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盛唐不遗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
“李侍郎,这列火车昨日一早就出发了,今日午后才回来,看来比预计的要晚一些。”
李安笑了笑,解释道:“这很正常,夜间行车,而且还拉了一车人,也不敢开的太快,不是吗?”
“对对对,李侍郎说的是,夜间行车却是不宜太快,以免发生危险。”
在李安与下属谈论的功夫,火车便缓缓的停下了,在车马打开的一瞬间,大量的百姓,携带各式各样的工具,一股脑的跑下火车,渐渐的汇集成了巨大的人流。
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百姓,李安放心多了,看来长途的行车,并没有给这些百姓造成身体的不适,这还是最不舒服的硬座和无座。
当然,也许是因为这些劳力都是干活的壮劳力,身体比较壮,若是老弱病残,估计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无座的车厢,站着一夜,肯定会非常辛苦,也只有壮劳力才能够承受。
一想到站在车厢里,双手握着车顶的扶手,李安总是不自觉的想到后世的公交车,作为最常规的交通工具,他前世可没少坐。
在大唐缺乏橡胶材料,否则,李安还真有造汽车的冲动,毕竟,蒸汽机已经造好了,研发汽车几乎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定可以研发成功的。
“李侍郎,这一车拉了四千多人,除了几十人出现呕吐症状,大部分人都没有问题,只要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完全复原。”
一名郎中在看了所有劳力之后,向李安汇报道。
“恩,这几十名出现呕吐症状的,是不是都在无座的车厢。”
李安关心的问道。
“回李侍郎,大部分都是在无座的车厢里。”
郎中如实说道。
李安闻言,沉思了片刻,轻声道:“看来无座车厢,真的不太好,连这些壮劳力都能累的呕吐,若是体弱之人为了省钱乘座无座的车厢,很有可能会被颠簸死,倒是应该将无座车厢,改成马匹专用车厢,这样,骑马的客人,可以让马匹存放在这里,下车的时候再取,这样似乎才更合理。”
“李侍郎说的是,这些空车厢本就应该用来存放马匹,否则,有马的客人都没法坐车了。”
属下连忙应和,这个问题李安一直疏忽了,毕竟,就算长安和洛阳通了火车,但出行还是需要马匹代步,而且,能骑马的都是富人,若是不考虑马匹的存放,以后,这些富人乘坐火车就会非常不方便,从而会让铁路系统少挣很多钱。
在所有劳力全部下车之后,火车在站内绕了圈,返回右侧的铁轨线路,并在清理和补给以后,立即开动,前往洛阳城方向,准备将剩余的劳力全部拉回关中。
两天的工夫,滞留在洛阳城的全部关中劳力,都已经返回长安城,并沿着官道,返回各自的家乡,开始投入紧张的秋收工作中
秋收工作在紧张的进行中,而李安也让研发中心的工匠,加紧建造蒸汽火车头,按照批量的标准,第一批二十辆,按照目前一条铁轨的实际情况,二十多个蒸汽火车头,应该是够用了。
车厢已经建造率一百多节了,不过,这显然不够,还需要继续大批量的建造,一批的标准,是五十节客运车厢和一百节货运车厢,以保证日后的大批量运输要求。
秋收的具体工作,自然有各级官员和小吏负责,像李安这样的大官,当然不需要去过问,李隆基就更不用亲自过问了。
为了下一步将铁轨铺的更远一些,李安准备了一番之后,前往大明宫面见大唐皇帝李隆基,以提出自己的构想,同时,也可以化解李隆基的各种疑惑。
“大家,李侍郎殿外求见。”
李隆基大喜,下令道:“快宣。”
李安进入紫宸殿之后,李隆基挥了挥手,让所有太监和宫女全部退下,有些事情,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李侍郎,你这个火车真是威力不小啊!短短两日,就将滞留在洛阳城附近的数万劳力运回长安城,保证了他们家里的秋收,否则,这些劳力至少也要大半个月才能返回家中,肯定会耽误农时。”
李隆基兴奋的说道。
“陛下,这就是火车的巨大运力,这会彻底改变我大唐的运输状况,日后,不论是行人,还是商队,只需要大半日就可以从长安城抵达洛阳,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李安如实回答。
“火车的运力的确非马车可比,大大方面了日后长安城和洛阳城之间的联系,这一切都是李侍郎的功劳,朕是有功必赏的人,李侍郎需要什么奖励。,但说无妨。”
李隆基笑着问道。
“陛下,微臣不需要赏赐,微臣只希望大唐能铺设越来越多的铁路,如此,微臣心愿足矣。”
李安现在已经富得流油了,哪里还需要赏赐,需要什么好东西,自己都可以发明,比李隆基拥有的还多,当然,杨玉环这样的肉乎乎妹子倒是缺一个,李隆基又肯定舍不得,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要。
“哈哈!李侍郎的功劳,朕会记下的,以李侍郎之见,下一条铁路应该铺向何处。”
李隆基轻声问道,他想听听李安的意见。
“陛下,洛阳城有大运河通往东北和东南,这两个方向暂时并不继急需铁路,但安西和朔方,对我大唐极为重要,而交通却极为不利,所以,安西和朔方的交通极为重要,可先修建通往安西和朔方的铁路,尤其是安西,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远了,最远的位置,居然有万里之遥,腿脚慢的,可能要走一年多才能抵达,就算是商队,走一趟也需要大半年,这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旦铺设铁轨,五至十日就可以抵达安西,军需和补给数日可达,朝廷经费将大大减少,这会极大的方便大唐控制安西。”
李安说出自己的观点。
下。
“李侍郎,这列火车昨日一早就出发了,今日午后才回来,看来比预计的要晚一些。”
李安笑了笑,解释道:“这很正常,夜间行车,而且还拉了一车人,也不敢开的太快,不是吗?”
“对对对,李侍郎说的是,夜间行车却是不宜太快,以免发生危险。”
在李安与下属谈论的功夫,火车便缓缓的停下了,在车马打开的一瞬间,大量的百姓,携带各式各样的工具,一股脑的跑下火车,渐渐的汇集成了巨大的人流。
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百姓,李安放心多了,看来长途的行车,并没有给这些百姓造成身体的不适,这还是最不舒服的硬座和无座。
当然,也许是因为这些劳力都是干活的壮劳力,身体比较壮,若是老弱病残,估计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无座的车厢,站着一夜,肯定会非常辛苦,也只有壮劳力才能够承受。
一想到站在车厢里,双手握着车顶的扶手,李安总是不自觉的想到后世的公交车,作为最常规的交通工具,他前世可没少坐。
在大唐缺乏橡胶材料,否则,李安还真有造汽车的冲动,毕竟,蒸汽机已经造好了,研发汽车几乎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定可以研发成功的。
“李侍郎,这一车拉了四千多人,除了几十人出现呕吐症状,大部分人都没有问题,只要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完全复原。”
一名郎中在看了所有劳力之后,向李安汇报道。
“恩,这几十名出现呕吐症状的,是不是都在无座的车厢。”
李安关心的问道。
“回李侍郎,大部分都是在无座的车厢里。”
郎中如实说道。
李安闻言,沉思了片刻,轻声道:“看来无座车厢,真的不太好,连这些壮劳力都能累的呕吐,若是体弱之人为了省钱乘座无座的车厢,很有可能会被颠簸死,倒是应该将无座车厢,改成马匹专用车厢,这样,骑马的客人,可以让马匹存放在这里,下车的时候再取,这样似乎才更合理。”
“李侍郎说的是,这些空车厢本就应该用来存放马匹,否则,有马的客人都没法坐车了。”
属下连忙应和,这个问题李安一直疏忽了,毕竟,就算长安和洛阳通了火车,但出行还是需要马匹代步,而且,能骑马的都是富人,若是不考虑马匹的存放,以后,这些富人乘坐火车就会非常不方便,从而会让铁路系统少挣很多钱。
在所有劳力全部下车之后,火车在站内绕了圈,返回右侧的铁轨线路,并在清理和补给以后,立即开动,前往洛阳城方向,准备将剩余的劳力全部拉回关中。
两天的工夫,滞留在洛阳城的全部关中劳力,都已经返回长安城,并沿着官道,返回各自的家乡,开始投入紧张的秋收工作中
秋收工作在紧张的进行中,而李安也让研发中心的工匠,加紧建造蒸汽火车头,按照批量的标准,第一批二十辆,按照目前一条铁轨的实际情况,二十多个蒸汽火车头,应该是够用了。
车厢已经建造率一百多节了,不过,这显然不够,还需要继续大批量的建造,一批的标准,是五十节客运车厢和一百节货运车厢,以保证日后的大批量运输要求。
秋收的具体工作,自然有各级官员和小吏负责,像李安这样的大官,当然不需要去过问,李隆基就更不用亲自过问了。
为了下一步将铁轨铺的更远一些,李安准备了一番之后,前往大明宫面见大唐皇帝李隆基,以提出自己的构想,同时,也可以化解李隆基的各种疑惑。
“大家,李侍郎殿外求见。”
李隆基大喜,下令道:“快宣。”
李安进入紫宸殿之后,李隆基挥了挥手,让所有太监和宫女全部退下,有些事情,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李侍郎,你这个火车真是威力不小啊!短短两日,就将滞留在洛阳城附近的数万劳力运回长安城,保证了他们家里的秋收,否则,这些劳力至少也要大半个月才能返回家中,肯定会耽误农时。”
李隆基兴奋的说道。
“陛下,这就是火车的巨大运力,这会彻底改变我大唐的运输状况,日后,不论是行人,还是商队,只需要大半日就可以从长安城抵达洛阳,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李安如实回答。
“火车的运力的确非马车可比,大大方面了日后长安城和洛阳城之间的联系,这一切都是李侍郎的功劳,朕是有功必赏的人,李侍郎需要什么奖励。,但说无妨。”
李隆基笑着问道。
“陛下,微臣不需要赏赐,微臣只希望大唐能铺设越来越多的铁路,如此,微臣心愿足矣。”
李安现在已经富得流油了,哪里还需要赏赐,需要什么好东西,自己都可以发明,比李隆基拥有的还多,当然,杨玉环这样的肉乎乎妹子倒是缺一个,李隆基又肯定舍不得,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要。
“哈哈!李侍郎的功劳,朕会记下的,以李侍郎之见,下一条铁路应该铺向何处。”
李隆基轻声问道,他想听听李安的意见。
“陛下,洛阳城有大运河通往东北和东南,这两个方向暂时并不继急需铁路,但安西和朔方,对我大唐极为重要,而交通却极为不利,所以,安西和朔方的交通极为重要,可先修建通往安西和朔方的铁路,尤其是安西,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远了,最远的位置,居然有万里之遥,腿脚慢的,可能要走一年多才能抵达,就算是商队,走一趟也需要大半年,这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旦铺设铁轨,五至十日就可以抵达安西,军需和补给数日可达,朝廷经费将大大减少,这会极大的方便大唐控制安西。”
李安说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