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一姐还是小学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她实小的同学们一道去打扫卫生的,却不由自主地追在江海潮身边,她很好奇他们的卡拉ok计划到底要怎样实行。
听到这儿,她忍不住开口:“可你们愿意拿家里的铺盖吗?”
反正换成她绝对不行。都不知道什么人睡过的床单被褥,打死她都不会睡。
江海潮哈哈大笑:“你出去玩睡宾馆,睡的不也是人家睡过的床嚒。”
好吧,你赢了。
少先队的大队长还是会给队员们谋福利的:“借出铺盖的同学主动成为勤工俭学小组的组员。到时候咱们根据营业情况,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嗯,叫劳务报酬。书上是这么说的。就当是他们借铺盖的租金。自家的铺盖自家洗,每次用过盖的垫的都得晒,床单被套必须得洗。还有,教室卫生他们排值日表,轮流打扫。大人唱歌的时候,他们到操场上去维持纪律。”
应该的,小伙伴们纷纷点头,有劳就有得。
可问题又回来了,他们到底应该定什么价?
江海潮想了想:“两块钱一首歌吧,住宿包晚上和早上两顿饭,嗯,八块钱。统共十块钱。”
“那洗澡怎么算?”
“去镇上澡堂洗呗,咱们澡堂不都是一块钱一个人嚒。”
“人家要是不洗澡呢,就洗脸洗脚。”
“那每间教室给几瓶开水好了。对了,还要准备盆和毛巾。”
得,这么一算起来,必须得出一笔启动资金。好在塑料盆跟毛巾批发价都不算贵,她上县城时去小商品市场带回来吧。
先挂在账上,等挣了钱再还给她。像她这种掉进钱眼里的人,别说跟学校了,就是亲兄弟,那也得明算账。
大家合计一番,感觉里里外外都考虑清楚了,准备出发去找陶老师说这事。
海音作为一个好操心的妹妹,十分担忧:“大姐,他们真的会来唱歌吗?”
大家也跟着踟蹰起来。虽然都说卡拉ok受欢迎,但有的时候听着挺好,真做起来却未必尽如人意。
主要那个是吧,他们这个卡拉ok舞台好简陋啊,还想把人大老远地从城里吸引过来。一趟收人家10块钱呢,差不多抵得上城里工人一天的工资了。就挺那个啥的。
江海潮不由自主地心里打鼓,试探着问大家:“要不,咱们弄个唱歌比赛吧。唱的最好的那个,给个奖品啥的。”
她扭头问周雪莹,“哎,你爸单位金秋歌咏比赛冠军的奖品是什么?”
“一台微波炉。”
告辞!
穷嗖嗖为什么要自取其辱?微波炉多贵啊,好几百块钱呢。他们一个人收十块,就算一趟找十五二十个人,那也不够买微波炉的钱。
“那没辙!”高强摇头叹气,“唱歌又不是写作文,写的好的自己印成书,然后让写的人买回去,连稿费都不用掏。”
他说的是他们湖港镇中心小学搞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参加作文兴趣小组的学生全都写了文章,然后学校自己印成了书。稿费当然没有,书也要自己掏钱买回家。
江海潮之前参加的是奥数班,但因为她作文见过报,老师特批她可以写。但她眼睛长在钱眼里,一听没稿费,便借口要好好学习坚决拒了这事儿。
现在听高强提起,杨桃还脑洞大开:“那就给唱的好的人录磁带,让他们买回家当纪念?”
老天爷啊,她可真够敢想的。
周雪莹不得不提醒她:“录东西很贵的,我听说有人录了半小时就好几百块钱。那还只是说话而已。”
那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他们的目标是少花钱,而不是烧钱。
“再想想看,还有什么好办法?”
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出敬老院,往学校方向去。街上店里有人在看电视,声音放的挺大:“第七届青歌赛……”
周雪莹突然间冒出句:“我妈有个朋友也参加比赛了,不晓得有没有上。要上了就能在电视上看到她了。”
大家集体“哇”起来。冯雪都难掩羡慕:“那你可认识大明星了,都上电视唱歌了,好厉害!”
杨桃咯咯笑:“我们也上过电视啊,暑假里我们都上过。”
冯雪认真地强调:“不一样,这样上电视要当大歌星的。周冰倩知道吧,唱《真的好想你》的那个,就是在上海台卡西欧大奖赛出来的,大明星呢。”
“对。”江海潮突然间眉飞色舞起来,“假如咱们这个卡拉ok比赛的优胜者能够去电视台参加歌唱比赛,那是不是会有很多人来啊?能上电视呢。”
周雪莹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脑洞堪比黑洞的朋友了,她怎么能这样异想天开?电视台哪来的唱歌比赛?
她每天都偷偷看电视的,根本没听说有比赛。
江海潮自带野孩子混不吝的气质,满不在乎道:“没有就办呗。唱歌比赛又不要多好的条件,有音响有话筒就行,电视台是现成的。”
周雪莹张了半天嘴巴才找回自己的舌头:“可电视台为什么要举办唱歌比赛呢?”
“他们没节目啊。”江海潮一本正经道,“县电视台总不能一天到晚放电影电视剧吧,那又不是他们的节目。歌星、影星、作家都要自己的代表作,难道电视台不想要吗?我们可是免费送节目给电视台。”
好吧,听着似乎蛮有道理的。
就是,明明是请电视台帮忙,她怎么就能这样理直气壮呢。
江海潮奇怪:“这难道不是双赢吗?大家都能得好处的事啊。我们可是在帮他们选拔初赛选手呢。”
所以她跑去冯雪家打主持人姐姐的bb机,等人家回复过来时,半点儿都不心虚,一二三四五说了他们的计划。
初赛选手每周二十人,从中选出得票最高的两个人。等攒一个月下来,有8位选手了,就去电视台参加现场比赛,获得月度冠军的人再去争夺年度总冠军。
怎么样?很有意思吧。
但主持人姐姐很快提出疑问:“照这么来,岂不是一个月才出一期节目?节目不能这么做,起码一个礼拜得有一期。”
江海潮卡壳了。她脑袋跑得太快,完全忘了这茬。
她实小的同学们一道去打扫卫生的,却不由自主地追在江海潮身边,她很好奇他们的卡拉ok计划到底要怎样实行。
听到这儿,她忍不住开口:“可你们愿意拿家里的铺盖吗?”
反正换成她绝对不行。都不知道什么人睡过的床单被褥,打死她都不会睡。
江海潮哈哈大笑:“你出去玩睡宾馆,睡的不也是人家睡过的床嚒。”
好吧,你赢了。
少先队的大队长还是会给队员们谋福利的:“借出铺盖的同学主动成为勤工俭学小组的组员。到时候咱们根据营业情况,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嗯,叫劳务报酬。书上是这么说的。就当是他们借铺盖的租金。自家的铺盖自家洗,每次用过盖的垫的都得晒,床单被套必须得洗。还有,教室卫生他们排值日表,轮流打扫。大人唱歌的时候,他们到操场上去维持纪律。”
应该的,小伙伴们纷纷点头,有劳就有得。
可问题又回来了,他们到底应该定什么价?
江海潮想了想:“两块钱一首歌吧,住宿包晚上和早上两顿饭,嗯,八块钱。统共十块钱。”
“那洗澡怎么算?”
“去镇上澡堂洗呗,咱们澡堂不都是一块钱一个人嚒。”
“人家要是不洗澡呢,就洗脸洗脚。”
“那每间教室给几瓶开水好了。对了,还要准备盆和毛巾。”
得,这么一算起来,必须得出一笔启动资金。好在塑料盆跟毛巾批发价都不算贵,她上县城时去小商品市场带回来吧。
先挂在账上,等挣了钱再还给她。像她这种掉进钱眼里的人,别说跟学校了,就是亲兄弟,那也得明算账。
大家合计一番,感觉里里外外都考虑清楚了,准备出发去找陶老师说这事。
海音作为一个好操心的妹妹,十分担忧:“大姐,他们真的会来唱歌吗?”
大家也跟着踟蹰起来。虽然都说卡拉ok受欢迎,但有的时候听着挺好,真做起来却未必尽如人意。
主要那个是吧,他们这个卡拉ok舞台好简陋啊,还想把人大老远地从城里吸引过来。一趟收人家10块钱呢,差不多抵得上城里工人一天的工资了。就挺那个啥的。
江海潮不由自主地心里打鼓,试探着问大家:“要不,咱们弄个唱歌比赛吧。唱的最好的那个,给个奖品啥的。”
她扭头问周雪莹,“哎,你爸单位金秋歌咏比赛冠军的奖品是什么?”
“一台微波炉。”
告辞!
穷嗖嗖为什么要自取其辱?微波炉多贵啊,好几百块钱呢。他们一个人收十块,就算一趟找十五二十个人,那也不够买微波炉的钱。
“那没辙!”高强摇头叹气,“唱歌又不是写作文,写的好的自己印成书,然后让写的人买回去,连稿费都不用掏。”
他说的是他们湖港镇中心小学搞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参加作文兴趣小组的学生全都写了文章,然后学校自己印成了书。稿费当然没有,书也要自己掏钱买回家。
江海潮之前参加的是奥数班,但因为她作文见过报,老师特批她可以写。但她眼睛长在钱眼里,一听没稿费,便借口要好好学习坚决拒了这事儿。
现在听高强提起,杨桃还脑洞大开:“那就给唱的好的人录磁带,让他们买回家当纪念?”
老天爷啊,她可真够敢想的。
周雪莹不得不提醒她:“录东西很贵的,我听说有人录了半小时就好几百块钱。那还只是说话而已。”
那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他们的目标是少花钱,而不是烧钱。
“再想想看,还有什么好办法?”
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出敬老院,往学校方向去。街上店里有人在看电视,声音放的挺大:“第七届青歌赛……”
周雪莹突然间冒出句:“我妈有个朋友也参加比赛了,不晓得有没有上。要上了就能在电视上看到她了。”
大家集体“哇”起来。冯雪都难掩羡慕:“那你可认识大明星了,都上电视唱歌了,好厉害!”
杨桃咯咯笑:“我们也上过电视啊,暑假里我们都上过。”
冯雪认真地强调:“不一样,这样上电视要当大歌星的。周冰倩知道吧,唱《真的好想你》的那个,就是在上海台卡西欧大奖赛出来的,大明星呢。”
“对。”江海潮突然间眉飞色舞起来,“假如咱们这个卡拉ok比赛的优胜者能够去电视台参加歌唱比赛,那是不是会有很多人来啊?能上电视呢。”
周雪莹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脑洞堪比黑洞的朋友了,她怎么能这样异想天开?电视台哪来的唱歌比赛?
她每天都偷偷看电视的,根本没听说有比赛。
江海潮自带野孩子混不吝的气质,满不在乎道:“没有就办呗。唱歌比赛又不要多好的条件,有音响有话筒就行,电视台是现成的。”
周雪莹张了半天嘴巴才找回自己的舌头:“可电视台为什么要举办唱歌比赛呢?”
“他们没节目啊。”江海潮一本正经道,“县电视台总不能一天到晚放电影电视剧吧,那又不是他们的节目。歌星、影星、作家都要自己的代表作,难道电视台不想要吗?我们可是免费送节目给电视台。”
好吧,听着似乎蛮有道理的。
就是,明明是请电视台帮忙,她怎么就能这样理直气壮呢。
江海潮奇怪:“这难道不是双赢吗?大家都能得好处的事啊。我们可是在帮他们选拔初赛选手呢。”
所以她跑去冯雪家打主持人姐姐的bb机,等人家回复过来时,半点儿都不心虚,一二三四五说了他们的计划。
初赛选手每周二十人,从中选出得票最高的两个人。等攒一个月下来,有8位选手了,就去电视台参加现场比赛,获得月度冠军的人再去争夺年度总冠军。
怎么样?很有意思吧。
但主持人姐姐很快提出疑问:“照这么来,岂不是一个月才出一期节目?节目不能这么做,起码一个礼拜得有一期。”
江海潮卡壳了。她脑袋跑得太快,完全忘了这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