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一生一世唯爱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然而景泰帝后继无人,之后病重在床,让英宗和被于谦打压的一干旧臣重新联系上,发动政变,又重新登基。
这时节国内土地兼并格外严重,处处都是流民,为了安抚流民,英宗下达政策,动员流民迁徙去当时环境恶劣的两湖,并许诺但凡流民开荒所得土地,尽皆归流民所有,并可十年不向国家纳税,一时间两湖地区得到火速发展,短短几年里,就显现出人丁兴旺的现象。
然而当权贵族们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最终怂恿皇帝以流民当初是罪民,不事生产,四处游荡生事的名义,毫无节制的侵吞了两湖新开发出的土地,矛盾彻底激化,终于导致有人振臂高呼,结党作乱。
叛乱持续几年之久,最终被镇压,并因为几年之后云南土司之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这个策论的题目,到底怎么答?
如果是正常的回答方式,无论就是首先立意,流民之罪,是国家不安定的因素,然后分几点详细阐述,最后肯定一番镇压的作用。
但估计在场考试的学子们,十个人里面,有九个半都会选择这种安全的答题方式。
但她张敏之绝对不行。
她很清楚,低调做人才不会被当做出头鸟,可是她更清楚,如果不高调,想要进入岳麓书院,恐怕很难。先不说书院内那盘根错杂的关系,单就能获得举荐的这一群新生身世背景,就足够难以应付了,在客栈的两日,她可是看得分明。
而她之所以有自信被录取,也不过仗着自己有才,因为现在的大明,很缺人才。
从当今陛下颁下旨意,让岳麓书院废弃只让世家子弟进学的旧制,多多招纳平民学子,但凡凭借真才实学进入岳麓书院的学子,均可获得奖励,甚至明确表示,最佳学子可进京参与殿前比试,胜利者可以向圣上提出要求,包括家人减刑。
这也是张敏之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降刑一等,父亲的死罪即可变成流放,虽然好不了多少,起码保住了性命,也为她争取到了时间,让她可以为他洗刷冤屈!
至于所谓的人才机制,跟她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一旦为父亲平反,她便会找机会退出众人的视线,诈死也好,隐居也罢,总之是绝对不再出现。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目前最紧要的,自然就是通过考试。
……
她慢慢拿起毛笔,只觉得重如泰山。
张敏之深吸一口气,写下自己的论点。
圈地一事,实为英宗皇帝之过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政者,当以民为先。正是因为英宗皇帝管理出了问题,对臣下监督失察,导致农民土地被地方上的当权阶级以种种理由兼并,农民失去土地,而大明却不像大宋一样,有充足的海外贸易来填补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才会导致大量的农民被迫成为了流民。
而英宗既然出台了流民开发荒地的政策,就应该始终如一,人人都知荒地开发之难,刀耕火种,还要精心伺候,如此几年,才勉强能产出粮食,却偏偏在见到两湖土地之肥美后,出尔反尔,纵使贵族侵吞,这才造成流民之祸。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英宗将百姓玩弄于鼓掌之间,因此才会遭受百姓的奋力反抗。试问这天下的流民,是否可以全部杀个干净?而朝廷朝令夕改,会在百姓中大大降低了信用程度。
元朝末年,流民不断,蒙古蛮夷四处镇压,太祖皇帝一呼百应,完成我汉人的大一统,复兴我华夏的朝廷。我大明如若不吸取经验,过去历历在目,又和元人有何区别?
张敏之心跳如鼓,英宗作为当今圣上之父,又已经过世,是不便评价他的过错的,但她并不想一味歌功颂德,她只能赌一把,赌书院里的有视之士,能看得出她的观点好坏。
……
事实上张敏之的卷子出现在书院先生们面前的时候,也真的是惊艳了一把。
字迹大气洒脱,文章结构严谨,立意清晰明了,敢说敢言,放到哪里,都能拔得头筹,只是对英宗的批评太过尖锐,实在是年轻气盛。
当天晚上,她就被人通知,叫去了书院的孙院长房间。
孙院长本身是御史出身,也曾教导过太子朱佑樘学... -->>
然而景泰帝后继无人,之后病重在床,让英宗和被于谦打压的一干旧臣重新联系上,发动政变,又重新登基。
这时节国内土地兼并格外严重,处处都是流民,为了安抚流民,英宗下达政策,动员流民迁徙去当时环境恶劣的两湖,并许诺但凡流民开荒所得土地,尽皆归流民所有,并可十年不向国家纳税,一时间两湖地区得到火速发展,短短几年里,就显现出人丁兴旺的现象。
然而当权贵族们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最终怂恿皇帝以流民当初是罪民,不事生产,四处游荡生事的名义,毫无节制的侵吞了两湖新开发出的土地,矛盾彻底激化,终于导致有人振臂高呼,结党作乱。
叛乱持续几年之久,最终被镇压,并因为几年之后云南土司之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这个策论的题目,到底怎么答?
如果是正常的回答方式,无论就是首先立意,流民之罪,是国家不安定的因素,然后分几点详细阐述,最后肯定一番镇压的作用。
但估计在场考试的学子们,十个人里面,有九个半都会选择这种安全的答题方式。
但她张敏之绝对不行。
她很清楚,低调做人才不会被当做出头鸟,可是她更清楚,如果不高调,想要进入岳麓书院,恐怕很难。先不说书院内那盘根错杂的关系,单就能获得举荐的这一群新生身世背景,就足够难以应付了,在客栈的两日,她可是看得分明。
而她之所以有自信被录取,也不过仗着自己有才,因为现在的大明,很缺人才。
从当今陛下颁下旨意,让岳麓书院废弃只让世家子弟进学的旧制,多多招纳平民学子,但凡凭借真才实学进入岳麓书院的学子,均可获得奖励,甚至明确表示,最佳学子可进京参与殿前比试,胜利者可以向圣上提出要求,包括家人减刑。
这也是张敏之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降刑一等,父亲的死罪即可变成流放,虽然好不了多少,起码保住了性命,也为她争取到了时间,让她可以为他洗刷冤屈!
至于所谓的人才机制,跟她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一旦为父亲平反,她便会找机会退出众人的视线,诈死也好,隐居也罢,总之是绝对不再出现。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目前最紧要的,自然就是通过考试。
……
她慢慢拿起毛笔,只觉得重如泰山。
张敏之深吸一口气,写下自己的论点。
圈地一事,实为英宗皇帝之过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政者,当以民为先。正是因为英宗皇帝管理出了问题,对臣下监督失察,导致农民土地被地方上的当权阶级以种种理由兼并,农民失去土地,而大明却不像大宋一样,有充足的海外贸易来填补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才会导致大量的农民被迫成为了流民。
而英宗既然出台了流民开发荒地的政策,就应该始终如一,人人都知荒地开发之难,刀耕火种,还要精心伺候,如此几年,才勉强能产出粮食,却偏偏在见到两湖土地之肥美后,出尔反尔,纵使贵族侵吞,这才造成流民之祸。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英宗将百姓玩弄于鼓掌之间,因此才会遭受百姓的奋力反抗。试问这天下的流民,是否可以全部杀个干净?而朝廷朝令夕改,会在百姓中大大降低了信用程度。
元朝末年,流民不断,蒙古蛮夷四处镇压,太祖皇帝一呼百应,完成我汉人的大一统,复兴我华夏的朝廷。我大明如若不吸取经验,过去历历在目,又和元人有何区别?
张敏之心跳如鼓,英宗作为当今圣上之父,又已经过世,是不便评价他的过错的,但她并不想一味歌功颂德,她只能赌一把,赌书院里的有视之士,能看得出她的观点好坏。
……
事实上张敏之的卷子出现在书院先生们面前的时候,也真的是惊艳了一把。
字迹大气洒脱,文章结构严谨,立意清晰明了,敢说敢言,放到哪里,都能拔得头筹,只是对英宗的批评太过尖锐,实在是年轻气盛。
当天晚上,她就被人通知,叫去了书院的孙院长房间。
孙院长本身是御史出身,也曾教导过太子朱佑樘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