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忙完此事,刘表又将先前罗列的兖州才俊,大致分为四类,世家、士族、豪强以及寒门。
这些人物,哪些可以先行笼络乃至招纳,哪些尚需先处好关系,以待来时等等。
而这里的寒门是指一般的小地主,家中也略有资产,可不是什么饥寒交迫之人。
不过寒门中人,虽无温饱之患,但也没有宝贵的书籍这一类资源,所以不管是学文亦或习武都没有太好的途径。
豪强则指郡县的大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利用宗族关系,聚族而居,大量庇荫人口。
他们在经济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在官场没有出众的人才。
士族也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且家族中最近几代,至少也有州郡一级的官员。
因此能书文传家,更易察举(察举制,举孝廉,地方推荐人才的方式),获得官职。
而世家不仅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并且家族中最近几代人中,至少在朝堂之上有三公九卿这般官职。
因此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地方之上,都有很大影响力的。
此时距离“龙亭侯蔡伦”改良纸张(公元105年),不到八十年时光,再加上交通不够便捷,知识传播也很成问题。
因此书籍依旧是稀有资源,仅仅掌握在皇室宗亲以及世家、士族手中。
而普通人想要识文断字,学到更多知识,就只有委身其中,以求晋身之阶。
因此此时刘表抛出的兵书以及经文,绝对是个大杀器。
莫说寒门或者豪族,就是士族乃至世家也可借此丰富家族底蕴,如此一来家族人才辈出,方是长盛不衰的传承之道。
刘表整理好兖州才俊的名单,唤来陈氏一同参详。
陈氏稍一打量,只见刘表在纸上已密密麻麻写上好几十个名字以及他们对应的籍贯。
“王粲莫非是夫君恩师王畅的孙儿,每逢年节,我们两家都有来往,倒也很是亲近。”
“另外,这伊籍伊机伯莫非是宗学中的伊教授?”
陈氏第一眼看到王粲之名,这时又看到纸上的写着的山阳高平伊籍伊机伯,不由得轻声问道。
刘表稍有些疑惑,凝眉看向陈氏。
“就是我刘氏宗学中的伊教授,负责教授琮儿他们六艺中的“礼”。”
“这伊教授年龄与你所写相当,为人举止有度,勤而好学。”
“三年前,伊教授想要借阅我刘氏藏书,妾身见他好学上进,便允他借阅些许藏书。”
“此后此人特意停留在宗学,教授孩儿们学业的,以做报答。”
刘表闻之一喜,还有这等好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伊籍寒门出身,虽不是什么顶尖谋士,但也是个不错的人才,熟读律令,且颇有辩才。
稍加磨练,不管是处理内政亦或当个说客,都是个不错的人选。
在历史上伊籍就曾投奔自己帐下,可惜当时的荆州士族林立,故而一直未得重用,蹉跎时光十数载。
直到刘表病故,曹操南下,这才投奔刘备。
在蜀汉时期升任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而《蜀科》则是治理蜀汉所用的律法。
“走,看看去,如若当真是这伊籍伊机伯,丹儿倒是替为夫,笼络了个不错的人才。”
随即,刘表收起名录,携陈氏一道向宗学赶去。
刘氏宗学主要分为书堂与校场两部分,年纪稍小些的在书堂识文断字,学些粗浅经文。
年纪大一些的,则在校场习练武艺。两者隔了些距离,以免校场的声响,影响到书堂中的孩子学习。
书堂之中教授“礼”、“乐”、“书”、“数”,《论语》、《春秋》等儒家经文以及少部分兵书,演武场上则在习练“射”、“御”。
书堂之中,刘琮与一群五到十二岁不等的孩童,正襟危坐。
前方高台之上,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正背持书册,朗声讲道。>
忙完此事,刘表又将先前罗列的兖州才俊,大致分为四类,世家、士族、豪强以及寒门。
这些人物,哪些可以先行笼络乃至招纳,哪些尚需先处好关系,以待来时等等。
而这里的寒门是指一般的小地主,家中也略有资产,可不是什么饥寒交迫之人。
不过寒门中人,虽无温饱之患,但也没有宝贵的书籍这一类资源,所以不管是学文亦或习武都没有太好的途径。
豪强则指郡县的大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利用宗族关系,聚族而居,大量庇荫人口。
他们在经济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在官场没有出众的人才。
士族也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且家族中最近几代,至少也有州郡一级的官员。
因此能书文传家,更易察举(察举制,举孝廉,地方推荐人才的方式),获得官职。
而世家不仅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并且家族中最近几代人中,至少在朝堂之上有三公九卿这般官职。
因此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地方之上,都有很大影响力的。
此时距离“龙亭侯蔡伦”改良纸张(公元105年),不到八十年时光,再加上交通不够便捷,知识传播也很成问题。
因此书籍依旧是稀有资源,仅仅掌握在皇室宗亲以及世家、士族手中。
而普通人想要识文断字,学到更多知识,就只有委身其中,以求晋身之阶。
因此此时刘表抛出的兵书以及经文,绝对是个大杀器。
莫说寒门或者豪族,就是士族乃至世家也可借此丰富家族底蕴,如此一来家族人才辈出,方是长盛不衰的传承之道。
刘表整理好兖州才俊的名单,唤来陈氏一同参详。
陈氏稍一打量,只见刘表在纸上已密密麻麻写上好几十个名字以及他们对应的籍贯。
“王粲莫非是夫君恩师王畅的孙儿,每逢年节,我们两家都有来往,倒也很是亲近。”
“另外,这伊籍伊机伯莫非是宗学中的伊教授?”
陈氏第一眼看到王粲之名,这时又看到纸上的写着的山阳高平伊籍伊机伯,不由得轻声问道。
刘表稍有些疑惑,凝眉看向陈氏。
“就是我刘氏宗学中的伊教授,负责教授琮儿他们六艺中的“礼”。”
“这伊教授年龄与你所写相当,为人举止有度,勤而好学。”
“三年前,伊教授想要借阅我刘氏藏书,妾身见他好学上进,便允他借阅些许藏书。”
“此后此人特意停留在宗学,教授孩儿们学业的,以做报答。”
刘表闻之一喜,还有这等好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伊籍寒门出身,虽不是什么顶尖谋士,但也是个不错的人才,熟读律令,且颇有辩才。
稍加磨练,不管是处理内政亦或当个说客,都是个不错的人选。
在历史上伊籍就曾投奔自己帐下,可惜当时的荆州士族林立,故而一直未得重用,蹉跎时光十数载。
直到刘表病故,曹操南下,这才投奔刘备。
在蜀汉时期升任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而《蜀科》则是治理蜀汉所用的律法。
“走,看看去,如若当真是这伊籍伊机伯,丹儿倒是替为夫,笼络了个不错的人才。”
随即,刘表收起名录,携陈氏一道向宗学赶去。
刘氏宗学主要分为书堂与校场两部分,年纪稍小些的在书堂识文断字,学些粗浅经文。
年纪大一些的,则在校场习练武艺。两者隔了些距离,以免校场的声响,影响到书堂中的孩子学习。
书堂之中教授“礼”、“乐”、“书”、“数”,《论语》、《春秋》等儒家经文以及少部分兵书,演武场上则在习练“射”、“御”。
书堂之中,刘琮与一群五到十二岁不等的孩童,正襟危坐。
前方高台之上,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正背持书册,朗声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