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元末新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谭晔虽是教民,不过听其言,颇有怜悯之心,与那阳朔截然不同,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不妨先用之,此人知晓阳朔底细,此次夺城正好问个究竟。”
“汉生亦是同感,若其执迷不悟,在夺城后处置不迟。”孔英接着道,“若是可用,还需细细观其虚实,听闻尚有数百教众在寨外,可容某一观,再来禀告。更何况,各地流落教民不少,有此子为号,也可收众教民之心。”
曲波等其余人只言:一切悉听飞将军吩咐!
于志龙点点头,诸人多是赞同先纳为己用,再观后效。谢林默默听众人表态,抚须再不多言。
“此事先不急。”于志龙再对于世昌道:“世昌这次进城,了解敌情不少,不如再遣细作和土著入城,多结城内不满之人,以为内应。趁着石泽波和阳朔立足未稳,明日入夜后即可攻取。”
于世昌领命道:“某这就找白世轩,再遣得力之人入城。”
“先定下计划再出发不迟。”于志龙急忙喊住欲拔脚就走的于世昌。
曲波禁不住问道:“阳朔,谭晔皆是弥勒教人,万一这谭晔是阳朔所遣用间之人——”他是担心谭晔用心不诚,提醒众人中计。
此言一出,座下众人也是犹豫,委决不下,看向于志龙。
于志龙慢慢摇头:“这谭晔目光清明,前后态度坚决、语气连贯,毫无作假之处,想来不是。”
于志龙问询白家诸当地人:“你等可知晓这谭晔人物?”
姓郑者道:“小的多少晓得。这谭晔本是五莲人氏,家贫,有老母尚在,未曾娶妻,虽不知其入教秘辛,不过在乡里薄有清誉,助老济幼,急公好义。有邻里纠纷的多曾请其公正,无有不尊的。”
“那就是了!能秉公处事的,当不会刻意做间。”于志龙一锤定音。“我军急来,阳朔、谭晔不仅难料此事,就是某自己也想不到。就算谭晔等欲害我军,与其用间,还不如设伏,曲曲数百人,能有多大用处?”
钱正道:“这谭晔既是教内之人,想必与阳朔相熟,不如令其择可靠者,再混入我部精锐百数十人,混入城内,无论是
否在城内有接应,今夜子时大军这就袭城。若是拖延久了,只怕石泽波和阳朔会探知我军已到白家寨。”
于志龙斟酌一番,觉得谭晔虽可信,但军事大计,还是稳妥为宜,其教众能够可用,是否堪用,还得亲自看其虚实再说。
既是袭城,当以奇、快为先。虽然石泽波、阳朔,汉军等互不统属,毕竟人马多,若是倚仗高城据守,很有可能就此僵持在城下。
于志龙与众人细细筹划如何进击之事,白家寨距离沂水城不过二十里,走得快,一个时辰就可到达。如今天色仍亮,时间上赶得及,现在只希望石泽波没有在城外分派探马,探听了这边的消息。
众人简单商议,于志龙令于世昌找白世轩协助,立即安排可信家人先期引着十几个最精悍的亲卫径去县城,若能混入城最好,不能,也可在城外打探动静,守候大军到来。
此时天色已近暮色。于志龙念叨谭晔一事,与众人简单就食后,带着谢林,孔英、孟昌、金炎一同出寨去寻谭晔,劳景等亲卫挎刀随行。
出寨不数里,穿过靖安军驻地,远远看见前方一片黑影,正是那片树林,靖安军多驻在寨外,此地除了巡逻士卒和几户民居外,再无他人。
人未至,看到前方有隐隐跳动的篝火,于志龙等听得远处还传来淡淡的话语声,走得近了,方辨得是歌声。
众人大奇,值此乱世之时,难道这些弥勒教众在放歌取乐?
众人轻轻放低脚步,缓缓向前,几个靖安军巡逻士卒正好在外监护,见到飞将军亲来,就欲上前拜见,于志龙挥手阻止,劳景本欲打起火把照亮,于志龙也制止了他。众人摸黑进林。
林外也没有教众放哨,众人就此进去了树林。此时乱世,人口本就减少,这就是一处荒林,林间到处是低矮的灌木。于志龙一边拨开树丛,一边好奇的看去。
终于走进,只见前方数百人围聚成一团,中间空地处点起一大堆篝火,火苗腾腾燃烧,有近一人高,这数百人不时向里添柴,激起柴火中窜出无数橙黄色的火星飞舞。
篝火噼噼啪啪的烧着,放散出光和热,数百人就此依偎着取暖。此时已经立冬,夜晚转冷,这些人没有茅舍避寒,又多无棉衣保暖,野外过夜自然极是难熬。
虽然靖安军有军帐可助其避寒,或白家寨内腾出空屋帮其暂居,于志龙却不想急于帮助这些教众。他对这些人不知根底,为了安全,只是安排他们就宿在这片林中,林外还派了士卒监管。
众人脚步轻微,没有什么声响,故一直未惊动谭晔等人。
过了不久,只听一声低沉沙哑的嗓音开始吟唱,渐渐众人歌声相合,歌声缓缓飘荡在林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又何欢,死亦何哀,为善除恶,光我弥勒。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怜我世人,烦扰尤多。怜我世人,烦扰尤多!”
歌调低沉,悠长,教众们反复咏唱,于志龙的古学有限,反复听了三遍,方听明白大概词义。
他心内琢磨歌词,渐渐有些痴了。回头看谢林、孔英等俱是面色肃然,再看劳景等亲卫,他们则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只感到教众等情绪低沉,心绪纷繁。
“此歌借词于魏武,倒是直抒胸臆,贴切乱世。”良久,孔英叹道。
谢林微微点头:“为上者不仁,视民如土狗,小民者生不逢时,颠沛流离,苦极思变,理所应然。”他虽不喜弥勒,但对此时元廷腐朽亦是不甘。
“魏武的诗词当真极好,比那些拈花悲吟,空自嗟叹的意境不知高出几许!谢县尹若是有暇,不妨为我寻来他的佳作,当精心览之。”于志龙吩咐道。
“属下遵命。”
魏武帝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虽世人对其毁誉参半,但是其所立功业却是无可驳斥。于志龙欣赏其诗词,说明其志相仿,这对于谢林、孔英等人则是大好之事。孟昌、金炎的双眼在暗夜里熠熠闪亮,对这个飞将军越发有兴趣。
诸人静立在外,再听了一遍,又见谭晔在篝火前缓缓踱步,他两手分持一根儿臂粗的短木,随着歌声节奏不断举起互击,众多教众则是手持木棒,纷纷顿地相应。
本章文字多了些,本来还想再加点料的。
谭晔虽是教民,不过听其言,颇有怜悯之心,与那阳朔截然不同,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不妨先用之,此人知晓阳朔底细,此次夺城正好问个究竟。”
“汉生亦是同感,若其执迷不悟,在夺城后处置不迟。”孔英接着道,“若是可用,还需细细观其虚实,听闻尚有数百教众在寨外,可容某一观,再来禀告。更何况,各地流落教民不少,有此子为号,也可收众教民之心。”
曲波等其余人只言:一切悉听飞将军吩咐!
于志龙点点头,诸人多是赞同先纳为己用,再观后效。谢林默默听众人表态,抚须再不多言。
“此事先不急。”于志龙再对于世昌道:“世昌这次进城,了解敌情不少,不如再遣细作和土著入城,多结城内不满之人,以为内应。趁着石泽波和阳朔立足未稳,明日入夜后即可攻取。”
于世昌领命道:“某这就找白世轩,再遣得力之人入城。”
“先定下计划再出发不迟。”于志龙急忙喊住欲拔脚就走的于世昌。
曲波禁不住问道:“阳朔,谭晔皆是弥勒教人,万一这谭晔是阳朔所遣用间之人——”他是担心谭晔用心不诚,提醒众人中计。
此言一出,座下众人也是犹豫,委决不下,看向于志龙。
于志龙慢慢摇头:“这谭晔目光清明,前后态度坚决、语气连贯,毫无作假之处,想来不是。”
于志龙问询白家诸当地人:“你等可知晓这谭晔人物?”
姓郑者道:“小的多少晓得。这谭晔本是五莲人氏,家贫,有老母尚在,未曾娶妻,虽不知其入教秘辛,不过在乡里薄有清誉,助老济幼,急公好义。有邻里纠纷的多曾请其公正,无有不尊的。”
“那就是了!能秉公处事的,当不会刻意做间。”于志龙一锤定音。“我军急来,阳朔、谭晔不仅难料此事,就是某自己也想不到。就算谭晔等欲害我军,与其用间,还不如设伏,曲曲数百人,能有多大用处?”
钱正道:“这谭晔既是教内之人,想必与阳朔相熟,不如令其择可靠者,再混入我部精锐百数十人,混入城内,无论是
否在城内有接应,今夜子时大军这就袭城。若是拖延久了,只怕石泽波和阳朔会探知我军已到白家寨。”
于志龙斟酌一番,觉得谭晔虽可信,但军事大计,还是稳妥为宜,其教众能够可用,是否堪用,还得亲自看其虚实再说。
既是袭城,当以奇、快为先。虽然石泽波、阳朔,汉军等互不统属,毕竟人马多,若是倚仗高城据守,很有可能就此僵持在城下。
于志龙与众人细细筹划如何进击之事,白家寨距离沂水城不过二十里,走得快,一个时辰就可到达。如今天色仍亮,时间上赶得及,现在只希望石泽波没有在城外分派探马,探听了这边的消息。
众人简单商议,于志龙令于世昌找白世轩协助,立即安排可信家人先期引着十几个最精悍的亲卫径去县城,若能混入城最好,不能,也可在城外打探动静,守候大军到来。
此时天色已近暮色。于志龙念叨谭晔一事,与众人简单就食后,带着谢林,孔英、孟昌、金炎一同出寨去寻谭晔,劳景等亲卫挎刀随行。
出寨不数里,穿过靖安军驻地,远远看见前方一片黑影,正是那片树林,靖安军多驻在寨外,此地除了巡逻士卒和几户民居外,再无他人。
人未至,看到前方有隐隐跳动的篝火,于志龙等听得远处还传来淡淡的话语声,走得近了,方辨得是歌声。
众人大奇,值此乱世之时,难道这些弥勒教众在放歌取乐?
众人轻轻放低脚步,缓缓向前,几个靖安军巡逻士卒正好在外监护,见到飞将军亲来,就欲上前拜见,于志龙挥手阻止,劳景本欲打起火把照亮,于志龙也制止了他。众人摸黑进林。
林外也没有教众放哨,众人就此进去了树林。此时乱世,人口本就减少,这就是一处荒林,林间到处是低矮的灌木。于志龙一边拨开树丛,一边好奇的看去。
终于走进,只见前方数百人围聚成一团,中间空地处点起一大堆篝火,火苗腾腾燃烧,有近一人高,这数百人不时向里添柴,激起柴火中窜出无数橙黄色的火星飞舞。
篝火噼噼啪啪的烧着,放散出光和热,数百人就此依偎着取暖。此时已经立冬,夜晚转冷,这些人没有茅舍避寒,又多无棉衣保暖,野外过夜自然极是难熬。
虽然靖安军有军帐可助其避寒,或白家寨内腾出空屋帮其暂居,于志龙却不想急于帮助这些教众。他对这些人不知根底,为了安全,只是安排他们就宿在这片林中,林外还派了士卒监管。
众人脚步轻微,没有什么声响,故一直未惊动谭晔等人。
过了不久,只听一声低沉沙哑的嗓音开始吟唱,渐渐众人歌声相合,歌声缓缓飘荡在林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又何欢,死亦何哀,为善除恶,光我弥勒。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怜我世人,烦扰尤多。怜我世人,烦扰尤多!”
歌调低沉,悠长,教众们反复咏唱,于志龙的古学有限,反复听了三遍,方听明白大概词义。
他心内琢磨歌词,渐渐有些痴了。回头看谢林、孔英等俱是面色肃然,再看劳景等亲卫,他们则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只感到教众等情绪低沉,心绪纷繁。
“此歌借词于魏武,倒是直抒胸臆,贴切乱世。”良久,孔英叹道。
谢林微微点头:“为上者不仁,视民如土狗,小民者生不逢时,颠沛流离,苦极思变,理所应然。”他虽不喜弥勒,但对此时元廷腐朽亦是不甘。
“魏武的诗词当真极好,比那些拈花悲吟,空自嗟叹的意境不知高出几许!谢县尹若是有暇,不妨为我寻来他的佳作,当精心览之。”于志龙吩咐道。
“属下遵命。”
魏武帝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虽世人对其毁誉参半,但是其所立功业却是无可驳斥。于志龙欣赏其诗词,说明其志相仿,这对于谢林、孔英等人则是大好之事。孟昌、金炎的双眼在暗夜里熠熠闪亮,对这个飞将军越发有兴趣。
诸人静立在外,再听了一遍,又见谭晔在篝火前缓缓踱步,他两手分持一根儿臂粗的短木,随着歌声节奏不断举起互击,众多教众则是手持木棒,纷纷顿地相应。
本章文字多了些,本来还想再加点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