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阿依黛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和陈雯约了去香港逛街,因为她还要过去办点业务,所以我们特地赶了个早,但没想到周二也会有那么多人过关,旅游的探亲的公干的出国中转的,没有一个队伍不是长长的,好在陈雯持的是回乡证,只需一会就过去了,她站在那边用手机对着我说:我在这边等你,快点啊。
这边的我还在四处寻找着出境卡,转了好几圈才从别人手里要了一张空白的来填。出生地一栏里依然是填河南,其实河南对我来说也只是个象征性的地方。只因为当年我在父亲所在部队的医院里出世,而那个部队的所在地就是河南信阳,但我出生不到五十天我就被奶奶抱回江苏的老家去了,之后再也没去过。但不管怎么样的短暂,那都是生我的地方,中国人惯用的是祖籍,国际上却通用出生地,所以,我的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上都赫然写着河南两个大字,这两个字看起来是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的是河南这两个字眼早已经知晓,陌生的是我对那片土地没有一点点感知。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河南语音,就好象是唱豫剧:你也是河南人?俺们是同乡啊。我有点疑惑的抬起来头,只见三位尼姑站在我的身旁,我正寻思着该不该尊称她们一声师太,她们中的一位却又接着说了起来:我们是从少林寺来的,要到马来西亚去讲学,你能不能教我们填一下出境资料?我忙说可以可以,随后逐一告诉她们如何填写,最后在她们的声声道谢中我和这些“老乡”们作别,作别完这才想起少林寺哪来的尼姑呢?想问个明白吧,人都走远了。我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老是慢半拍的想起为什么,唉,回头说给陈雯听,她保准要笑话我。
正打算安心填自己手中的那张出境卡,没想到又闻“乡音”飘来:闺女,能不能帮我也填一下啊,俺去香港看女儿,不会写字,你帮帮我好吗?不知何时来了位大爷,穿着件花衬衫,拖着个大号蛇皮袋,正站在我的左侧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赶紧接过大爷手里递过来的证件,答应帮他填写,他边看着我写边说:俺就知道你这闺女是个好人,你看看,还是咱们河南人热心肠啊。我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河南人?他说:俺听见那几个尼姑叫你老乡呢。哈哈,我这个一点河南话都不会说的人,就这样变成了他们的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人家虽然还没感动到落泪的份上,但那种信任和依赖也让我觉得有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决定一直把他送上车为止。
在深圳这个移民的城市里,人们大多爱找老乡,几个说着同样口音的人在异乡的土地上共同吃着家乡口味的菜,叙着故乡的趣事,每逢过年过节再相约着一起买回家的票,从前再陌生的人也变得亲切起来。我从小就生活成长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因此,在南京时,我被称为湖南人,在湖南时,我被称为南京人,我的感觉里好象永远身处他乡。谁知到了深圳,我说的那口流利的长沙话竟交到了几个来自湖南的好友,我们之间并没有用老乡相称,但那种喜辣爱俏的湘女特性早就让人们把我们定为一种格调。当然,除此以外,我还会说南京话,南京人交友往往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不会像别处人那样轰轰烈烈的没事就搞个同乡聚会,但是,彼此之间对人都非常真诚,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是那种可以装进心里的朋友。比如陈雯,她是我在南京时的同学,后来嫁到香港,所以持的是香港身份证。因为工作缘故,她平时仍住在深圳,但不管她的证件怎么改变,我们在一起时的感觉从没有变化,和从前一样,我们说着南京话,做在青菜里也放糖的南京菜,甜甜的让她那粤派先生老说顶不住。哈!
好不容易出了海关,去给八达通充值时,我接到了晓柳的电话,她用尖声尖调的长沙话要我到铜锣湾的那间莎莎给她买一瓶法国出的水蜜桃味的香水回来,牌子型号包装她都要交待,还不能有一点点偏差,一直说到手机发烫。耳根刚清静下来,那边陈雯又用南京话边喊边冲着我走来:你怎么这么慢啊?我都去了趟上水办完一件事了。而我张了张口却根本没法回答她,因为我的河南老乡正在我的身后叫道:闺女,这个卡是怎么个用法?我的同学陈雯,大笑起来,指着我:天啦,你又找到老乡了?我瞪她一眼,扶着老大爷,把那大号蛇皮袋往她手里一推,用学来的河南话腔调对她说:来,帮咱老乡扛包!
我和陈雯约了去香港逛街,因为她还要过去办点业务,所以我们特地赶了个早,但没想到周二也会有那么多人过关,旅游的探亲的公干的出国中转的,没有一个队伍不是长长的,好在陈雯持的是回乡证,只需一会就过去了,她站在那边用手机对着我说:我在这边等你,快点啊。
这边的我还在四处寻找着出境卡,转了好几圈才从别人手里要了一张空白的来填。出生地一栏里依然是填河南,其实河南对我来说也只是个象征性的地方。只因为当年我在父亲所在部队的医院里出世,而那个部队的所在地就是河南信阳,但我出生不到五十天我就被奶奶抱回江苏的老家去了,之后再也没去过。但不管怎么样的短暂,那都是生我的地方,中国人惯用的是祖籍,国际上却通用出生地,所以,我的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上都赫然写着河南两个大字,这两个字看起来是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的是河南这两个字眼早已经知晓,陌生的是我对那片土地没有一点点感知。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河南语音,就好象是唱豫剧:你也是河南人?俺们是同乡啊。我有点疑惑的抬起来头,只见三位尼姑站在我的身旁,我正寻思着该不该尊称她们一声师太,她们中的一位却又接着说了起来:我们是从少林寺来的,要到马来西亚去讲学,你能不能教我们填一下出境资料?我忙说可以可以,随后逐一告诉她们如何填写,最后在她们的声声道谢中我和这些“老乡”们作别,作别完这才想起少林寺哪来的尼姑呢?想问个明白吧,人都走远了。我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老是慢半拍的想起为什么,唉,回头说给陈雯听,她保准要笑话我。
正打算安心填自己手中的那张出境卡,没想到又闻“乡音”飘来:闺女,能不能帮我也填一下啊,俺去香港看女儿,不会写字,你帮帮我好吗?不知何时来了位大爷,穿着件花衬衫,拖着个大号蛇皮袋,正站在我的左侧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赶紧接过大爷手里递过来的证件,答应帮他填写,他边看着我写边说:俺就知道你这闺女是个好人,你看看,还是咱们河南人热心肠啊。我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河南人?他说:俺听见那几个尼姑叫你老乡呢。哈哈,我这个一点河南话都不会说的人,就这样变成了他们的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人家虽然还没感动到落泪的份上,但那种信任和依赖也让我觉得有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决定一直把他送上车为止。
在深圳这个移民的城市里,人们大多爱找老乡,几个说着同样口音的人在异乡的土地上共同吃着家乡口味的菜,叙着故乡的趣事,每逢过年过节再相约着一起买回家的票,从前再陌生的人也变得亲切起来。我从小就生活成长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因此,在南京时,我被称为湖南人,在湖南时,我被称为南京人,我的感觉里好象永远身处他乡。谁知到了深圳,我说的那口流利的长沙话竟交到了几个来自湖南的好友,我们之间并没有用老乡相称,但那种喜辣爱俏的湘女特性早就让人们把我们定为一种格调。当然,除此以外,我还会说南京话,南京人交友往往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不会像别处人那样轰轰烈烈的没事就搞个同乡聚会,但是,彼此之间对人都非常真诚,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是那种可以装进心里的朋友。比如陈雯,她是我在南京时的同学,后来嫁到香港,所以持的是香港身份证。因为工作缘故,她平时仍住在深圳,但不管她的证件怎么改变,我们在一起时的感觉从没有变化,和从前一样,我们说着南京话,做在青菜里也放糖的南京菜,甜甜的让她那粤派先生老说顶不住。哈!
好不容易出了海关,去给八达通充值时,我接到了晓柳的电话,她用尖声尖调的长沙话要我到铜锣湾的那间莎莎给她买一瓶法国出的水蜜桃味的香水回来,牌子型号包装她都要交待,还不能有一点点偏差,一直说到手机发烫。耳根刚清静下来,那边陈雯又用南京话边喊边冲着我走来:你怎么这么慢啊?我都去了趟上水办完一件事了。而我张了张口却根本没法回答她,因为我的河南老乡正在我的身后叫道:闺女,这个卡是怎么个用法?我的同学陈雯,大笑起来,指着我:天啦,你又找到老乡了?我瞪她一眼,扶着老大爷,把那大号蛇皮袋往她手里一推,用学来的河南话腔调对她说:来,帮咱老乡扛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