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网 www.byxs.net,八重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容早已不曾记得。另一次,也已忘了年限,只记起是为了尽地主之宜陪同远道而来的朋友慕名前往。
记忆中的灵隐总是香火鼎盛,到处是拥挤熙攘的香客。身处其中,往往便有些害怕。而香客们或近或远来此的目的,也无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真正虔心拜佛的,又有几人呢?
因此山上或者海边的庙宇比起局促于城市一隅的要更为吸引我,因为这些庙虽深居山野海岛,香火大多寥落,但往往有一片开阔的景观和天地。来烧香的人也大多不是有求而来,仅仅只是怀着一份虔诚的心来烧香罢了。也很少人会求签,案板上的签纸往往泛着陈旧的黄斑或者尘灰满布。
庙庭前是几株参天蔽日的古银杏和松树,从粗大的树干就可知其年代的久远。地上铺满了常年累积的松针和银杏树叶。踩上去,厚实绵软,仿佛陷入了历史的虚无之中。
预料之中的,寺内的香火不是很旺,并且只有寥寥的几个游客。游人的稀少,反而使我凭添了一份淡定与从容。徜徉其间,偶尔听见虫鸣鸟语,山风过时,引得翠竹纷纷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古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仿佛就是这里的写照。
正流连于各大殿堂与禅房间,突然传来诵经的声音。我循而前往,见大雄宝殿内几名僧侣正在诵经,间歇敲打着各种法器。我对佛经法器的内容掌故一无所知,也听不懂经文。只觉悦耳,又四下无人,便静坐一旁听了。 佛案的左侧放着巨大的圆形木鱼,有着大大的,与身体不成比例的眼睛。诵经时叩之,发出圆润悦耳的声音。听着听着,便有些痴了。想起曾经在书上看到的一段关于木鱼的注解,用木鱼做法器是为了惊醒那些懒惰的人,鱼是永远不闭眼睛的,昼夜常醒,为的是叫修行的人专心于道,不可懈怠。原来如此,浩如烟海的佛学经典,佛像,舍利,钟鼓鱼磬,都不是无知者以为迷信的东西,而全是磨洗心灵的工具。即使简单到只有六个洞的僧鞋,也是大有文章的,棉的制地,是为了摒弃了绫罗的奢华,抵制绸缎耗尽千丝的杀性。而僧鞋的六洞是要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低头是谦诚之意,而“看破”是指出家人要看破“色”、“声“、”香“、”味“、”触”、“法”以及参破六道轮回。如此高深的教意,要参透,足以令人研修终生了。
这些都只是一个目的,就是讲述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心灵的方法,恢复人心最本真的明澈与纯净。木鱼之眼和六洞僧鞋,都是意味着修行无止境的道理。想到此,我环顾四周,想像着这其间的每一样物品都不知深藏着多少典故教意,不禁感叹于佛教的博大精深。
听罢经课,出得寺来,日已西斜。回首再望佛寺,清冷依旧,想起“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的古诗句,不禁哑然,这一座好庙永远似青山一般在此处巍然屹立,任我等凡夫俗子如白云从眼前流过,而顾自笑看世事的沧桑变幻。
下山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天竺寺外的三生石,这块有名的石头,足可以与女娲补天所剩的那块彩石媲美,随年岁月的流逝,被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发展成为后人对于前世,今生,来世的信念。却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相信“缘订三生”的说法。但尘归尘,土归土,有一天我们都要在这世界里随风而去,与这山间渐黄入土的落叶无异。所以何不尝试着抛开世俗物化的负累,多留一份平常超脱的心情给自己呢。
2003-8-20
容早已不曾记得。另一次,也已忘了年限,只记起是为了尽地主之宜陪同远道而来的朋友慕名前往。
记忆中的灵隐总是香火鼎盛,到处是拥挤熙攘的香客。身处其中,往往便有些害怕。而香客们或近或远来此的目的,也无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真正虔心拜佛的,又有几人呢?
因此山上或者海边的庙宇比起局促于城市一隅的要更为吸引我,因为这些庙虽深居山野海岛,香火大多寥落,但往往有一片开阔的景观和天地。来烧香的人也大多不是有求而来,仅仅只是怀着一份虔诚的心来烧香罢了。也很少人会求签,案板上的签纸往往泛着陈旧的黄斑或者尘灰满布。
庙庭前是几株参天蔽日的古银杏和松树,从粗大的树干就可知其年代的久远。地上铺满了常年累积的松针和银杏树叶。踩上去,厚实绵软,仿佛陷入了历史的虚无之中。
预料之中的,寺内的香火不是很旺,并且只有寥寥的几个游客。游人的稀少,反而使我凭添了一份淡定与从容。徜徉其间,偶尔听见虫鸣鸟语,山风过时,引得翠竹纷纷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古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仿佛就是这里的写照。
正流连于各大殿堂与禅房间,突然传来诵经的声音。我循而前往,见大雄宝殿内几名僧侣正在诵经,间歇敲打着各种法器。我对佛经法器的内容掌故一无所知,也听不懂经文。只觉悦耳,又四下无人,便静坐一旁听了。 佛案的左侧放着巨大的圆形木鱼,有着大大的,与身体不成比例的眼睛。诵经时叩之,发出圆润悦耳的声音。听着听着,便有些痴了。想起曾经在书上看到的一段关于木鱼的注解,用木鱼做法器是为了惊醒那些懒惰的人,鱼是永远不闭眼睛的,昼夜常醒,为的是叫修行的人专心于道,不可懈怠。原来如此,浩如烟海的佛学经典,佛像,舍利,钟鼓鱼磬,都不是无知者以为迷信的东西,而全是磨洗心灵的工具。即使简单到只有六个洞的僧鞋,也是大有文章的,棉的制地,是为了摒弃了绫罗的奢华,抵制绸缎耗尽千丝的杀性。而僧鞋的六洞是要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低头是谦诚之意,而“看破”是指出家人要看破“色”、“声“、”香“、”味“、”触”、“法”以及参破六道轮回。如此高深的教意,要参透,足以令人研修终生了。
这些都只是一个目的,就是讲述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心灵的方法,恢复人心最本真的明澈与纯净。木鱼之眼和六洞僧鞋,都是意味着修行无止境的道理。想到此,我环顾四周,想像着这其间的每一样物品都不知深藏着多少典故教意,不禁感叹于佛教的博大精深。
听罢经课,出得寺来,日已西斜。回首再望佛寺,清冷依旧,想起“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的古诗句,不禁哑然,这一座好庙永远似青山一般在此处巍然屹立,任我等凡夫俗子如白云从眼前流过,而顾自笑看世事的沧桑变幻。
下山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天竺寺外的三生石,这块有名的石头,足可以与女娲补天所剩的那块彩石媲美,随年岁月的流逝,被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发展成为后人对于前世,今生,来世的信念。却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相信“缘订三生”的说法。但尘归尘,土归土,有一天我们都要在这世界里随风而去,与这山间渐黄入土的落叶无异。所以何不尝试着抛开世俗物化的负累,多留一份平常超脱的心情给自己呢。
200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