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夜阑京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便留她下,两人挤一沙发睡了大半月。
到欧洲,三姐读化学,郑三小姐读美学。
她们一同入学,相约寒窗期满,一同归国。世界大战爆发,留洋在外的学生先后中断学业回国。谢骋昔身染重病,无法走,郑三小姐家人几次来接她,都被拒绝了。谢骋昔怕撑不下去,将全副首饰和钱托付给郑家三小姐,要她若不愿归家,就在这里等谢骛清接应,再去贵州谢家,谢家必会将她当亲女儿照顾。
一个月后,谢骛清冲破封锁找到小公寓,三姐已病愈。
两人辗转回了国。习西洋之科学,远渡重洋归国的好友,一到国内就成了南北对立阵营的人。自此,再没见过。
“三姐留洋归来,副官成了参谋,彼时正在战场上,他让副官接火车,问三姐,她十三岁说的话算不算数。三姐说,谢家人一诺万金,你活着下了战场,便来娶我。”
东厢房亮了灯,透到正房,像散场的白光。
满耳蝉声,再无人言。
参谋牺牲于北伐战场,三姐在金陵被枪杀。
那年谢家落败,治丧礼上,前来吊唁的宾客寥寥,郑三小姐带着幺弟郑渡,自关外而来,带挽联数十幅,填满了空荡荡的灵堂。她在灵堂陪坐了一夜。
***
谢骛清在北平一露面,就备受瞩目。
何未对他的事从不过问。军务机密,并非儿戏。
谢骛清着人准备了新式西装,还有金表等一切颓败贵公子的物事,每日在六国饭店、北京饭店和广和、广德楼内应局,仿佛回到入京那年。不过是手上多了一根文明杖。扣青悄悄对她说,男人有战功战伤,更添魅力,怪让人担心的,劝她陪着应酬。
“哪里有空陪他。”何未笑着道。
她除了忙于白谨行的事,还要配合救灾运粮。
从前年开始,湖南九省水灾,四川三省水灾,陕西则闹了旱灾。
她在办公室看《大公报》要闻,看到某重灾县城,米价已涨到12元一斗,担心不已。在北平,扣青这种工作薪水月3元,一个普通四合院月租20元。那米价,堪称天价。
“各地受灾,中原几个省却战火不停,”胡盛秋摇头,“吃苦的全是普通人。”
何未暗叹,叠上报纸。
今晚广德楼有义演,她须到场。
这种义演,须有头有脸的人去撑场面,那些豪绅,新军阀和名媛闺秀们想露头,都会踊跃捐款,如此受到好处的是灾民。她这几年不大人前活动,每逢这种活动才去,带上支票、金叶子,支票捐款,金叶子赠有志新人。
不过在此前,她约了谢骛清先去劝业场。难得有半日清闲,办个私事。
夕阳西下,白石阶的大门内外,立着一个西装革履,拄着手杖的男人。
谢骛清独自一个立在雕花的白石门下,负责警卫的人都散开,隐在人群里。他没见过这等时髦的现代场所,比青云阁更大,也没达官贵人,来往学生和青年人居多。
她几步迈上白石阶,笑着,拍他的手臂。
他一低头,见面前刚过花信之年的女孩子,浅粉的连身裙大袖在手肘处,露出纤细的手腕子,没戴首饰。她鲜少穿如此醒目的颜色,谢骛清不觉细看。
“奇怪吗?”她被他看得不安。
他摇头:“过于好看。”
“今晚教育部在这里有公宴,我不想被人认出来,快进去,”她挽住谢骛清的手臂,俏声说,“带你逛逛这里,时下年轻人最爱来的地方。”
这个大劝业场的一楼卖日用品,古书籍,往二楼售卖文物和刺绣。
谢骛清跟着她挤入厢式电梯,往三楼去,随着链条搅动轨道的声响,他感觉到电梯内陌生人的气息,最主要的还是身前的她。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不是穿军靴站在泥土地上对着尸横遍野的战场,也不是觥筹交错的灯笼下、举杯奉承的风月场……是人声鼎沸的商场。
没人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旁人。
“四楼有个新罗天剧场,那些人来看评剧。”她带他在三楼出电梯,说那些没下来的人。
她指不远处:“那个是乒乓球馆。你会打吗?”
谢骛清笑了:“军校的娱乐项目之一。”
尽头有一家北平同生照相馆。
何未拿着张名片,对照名字,见一字不差,才放心进去。
里边有个学徒在擦着门框,见两人,问,预定了没有。何未说,预定了,一位叫扣青的女孩子预定的。学徒擦干净手,把柜子里的登记簿翻开,那纸页边沿早被磨得发黄发毛了。
“进来吧,我去叫师父,”那学徒指里边,“有镜子和梳子,先准备上。”
谢骛清到这里,约莫猜到她想要合照。
她和谢骛清进去。幼时照相,相师到家里,等着她,这也是破天荒地出来照相。
“怕叫相师去家里,乱说话。在这里拍更安全。”
他们两个已有同居的传闻,在社交场上无伤大雅。但合照这种事更像确定关系,须藏好。
她立在镜子前,没拿梳子,用手理了理头发后,回头打量他,伸手,在谢骛清额头前照着他过去的习惯,将他的头发往后理。谢骛清的额头不宽,头发往后捋确实更好看。
不过谢骛清对好看这种事,不在乎。
“你应酬时候倒是注意的,”她揶揄他,“和我约,敷衍得很。”
她竟看他的短发里有白发,心头一刺。
谢骛清低头一笑,随手捋了捋,轻声说:“人老了,惰性就大了。也就不在意了。”
她笑:“你过去在意过?”
他也笑:“认识你之后,倒是在意过一段日子。”
“说得我十分好色。”
他道:“以色侍人,未必不是一种情趣。”
没正经。
照相师傅来,见他们的样子,便直接问:结婚留念?
何未低低嗯了声,回答外人,脸红了。师傅观人多,问谢骛清是否从过军,谢骛清没否认,师傅便让他们两个摆出军人夫妇的模样。谢骛清一手斜插在西裤口袋里,一手在身前,不必摆已是大将风范。
他像极十八岁的姿态,不过身前的手不再虚握成拳,而是以肩承载着何未的半个身子,握住了她的两只手。
她因谢骛清手的力度,心房微窒。
白光闪过,竟紧张地险些眨眼,万幸有经验,撑住了。照完便问:“我笑了吗?”
照相师傅笑着说:“笑了,等着吧。”
她预约得最加急,在古玩店逛了两个小时,就拿到了那张照片,柯达相纸手感好,虽贵,花得钱倒也值得。时兴的圆弧阴影背景,她看了会儿,被谢骛清拿走。谢骛清比她看得更久。
“就这一张?”他问。
她倒忘了两人都该存一张。
“只来得及洗出来一张,最加急的,”她说,“底片当面销毁,预先说好的。”
谢骛清不多话,用手指将照片抹平整,放入西装内。
便留她下,两人挤一沙发睡了大半月。
到欧洲,三姐读化学,郑三小姐读美学。
她们一同入学,相约寒窗期满,一同归国。世界大战爆发,留洋在外的学生先后中断学业回国。谢骋昔身染重病,无法走,郑三小姐家人几次来接她,都被拒绝了。谢骋昔怕撑不下去,将全副首饰和钱托付给郑家三小姐,要她若不愿归家,就在这里等谢骛清接应,再去贵州谢家,谢家必会将她当亲女儿照顾。
一个月后,谢骛清冲破封锁找到小公寓,三姐已病愈。
两人辗转回了国。习西洋之科学,远渡重洋归国的好友,一到国内就成了南北对立阵营的人。自此,再没见过。
“三姐留洋归来,副官成了参谋,彼时正在战场上,他让副官接火车,问三姐,她十三岁说的话算不算数。三姐说,谢家人一诺万金,你活着下了战场,便来娶我。”
东厢房亮了灯,透到正房,像散场的白光。
满耳蝉声,再无人言。
参谋牺牲于北伐战场,三姐在金陵被枪杀。
那年谢家落败,治丧礼上,前来吊唁的宾客寥寥,郑三小姐带着幺弟郑渡,自关外而来,带挽联数十幅,填满了空荡荡的灵堂。她在灵堂陪坐了一夜。
***
谢骛清在北平一露面,就备受瞩目。
何未对他的事从不过问。军务机密,并非儿戏。
谢骛清着人准备了新式西装,还有金表等一切颓败贵公子的物事,每日在六国饭店、北京饭店和广和、广德楼内应局,仿佛回到入京那年。不过是手上多了一根文明杖。扣青悄悄对她说,男人有战功战伤,更添魅力,怪让人担心的,劝她陪着应酬。
“哪里有空陪他。”何未笑着道。
她除了忙于白谨行的事,还要配合救灾运粮。
从前年开始,湖南九省水灾,四川三省水灾,陕西则闹了旱灾。
她在办公室看《大公报》要闻,看到某重灾县城,米价已涨到12元一斗,担心不已。在北平,扣青这种工作薪水月3元,一个普通四合院月租20元。那米价,堪称天价。
“各地受灾,中原几个省却战火不停,”胡盛秋摇头,“吃苦的全是普通人。”
何未暗叹,叠上报纸。
今晚广德楼有义演,她须到场。
这种义演,须有头有脸的人去撑场面,那些豪绅,新军阀和名媛闺秀们想露头,都会踊跃捐款,如此受到好处的是灾民。她这几年不大人前活动,每逢这种活动才去,带上支票、金叶子,支票捐款,金叶子赠有志新人。
不过在此前,她约了谢骛清先去劝业场。难得有半日清闲,办个私事。
夕阳西下,白石阶的大门内外,立着一个西装革履,拄着手杖的男人。
谢骛清独自一个立在雕花的白石门下,负责警卫的人都散开,隐在人群里。他没见过这等时髦的现代场所,比青云阁更大,也没达官贵人,来往学生和青年人居多。
她几步迈上白石阶,笑着,拍他的手臂。
他一低头,见面前刚过花信之年的女孩子,浅粉的连身裙大袖在手肘处,露出纤细的手腕子,没戴首饰。她鲜少穿如此醒目的颜色,谢骛清不觉细看。
“奇怪吗?”她被他看得不安。
他摇头:“过于好看。”
“今晚教育部在这里有公宴,我不想被人认出来,快进去,”她挽住谢骛清的手臂,俏声说,“带你逛逛这里,时下年轻人最爱来的地方。”
这个大劝业场的一楼卖日用品,古书籍,往二楼售卖文物和刺绣。
谢骛清跟着她挤入厢式电梯,往三楼去,随着链条搅动轨道的声响,他感觉到电梯内陌生人的气息,最主要的还是身前的她。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不是穿军靴站在泥土地上对着尸横遍野的战场,也不是觥筹交错的灯笼下、举杯奉承的风月场……是人声鼎沸的商场。
没人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旁人。
“四楼有个新罗天剧场,那些人来看评剧。”她带他在三楼出电梯,说那些没下来的人。
她指不远处:“那个是乒乓球馆。你会打吗?”
谢骛清笑了:“军校的娱乐项目之一。”
尽头有一家北平同生照相馆。
何未拿着张名片,对照名字,见一字不差,才放心进去。
里边有个学徒在擦着门框,见两人,问,预定了没有。何未说,预定了,一位叫扣青的女孩子预定的。学徒擦干净手,把柜子里的登记簿翻开,那纸页边沿早被磨得发黄发毛了。
“进来吧,我去叫师父,”那学徒指里边,“有镜子和梳子,先准备上。”
谢骛清到这里,约莫猜到她想要合照。
她和谢骛清进去。幼时照相,相师到家里,等着她,这也是破天荒地出来照相。
“怕叫相师去家里,乱说话。在这里拍更安全。”
他们两个已有同居的传闻,在社交场上无伤大雅。但合照这种事更像确定关系,须藏好。
她立在镜子前,没拿梳子,用手理了理头发后,回头打量他,伸手,在谢骛清额头前照着他过去的习惯,将他的头发往后理。谢骛清的额头不宽,头发往后捋确实更好看。
不过谢骛清对好看这种事,不在乎。
“你应酬时候倒是注意的,”她揶揄他,“和我约,敷衍得很。”
她竟看他的短发里有白发,心头一刺。
谢骛清低头一笑,随手捋了捋,轻声说:“人老了,惰性就大了。也就不在意了。”
她笑:“你过去在意过?”
他也笑:“认识你之后,倒是在意过一段日子。”
“说得我十分好色。”
他道:“以色侍人,未必不是一种情趣。”
没正经。
照相师傅来,见他们的样子,便直接问:结婚留念?
何未低低嗯了声,回答外人,脸红了。师傅观人多,问谢骛清是否从过军,谢骛清没否认,师傅便让他们两个摆出军人夫妇的模样。谢骛清一手斜插在西裤口袋里,一手在身前,不必摆已是大将风范。
他像极十八岁的姿态,不过身前的手不再虚握成拳,而是以肩承载着何未的半个身子,握住了她的两只手。
她因谢骛清手的力度,心房微窒。
白光闪过,竟紧张地险些眨眼,万幸有经验,撑住了。照完便问:“我笑了吗?”
照相师傅笑着说:“笑了,等着吧。”
她预约得最加急,在古玩店逛了两个小时,就拿到了那张照片,柯达相纸手感好,虽贵,花得钱倒也值得。时兴的圆弧阴影背景,她看了会儿,被谢骛清拿走。谢骛清比她看得更久。
“就这一张?”他问。
她倒忘了两人都该存一张。
“只来得及洗出来一张,最加急的,”她说,“底片当面销毁,预先说好的。”
谢骛清不多话,用手指将照片抹平整,放入西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