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大唐承包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过他长孙家与世家之间交流不深,而且现在楚王府势大,长孙无忌自然不愿意做出头鸟,安安心心看戏才是正经,可惜李世民找上了他,他也没有办法。
长孙无忌起身行礼道:“贤王殿下,科举实行糊名制确实有好处,不过如此一来,有些考生在考试不一定能发挥出平时的真实水平,阅卷考官更不知其品行,只重成绩不重品行,进士及第者也不一定是众望所归者。
一位成绩优异,但品行极度低劣者;一位品行优秀,却成绩略差一二者,贤王殿下又会选择谁呢?”
“长孙司空,你比萧中书有本事。”李哲笑道。
“殿下愧赞,老臣不及萧中书。”长孙无忌客气道。
李哲不在意一笑,“若是本王选择,本王便会选择有本事的人。”
“殿下的意思是不看重品行了?”
不论何时,品行永远是一个朝代取仕的标准,在大唐你可以没有学识,但你不能没有品行,否则你将会受尽白眼,比死都难受。
“长孙司空倒是会断章取义,当今天下,学子的品行如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学识,若是品行低劣者,便不会被夫子收入门墙,既然不会被收入门墙,哪又何来学识呢?所以长孙司空这个问题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李哲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道:“不过长孙司空的担忧也不是无的放矢的,毕竟国家会继续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时,或许品行低劣者也有学识,能参与科举,但这不重要。”
见在场的重臣准备起身反驳,李哲笑了笑:“诸位大人也不必急着反驳本王,本王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大家听过之后再说不迟。
话说清朝······”
“贤王殿下,据老臣所知,历史上就没有清朝。”
李哲点点头:“确实没有,不过都说这是故事了,又何必当真呢?”
众人点头,李哲继续道:“话说清朝有两位官员,一位叫和珅一位叫纪昀,这两人的官职大抵便如长孙司空与房相的官职。
纪昀是个读书人,品行称得上高洁二字,而和珅也是读书人,但品行实在不咋的,贪污受贿那是家常便饭,可是两人都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朝廷每每有大事,掌管者的必然是和珅而非纪昀。
一年,清朝大旱,朝廷赈灾,和珅为主纪昀为辅,和珅贪墨朝廷赈灾银两,便在救济粥里参沙子与糠麸,此事被纪昀所知,上奏了皇帝,皇帝下令彻查,然实际却根本没放在心上。
为何?
因为皇帝知道朝廷的赈灾粮款根本不足以让受灾的百姓的活命,若是按照纪昀的以白粥救济灾民的办法十万灾民只能活三万,但是按照和珅的办法,可活九成,尽管和珅贪墨了银两,但救活的灾民更多。
从品行上来说,和珅不及纪昀,但论本事纪昀不及和珅,若是本王取仕,本王便会选择和珅,诸位大人以为然否?“
“殿下所奏糊名制,老臣深以为然。”从开始便一言不发的魏征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咳嗽了几声,怒道:“但殿下的故事,老臣却不敢苟同,和珅此人理当该杀,如何能为国效力,想那皇帝定然是昏聩无能之辈,竟让此等奸臣切居高位。”
魏征人称魏人镜,在这个时代魏征便代表“正直”,其他人说这话,李哲或许会反驳一番,但魏征说这话,李哲实在不知该如何反驳。
但皇帝真的是昏聩无能吗,李哲不知道,因为李宽说了这个故事后,只问了他们兄弟二人看法,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在李哲看来,那位不知名的皇帝却不会如魏征所言是昏君。
其实不仅李哲如此认为,在场所有人,除了魏征之外······或许就连魏征从内心来说,他也不认为那是昏君,只不过因为一直以来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说好话。
两仪殿中,有些沉静,不知是在思考糊名制还是在想李哲说的故事。
李世民率先打破了这份沉静,笑道:“这故事想必是你父王说的吧,那你父王有没有说那皇帝,被后世人如何评价?”
“什么都瞒不过陛下,故事确实是父王所言,但没有提及皇帝的名讳和后世评价。”
李世民有些失望,又问道:“那你父王可曾说那和珅的最终结果?”
“这个不用父王说,微臣与哥哥认为,和珅最终难逃一死,这是必然的结果。”
不过他长孙家与世家之间交流不深,而且现在楚王府势大,长孙无忌自然不愿意做出头鸟,安安心心看戏才是正经,可惜李世民找上了他,他也没有办法。
长孙无忌起身行礼道:“贤王殿下,科举实行糊名制确实有好处,不过如此一来,有些考生在考试不一定能发挥出平时的真实水平,阅卷考官更不知其品行,只重成绩不重品行,进士及第者也不一定是众望所归者。
一位成绩优异,但品行极度低劣者;一位品行优秀,却成绩略差一二者,贤王殿下又会选择谁呢?”
“长孙司空,你比萧中书有本事。”李哲笑道。
“殿下愧赞,老臣不及萧中书。”长孙无忌客气道。
李哲不在意一笑,“若是本王选择,本王便会选择有本事的人。”
“殿下的意思是不看重品行了?”
不论何时,品行永远是一个朝代取仕的标准,在大唐你可以没有学识,但你不能没有品行,否则你将会受尽白眼,比死都难受。
“长孙司空倒是会断章取义,当今天下,学子的品行如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学识,若是品行低劣者,便不会被夫子收入门墙,既然不会被收入门墙,哪又何来学识呢?所以长孙司空这个问题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李哲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道:“不过长孙司空的担忧也不是无的放矢的,毕竟国家会继续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时,或许品行低劣者也有学识,能参与科举,但这不重要。”
见在场的重臣准备起身反驳,李哲笑了笑:“诸位大人也不必急着反驳本王,本王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大家听过之后再说不迟。
话说清朝······”
“贤王殿下,据老臣所知,历史上就没有清朝。”
李哲点点头:“确实没有,不过都说这是故事了,又何必当真呢?”
众人点头,李哲继续道:“话说清朝有两位官员,一位叫和珅一位叫纪昀,这两人的官职大抵便如长孙司空与房相的官职。
纪昀是个读书人,品行称得上高洁二字,而和珅也是读书人,但品行实在不咋的,贪污受贿那是家常便饭,可是两人都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朝廷每每有大事,掌管者的必然是和珅而非纪昀。
一年,清朝大旱,朝廷赈灾,和珅为主纪昀为辅,和珅贪墨朝廷赈灾银两,便在救济粥里参沙子与糠麸,此事被纪昀所知,上奏了皇帝,皇帝下令彻查,然实际却根本没放在心上。
为何?
因为皇帝知道朝廷的赈灾粮款根本不足以让受灾的百姓的活命,若是按照纪昀的以白粥救济灾民的办法十万灾民只能活三万,但是按照和珅的办法,可活九成,尽管和珅贪墨了银两,但救活的灾民更多。
从品行上来说,和珅不及纪昀,但论本事纪昀不及和珅,若是本王取仕,本王便会选择和珅,诸位大人以为然否?“
“殿下所奏糊名制,老臣深以为然。”从开始便一言不发的魏征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咳嗽了几声,怒道:“但殿下的故事,老臣却不敢苟同,和珅此人理当该杀,如何能为国效力,想那皇帝定然是昏聩无能之辈,竟让此等奸臣切居高位。”
魏征人称魏人镜,在这个时代魏征便代表“正直”,其他人说这话,李哲或许会反驳一番,但魏征说这话,李哲实在不知该如何反驳。
但皇帝真的是昏聩无能吗,李哲不知道,因为李宽说了这个故事后,只问了他们兄弟二人看法,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在李哲看来,那位不知名的皇帝却不会如魏征所言是昏君。
其实不仅李哲如此认为,在场所有人,除了魏征之外······或许就连魏征从内心来说,他也不认为那是昏君,只不过因为一直以来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说好话。
两仪殿中,有些沉静,不知是在思考糊名制还是在想李哲说的故事。
李世民率先打破了这份沉静,笑道:“这故事想必是你父王说的吧,那你父王有没有说那皇帝,被后世人如何评价?”
“什么都瞒不过陛下,故事确实是父王所言,但没有提及皇帝的名讳和后世评价。”
李世民有些失望,又问道:“那你父王可曾说那和珅的最终结果?”
“这个不用父王说,微臣与哥哥认为,和珅最终难逃一死,这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