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yxs.net,逆流伐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爱星阿,舒穆氏,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在顺治十七年九月间,顺治曾经派学士麻勒吉、石图前往云南考察战事,核实吴三桂的呈奏。两人返回报告后,顺治与议政王贝勒、大臣们进行了商议,决定授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率禁旅八旗往征云南,与吴三桂“相机征讨”。
当时,顺治还是比较信任吴三桂的,指授爱星阿等到了云南后,凡事要“会议而行”。如与三桂一处,“一切事务,俱用王印行,若不与王同处,即以尔印行”。
只是形势变化得太快,爱星阿和禁旅八旗刚做好了出发的准备,顺治便一命呜呼了。皇上驾崩,人臣之礼不可废,爱星阿便只能待丧事办完方能启程。但滇省战局急转直下,吴三桂率军先退出昆明,再退出曲靖,之后直接退入黔省,滇省全境为明军所占领。
当然,吴三桂已经编好了措辞,在奏章中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请求处分,但主要责任却推给了死鬼张勇。而且吴三桂在奏章中极尽悲痛,言说已赶来京师,要哭拜顺治。
可还没等清廷做出决定,短短几日内吴三桂又来了奏折,言说水西叛乱已经蔓延猖狂,迁延时日便会势大难制。为了黔省安危,为了抵挡滇省明军,他只能先“亲率大军早为剿平,以清肘腋之患,断滇省伪明内外夹攻之念”。奏章一到,京师的吴应熊便开始活动,重贿四位辅政大臣,为其父说项。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即便知道吴三桂说的多半是假话,其对清廷的忠诚已经大打折扣,四位辅政大臣也认为此时不可逼迫。应以安抚为上。吴三桂虽然不卖力,或者与伪明有所勾连,但到底还没有真正反叛。正因如此。明军才未能长驱直进,还是只能踞于一隅之地。
从忠诚到摇摆。吴三桂的变化令清廷恼怒,但到底还属于可争取、利用的,清廷还没傻到把吴三桂硬逼到明军一边。安抚归安抚,提防却是不可或缺。因此,在这种不太确定的形势下,原定的爱星阿和禁旅八旗南下便被推迟,清廷要重新商议。重新选择投入兵力的最佳方向和地点。
同时,以四辅臣为执政核心的清廷还需要不断调整统治政策,收服人心,稳定秩序。连年的战争。已经使清廷的财政不堪重负;南明势力的再度兴起,又使清廷意识到要统治占人口大多数的汉人,适当放宽政策,与南明争取民心也非常重要。
于是,清廷出现了两种观点。两派人物。一派认为在经济上应实行轻徭薄赋、更名田,发展生产;在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有步骤地打击江南汉族地主士绅阶级,放慢攻打南明势力的进程以休养国力、民力。
另一派则认为放宽经济政策会导致军备缺乏。放慢攻打南明势力的进程无异于养虎为患。目前应该加大税赋,积聚起能够以泰山压顶之势展开军事行动的优势兵力,一举解决西南的南明势力,消灭大陆上公开以恢复明朝为旗帜的武装抗清运动后,才能休养国力,加恩于民。
……………
哭庙案吗?朱永兴沉吟半晌,无奈地叹了口气,把这份情报放到了一旁。情报局的触角延伸得越来越广,各地有关的、无关的事情都往上报。不管是否重要,朱永兴都要求情报局编撰整理,交上来供他过目。有些事情别人未必会看出什么,但朱永兴还是希望借助自己的能力从中挖掘出价值。
比如这份关于苏州吴县哭庙的事情,情报局便不以为意,而朱永兴隐约知道一些,却感到无能为力。
说实话,朱永兴对汉族地主士绅的印象并不好。那些舍家为国的已经被清军杀得所剩无几,生存下来的还有几分热血?仗义每多屠狗辈,越有钱越反动,嗯,这话说得有些极端,但也未尝没有道理。
因为有家有业,地主士绅更多的是为自己的身家考虑,比平头百姓更容易改变倾向。当年,洪承畴的宣传和安抚便相当有效果,大批原本倾向明廷的缙绅都现改持中立,作出一副避世的姿态:既不支持鞑子,也不支持抗清武装。而他们的子侄则开始参加清廷的科举,为“学而优则仕”而努力,至于是满清的朝廷,还是明朝的,似乎并不重要。
虽然印象不好,可朱永兴如果力所能及,依然会出手帮助。毕竟江南的士绅还不象北方士人那样甘心情愿地服从满清的统治,争夺士绅阶层也是易成、张维翰为朱永兴的上位所筹划的事情。
但现在恰恰是鞭长莫及。西南明军刚刚展开了两翼,广西、四川牵扯了明军的精力;南海舰队正在准备打击广东清军水师,从而通过海上威胁陆地,牵制广东清军,配合广西战区行动;京师的情报也不断传来,朱永兴等人密切关注着清廷的举动,说不定便要有一场计划外的大战,保持一定的机动力量也很必要……
当然,清廷大举用兵西南估计要等到九、十月份,因为吴三桂在奏章中说到“俟霜降瘴气消失,再大举进兵入滇,胜之可期也”。
嗯,还有五六个月的准备时间,而吴三桂也需要时间在贵州排除异己,巩固势力。对于这一点,两家倒是不谋而合。
朱永兴冷笑一声,把看过的情报汇总收起叠好,思索了一阵,提起笔来,给广西战区的指挥部写信。
思明州一战,燧发枪加刺刀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但由此也引起了前线部队军官对军队编制的一些不同意见。
其中,主要便是长矛兵的保留和裁撤。在前线军官看来,用炮车作掩护,再加上燧发枪在射速、射程上的提高,长矛兵并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全军都装备上燧发枪和刺刀,不仅战力能够提高,而且即便没有炮车。用刺刀和密集攒射,也能够抵挡骑兵的冲锋。
对此,朱永兴也不十分确定。毕竟这一战中清军并未使用骑兵冲锋,只不过是一次不大的胜利。前线军官由此得出的结论未... -->>
爱星阿,舒穆氏,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在顺治十七年九月间,顺治曾经派学士麻勒吉、石图前往云南考察战事,核实吴三桂的呈奏。两人返回报告后,顺治与议政王贝勒、大臣们进行了商议,决定授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率禁旅八旗往征云南,与吴三桂“相机征讨”。
当时,顺治还是比较信任吴三桂的,指授爱星阿等到了云南后,凡事要“会议而行”。如与三桂一处,“一切事务,俱用王印行,若不与王同处,即以尔印行”。
只是形势变化得太快,爱星阿和禁旅八旗刚做好了出发的准备,顺治便一命呜呼了。皇上驾崩,人臣之礼不可废,爱星阿便只能待丧事办完方能启程。但滇省战局急转直下,吴三桂率军先退出昆明,再退出曲靖,之后直接退入黔省,滇省全境为明军所占领。
当然,吴三桂已经编好了措辞,在奏章中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请求处分,但主要责任却推给了死鬼张勇。而且吴三桂在奏章中极尽悲痛,言说已赶来京师,要哭拜顺治。
可还没等清廷做出决定,短短几日内吴三桂又来了奏折,言说水西叛乱已经蔓延猖狂,迁延时日便会势大难制。为了黔省安危,为了抵挡滇省明军,他只能先“亲率大军早为剿平,以清肘腋之患,断滇省伪明内外夹攻之念”。奏章一到,京师的吴应熊便开始活动,重贿四位辅政大臣,为其父说项。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即便知道吴三桂说的多半是假话,其对清廷的忠诚已经大打折扣,四位辅政大臣也认为此时不可逼迫。应以安抚为上。吴三桂虽然不卖力,或者与伪明有所勾连,但到底还没有真正反叛。正因如此。明军才未能长驱直进,还是只能踞于一隅之地。
从忠诚到摇摆。吴三桂的变化令清廷恼怒,但到底还属于可争取、利用的,清廷还没傻到把吴三桂硬逼到明军一边。安抚归安抚,提防却是不可或缺。因此,在这种不太确定的形势下,原定的爱星阿和禁旅八旗南下便被推迟,清廷要重新商议。重新选择投入兵力的最佳方向和地点。
同时,以四辅臣为执政核心的清廷还需要不断调整统治政策,收服人心,稳定秩序。连年的战争。已经使清廷的财政不堪重负;南明势力的再度兴起,又使清廷意识到要统治占人口大多数的汉人,适当放宽政策,与南明争取民心也非常重要。
于是,清廷出现了两种观点。两派人物。一派认为在经济上应实行轻徭薄赋、更名田,发展生产;在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有步骤地打击江南汉族地主士绅阶级,放慢攻打南明势力的进程以休养国力、民力。
另一派则认为放宽经济政策会导致军备缺乏。放慢攻打南明势力的进程无异于养虎为患。目前应该加大税赋,积聚起能够以泰山压顶之势展开军事行动的优势兵力,一举解决西南的南明势力,消灭大陆上公开以恢复明朝为旗帜的武装抗清运动后,才能休养国力,加恩于民。
……………
哭庙案吗?朱永兴沉吟半晌,无奈地叹了口气,把这份情报放到了一旁。情报局的触角延伸得越来越广,各地有关的、无关的事情都往上报。不管是否重要,朱永兴都要求情报局编撰整理,交上来供他过目。有些事情别人未必会看出什么,但朱永兴还是希望借助自己的能力从中挖掘出价值。
比如这份关于苏州吴县哭庙的事情,情报局便不以为意,而朱永兴隐约知道一些,却感到无能为力。
说实话,朱永兴对汉族地主士绅的印象并不好。那些舍家为国的已经被清军杀得所剩无几,生存下来的还有几分热血?仗义每多屠狗辈,越有钱越反动,嗯,这话说得有些极端,但也未尝没有道理。
因为有家有业,地主士绅更多的是为自己的身家考虑,比平头百姓更容易改变倾向。当年,洪承畴的宣传和安抚便相当有效果,大批原本倾向明廷的缙绅都现改持中立,作出一副避世的姿态:既不支持鞑子,也不支持抗清武装。而他们的子侄则开始参加清廷的科举,为“学而优则仕”而努力,至于是满清的朝廷,还是明朝的,似乎并不重要。
虽然印象不好,可朱永兴如果力所能及,依然会出手帮助。毕竟江南的士绅还不象北方士人那样甘心情愿地服从满清的统治,争夺士绅阶层也是易成、张维翰为朱永兴的上位所筹划的事情。
但现在恰恰是鞭长莫及。西南明军刚刚展开了两翼,广西、四川牵扯了明军的精力;南海舰队正在准备打击广东清军水师,从而通过海上威胁陆地,牵制广东清军,配合广西战区行动;京师的情报也不断传来,朱永兴等人密切关注着清廷的举动,说不定便要有一场计划外的大战,保持一定的机动力量也很必要……
当然,清廷大举用兵西南估计要等到九、十月份,因为吴三桂在奏章中说到“俟霜降瘴气消失,再大举进兵入滇,胜之可期也”。
嗯,还有五六个月的准备时间,而吴三桂也需要时间在贵州排除异己,巩固势力。对于这一点,两家倒是不谋而合。
朱永兴冷笑一声,把看过的情报汇总收起叠好,思索了一阵,提起笔来,给广西战区的指挥部写信。
思明州一战,燧发枪加刺刀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但由此也引起了前线部队军官对军队编制的一些不同意见。
其中,主要便是长矛兵的保留和裁撤。在前线军官看来,用炮车作掩护,再加上燧发枪在射速、射程上的提高,长矛兵并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全军都装备上燧发枪和刺刀,不仅战力能够提高,而且即便没有炮车。用刺刀和密集攒射,也能够抵挡骑兵的冲锋。
对此,朱永兴也不十分确定。毕竟这一战中清军并未使用骑兵冲锋,只不过是一次不大的胜利。前线军官由此得出的结论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