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巴山大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天亮时分女儿才从工作地回到家。乘车一整夜,上午只能让她补补瞌睡。待到午时过了许久才吃午饭,下午我们决计出去走走。
“爸爸,去那里?”女儿问我。我想逛街也没意思,附近的公园也经常去。“去六口河看看檀木梁隧道口吧”我就这样决定了回答道。“那年不是去过了嘛!又去?”女儿有些不解地问。“我又想去看看,这个季节,那里是青山绿水哦,值得一看”我带着诱惑的口气回答。“那好吧”女儿似乎明白了我的意图。
六口河,是一个上有襄渝铁路(1)线,下有210国道蜿蜒穿过的峡谷带小地名。檀木梁隧道,是襄渝铁路(1)线,穿越大巴山腹地经过的一个普通隧道。
上世纪70年代末,襄渝铁路就一条单线,没有后来修建的复线,所以今天称它为襄渝铁路(1)线。那时候我刚高中毕业才17岁,被当时还叫公社(现称乡政府)安排去县护路民兵连。县护路民兵连由县武装部领导,全连有二十几个班,一个班有八九上十多个人不等,任务是守护铁路经过本县区域的桥梁或隧道,保证火车运行畅通,还有一个机动班负责查岗查哨和应急处置。
我报到后,把我分配在一个地属钢铁厂附近的九班的,这个班的任务是守护两座桥梁。没过多久,就把我调到了檀木梁隧道上口的7班。
檀木梁隧道,长1700多米,隧道上下两个口各驻有一个班。两个班的任务就是防守不被破坏,确保隧道安全畅通。我们负责守护的上隧道口,处在旁边是悬崖峭壁的峡谷段,铁路出隧道口向前延伸不到300米,就是一座跨河桥梁。经过大巴山腹地的襄渝铁路,基本上都是桥隧相连,若还能辨认是一条铁路的话,就只能看到大山峡谷中的桥梁和隧道口。
出门下楼驱车,随国道下行。暮春时节的晴天,午后的阳光尤为灿烂。一路青山从车窗两边滑过,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就达到了目的地。
我将车停放在国道边缘,下车就向国道右侧上面的铁路隧道口望去。只见隧道口的铁路外边有绿色的铁丝网,隧道外一条工整的梯坎路,从国道边竖折通向了隧道口的上面。“哎!怎么有这样一条路呢?那年来也没有啊?”我好像突然被整蒙了。这条路的地方原来是一处悬崖峭壁,要去隧道口上面的地方,必须从隧道口横穿铁路才能上去。
反正我估计,这条路是可以达到隧道口上面的。不然隧道口后面山上的人,无法抵达公路上的。看来这是一条为了绕过铁路,到达隧道口上方的一条必经之路。
顺竖折的梯坎路拾级而上,行至超过铁路高时,我停下脚步,看到隧道口直到前面桥梁的这段铁路,是多么的熟悉啊!而现在铁路两边不可逾越的绿色铁丝网才是那么陌生。此时我终于明白,脚下这条路无疑是铁路部门,为了隧道口上面山上的老百姓,不横过铁路保障安全,才在原来的悬崖峭壁上,修了这样一条梯坎路。
到达上面的平缓地,我站在原来营房的后坎上,看着坎下原是一排整齐营房的地方,现已是一块结满油菜夹的庄稼地,曾经的营房模样又浮现在我眼前。
当年我们住的营房,是铁道兵修建铁路时留下来的。整整齐齐一排,好像有8间屋子。当头的一间是厨房,中间是办公室或者说是会议室,还有一间保管室,用于存放擦枪油或者其它公物,其余的就是我们的寝室。我们班有8个人,班长、副班长一人一个寝室,我们当战士的资历老一点就两个人一个寝室,年轻的就3、4个人一个寝室。
好想再次走进原来的营房,我信步来到油菜地里,发现当年营房的基石还在,也依稀可辨当时房间的位置。我在里面走进走出,好像又回到了当年营房的情景。
在当年会议室的位置,我仿佛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学习记录簿、点名册,执勤登记薄,还有学习园地里每个人的学习心得。班长,副班长都是从部队回来退伍军人,思想和军事素质都是我敬佩的。每周末开班务会的情景还清晰记得,长期给我们讲的就是责任,要不惜一切确保守护的目标不受破坏,保障铁路运输畅通。
在当年寝室的位置,想起那时的白天,我除了站岗的时间外,基本上都是在寝室读书看报。连里给我们每个班订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民兵杂志。我觉得这些好像不够(好)看,我用每月32元工资的部分,还去所在地(公社)邮政所订了当代、小说月报、散文等文学刊物,读着那些作品,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奠定了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当年厨房的位置,我想起那时当炊事员,是我感到最难过的时间。轮流替换每人当一个月炊事员,不管你会不会做饭都得学做。那时我们享受象非农业人口一样吃国家供应粮,只不过是叫统筹粮。反正是与非农户一样的价格,一样的供应标准(60%的大米,40%的面粉),每人每月30斤(比非农业人口还多两斤)。每次煮饭按人头定量计算,煮米饭就炒菜、还要给每个人分均匀,扯面片就汤汤水水每人一碗。
营房周围有几块菜地,班里每周都要组织一次劳动。除开站岗执勤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也就是种植我们自己要吃的蔬菜。劳动时大家有说有笑,七手八脚,齐心协力,充分体现着集体的的温暖。随季节我们种植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当炊事员的可以自由选择采摘,每每吃到我们自己劳动的成果,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感觉洋溢在心
营房侧面不远的溪沟,已看不见当年的情景了。那时的这条溪流,平时流水潺潺,清澈透明,遇大(暴)雨也山洪暴发,汹涌澎湃。溪水流经营房前面的地巴坎,再流下铁路下的涵洞,注入国道坎下的后河水。别看这条小溪,我们煮饭、洗衣、洗澡用水都依靠着它,... -->>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天亮时分女儿才从工作地回到家。乘车一整夜,上午只能让她补补瞌睡。待到午时过了许久才吃午饭,下午我们决计出去走走。
“爸爸,去那里?”女儿问我。我想逛街也没意思,附近的公园也经常去。“去六口河看看檀木梁隧道口吧”我就这样决定了回答道。“那年不是去过了嘛!又去?”女儿有些不解地问。“我又想去看看,这个季节,那里是青山绿水哦,值得一看”我带着诱惑的口气回答。“那好吧”女儿似乎明白了我的意图。
六口河,是一个上有襄渝铁路(1)线,下有210国道蜿蜒穿过的峡谷带小地名。檀木梁隧道,是襄渝铁路(1)线,穿越大巴山腹地经过的一个普通隧道。
上世纪70年代末,襄渝铁路就一条单线,没有后来修建的复线,所以今天称它为襄渝铁路(1)线。那时候我刚高中毕业才17岁,被当时还叫公社(现称乡政府)安排去县护路民兵连。县护路民兵连由县武装部领导,全连有二十几个班,一个班有八九上十多个人不等,任务是守护铁路经过本县区域的桥梁或隧道,保证火车运行畅通,还有一个机动班负责查岗查哨和应急处置。
我报到后,把我分配在一个地属钢铁厂附近的九班的,这个班的任务是守护两座桥梁。没过多久,就把我调到了檀木梁隧道上口的7班。
檀木梁隧道,长1700多米,隧道上下两个口各驻有一个班。两个班的任务就是防守不被破坏,确保隧道安全畅通。我们负责守护的上隧道口,处在旁边是悬崖峭壁的峡谷段,铁路出隧道口向前延伸不到300米,就是一座跨河桥梁。经过大巴山腹地的襄渝铁路,基本上都是桥隧相连,若还能辨认是一条铁路的话,就只能看到大山峡谷中的桥梁和隧道口。
出门下楼驱车,随国道下行。暮春时节的晴天,午后的阳光尤为灿烂。一路青山从车窗两边滑过,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就达到了目的地。
我将车停放在国道边缘,下车就向国道右侧上面的铁路隧道口望去。只见隧道口的铁路外边有绿色的铁丝网,隧道外一条工整的梯坎路,从国道边竖折通向了隧道口的上面。“哎!怎么有这样一条路呢?那年来也没有啊?”我好像突然被整蒙了。这条路的地方原来是一处悬崖峭壁,要去隧道口上面的地方,必须从隧道口横穿铁路才能上去。
反正我估计,这条路是可以达到隧道口上面的。不然隧道口后面山上的人,无法抵达公路上的。看来这是一条为了绕过铁路,到达隧道口上方的一条必经之路。
顺竖折的梯坎路拾级而上,行至超过铁路高时,我停下脚步,看到隧道口直到前面桥梁的这段铁路,是多么的熟悉啊!而现在铁路两边不可逾越的绿色铁丝网才是那么陌生。此时我终于明白,脚下这条路无疑是铁路部门,为了隧道口上面山上的老百姓,不横过铁路保障安全,才在原来的悬崖峭壁上,修了这样一条梯坎路。
到达上面的平缓地,我站在原来营房的后坎上,看着坎下原是一排整齐营房的地方,现已是一块结满油菜夹的庄稼地,曾经的营房模样又浮现在我眼前。
当年我们住的营房,是铁道兵修建铁路时留下来的。整整齐齐一排,好像有8间屋子。当头的一间是厨房,中间是办公室或者说是会议室,还有一间保管室,用于存放擦枪油或者其它公物,其余的就是我们的寝室。我们班有8个人,班长、副班长一人一个寝室,我们当战士的资历老一点就两个人一个寝室,年轻的就3、4个人一个寝室。
好想再次走进原来的营房,我信步来到油菜地里,发现当年营房的基石还在,也依稀可辨当时房间的位置。我在里面走进走出,好像又回到了当年营房的情景。
在当年会议室的位置,我仿佛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学习记录簿、点名册,执勤登记薄,还有学习园地里每个人的学习心得。班长,副班长都是从部队回来退伍军人,思想和军事素质都是我敬佩的。每周末开班务会的情景还清晰记得,长期给我们讲的就是责任,要不惜一切确保守护的目标不受破坏,保障铁路运输畅通。
在当年寝室的位置,想起那时的白天,我除了站岗的时间外,基本上都是在寝室读书看报。连里给我们每个班订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民兵杂志。我觉得这些好像不够(好)看,我用每月32元工资的部分,还去所在地(公社)邮政所订了当代、小说月报、散文等文学刊物,读着那些作品,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奠定了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当年厨房的位置,我想起那时当炊事员,是我感到最难过的时间。轮流替换每人当一个月炊事员,不管你会不会做饭都得学做。那时我们享受象非农业人口一样吃国家供应粮,只不过是叫统筹粮。反正是与非农户一样的价格,一样的供应标准(60%的大米,40%的面粉),每人每月30斤(比非农业人口还多两斤)。每次煮饭按人头定量计算,煮米饭就炒菜、还要给每个人分均匀,扯面片就汤汤水水每人一碗。
营房周围有几块菜地,班里每周都要组织一次劳动。除开站岗执勤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也就是种植我们自己要吃的蔬菜。劳动时大家有说有笑,七手八脚,齐心协力,充分体现着集体的的温暖。随季节我们种植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当炊事员的可以自由选择采摘,每每吃到我们自己劳动的成果,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感觉洋溢在心
营房侧面不远的溪沟,已看不见当年的情景了。那时的这条溪流,平时流水潺潺,清澈透明,遇大(暴)雨也山洪暴发,汹涌澎湃。溪水流经营房前面的地巴坎,再流下铁路下的涵洞,注入国道坎下的后河水。别看这条小溪,我们煮饭、洗衣、洗澡用水都依靠着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