后咳嗽了一声,“据我昨日问王瑾,这有望左副都御史的诸位人选中,最有希望的王进是盐道出身,你也知道,盐事无小,官军吃不到盐是要闹事的。江南三省都有这个问题,内阁派王进巡抚江南主管盐道事务也很正常。”
徐循赶快查阅自己的笔记,读道,“有司盐务衙门为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为从三品,极为富裕,为官一任,家财能增长十倍……”
巡抚一般过去都是有具体事务的,譬如于廷益一开始去山西河南就是当地民乱频发,过去整顿当时军备,安顿庶民。三省盐务不是小事,一旦过去,起码盐运司便是基本盘,统管三省盐运司,权柄和左副都御史还真难辨高下,而且巡抚一旦出外,很有可能转为常任,几年都不回来,这是很肥硕的差事。江南三省本就富裕,巡抚基本盘又是富得流油的盐运司。王进就算原本对左副都御史志在必得,现在这个机会放在跟前,只怕都要考虑考虑了。
一边查笔记,一边把利害关系想清楚了,新的疑惑又油然发生,“是谁这么想要这个职位,不惜把王进往前推一步——谁又有这个能量呢?娘娘肯定事实便是如此吗?”
太后被她一问,也有些心虚,她明显动摇了几分,嗫嚅了一会,方才道,“这……不是还有柳知恩吗。”
一个充足而且精准的情报源,在此时简直如同甘霖般令人感激,徐循这才理解为什么历任皇帝都如此依赖厂卫,她道,“也不必都问柳知恩吧,只要静观其变,便知道究竟是谁在布局了。”
太后伸了个懒腰,叹道,“好费脑子呀——好,就依你所言,不如我们来打个赌好了,若是我猜对了,你便……”
她想了想,竟失笑道,“我也不知该设什么赌注了,也罢,若是我猜对了,你便真心诚意地叫我几声姐姐好了。”
太后有时,亦颇为稚气有趣,徐循直笑,“好,那若是我猜对了呢?”
太后想不出,“难道要我叫你姐姐?”
徐循也不知自己还缺乏什么,想了一会,便道,“不如这样,若是我猜对了,便由娘娘出面,带我们去西苑走走吧。”
太皇太后病着,她俩还是新科寡妇——最主要还是有功课的,这时候去西苑,就算是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影响好像也挺不好的,太后哈地笑了一声,乐道,“好哇,你倒不做亏本买卖,那便一言为定了。”
两人对视一眼,均忍不住微微一笑,便又撂开了这本,翻出另一本奏章来当八卦看。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月是三千档,我把两天的更新合做一章了看看能更新得上来不。
另外,这文架空的部分真的从很早就开始了,于廷益的原型人物于谦大人和胡大人在历史上毫无特殊关系--请大家千万别被我误导。架空也不是说在某件事上就来个突然的转折,还是要有因有果循序渐进的。
另外这个学习班也是绝对的架空,在现实的明朝哪有这样的好事……而且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就是太皇太后一直执政到死,然后就换英宗,然后是景泰……反正孙太后一直没有管过家。
再ps说起来就顺便说下,根据菽园杂记说法,太皇太后的确是有意立襄王的,不过那时候襄王在长沙,不在京城,章皇帝夏天也没得疟疾,那年京城就没流行疟疾,这些都是架空,别当历史看了。
第258章复杂
左副都御史乃是正三品的高官,又是京官,其人选任命,内廷也是关注着的。太后和徐循的功课里,便包含了了解京畿、地方上四品以上官员来历的这一项,毕竟这等层次的大员调动,也算是和朝局大势息息相关,也不能容许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登上这样的位置。六品、七品的地方官任职,内廷一般不会过问,这等大员的去留更换,君臣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默契和博弈了。
大约半个月以后,围绕着左副都御史这个位置的竞赛分出了胜负,内阁果然派出了巡抚,前往处理江南三省的盐道纠纷,不过获得任命的却并非是王进,而是原任户部左侍郎的曹双美,这人之前不显山不露水,根本没进入过两个学员的视线,至于王进,倒是顺顺当当地登位为左副都御史了。
曹双美论履历,也有过处置盐道事务的资历,再说官位也到了,他是地位较高的左侍郎,出任巡抚名正言顺。之前巡抚各地的五位,还是六部的右侍郎呢,自古左为尊上,以左侍郎之尊去江南巡抚盐道,多少是有些委屈了,若是立功回朝,按惯例,还得往上挪个台阶。不过是要挪去哪里,就不是内廷两人能够知道的了,就连对朝政十分熟悉的王瑾,对此都有几分茫然。
“曹双美本是户部左侍郎,对左副都御史应当是没什么想法。”王瑾对内阁的意图也是模模糊糊的。“不过,应当不是要牺牲曹双美。”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虽然时常处于支不开锅的窘境,但毕竟地位重要,人员最多。而且户部尚书是胡大人兼任,他是礼部尚书兼领户部事,而且身为顾命大臣时常要参与廷议,日常事务都是曹双美这个左侍郎主持,这样的人,就是外放做布政使都是贬职,要往上运动也是往左都御史去奋斗。这样的人出外巡抚,真的就是去办事的,有了结果就会马上回来,如果做出成绩,要再往上的话,那就得从朝廷里有数的大员里往外调任,来给他腾位置了。
“那王进背后又是谁在努力呢,这盐道的事,是恰逢其会,还是有人故意安排了这封奏疏,想要把王进请出京去,却又被人利用了,反而支出曹双美,做了又一手交换,最终反而还是让王瑾拿了这个位置?”徐循眉头大皱,“这等层次的手段,应当就是三位阁老,顶多外加一个胡大人,我想英国公是不会管这个闲事的。”
英国公毕竟是武臣,闲着没事也不会管高等文官的进退,为几个低品文官说几句话,没人会说什么,插手这样层次的事情,气焰就有些太嚣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